APP下载

平淡与从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境界

2007-12-29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7年11期

  目前我们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再认识。笔者就以“从容”和“平淡”两个主题词谈一些自己的理解。
  
  从容是一种心态
  
  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浮躁和功利的倾向。许多人认为只有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才是先进的,甚至在一些观摩课、公开课和评优课上,没有使用多媒体就不被认为是一堂好课,有的教师不顾课程特点一味追求时尚而盲目地使用课件,致使一些课程浮于表面上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包装。那么,如何使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真正“整合”呢?笔者认为,应该在教学中回归一种从容的心态,应从务实的角度来理解和明确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教师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来制作和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多媒体课件。
  
  从容也是一种境界
  
  1.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将思想和技术从容整合
  在一些课件中,“技术至上”大行其道,缺乏教育理念及思想,致使学生虽大饱了眼福,但在学习的层面却无多少收获。这种只重视整合形式的做法,曲解了整合的真正意义。其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从容的心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考虑和多媒体课件完美整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最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不仅要能够辅助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去。媒体本身是什么、用什么媒体教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体是否真正地成为信息的载体,信息技术能否真正起到辅助教与学的作用,而这个信息的载体与教学理念的整合,将会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2.认真把握教学特点,使教学步骤从容可控
  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授课时间(早晨或晚上,冬天或夏天),甚至教师情绪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所以,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打破以往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对象的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求相应的教学课件要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和灵活性,使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在几种教学方案中灵活选择,从容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偶然性因素,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所以,教师需要有选择地巧用、活用课件(最好是积件),设计出多选项的可改变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适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而在课件的脚本设计上,要做到以灵活多变的步骤和顺序,适应教学过程的设计。
  
  从容更是一种能TB4eWTtInJOLd97bfTTw0yvxNTxLLtuiFWQRl4mdIs0=
  
  1. 正确理解各种媒体语言,从容地选择与布置课件元素
  (1)文本
  文本具有最佳的直观传达作用和最高的明确性。我们在使用文本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三点。首先,文字语言的字形与字义是可以分离的,他们分别由书法和语法规范构成。所以,除了表意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文字有传达感情的作用,要注意其在视觉上的美感;其次,根据主题内容、要传达的信息含义和文字所处的环境来综合确定文字的字体、色彩形态和表现形式。合理的文字排列与分布会使浏览变得轻松愉快,适宜的文字色彩配置也能够加强界面的易读性;第三,文字的色彩应前后统一,一个版面使用字体最好不要超过三种。当然,某些重点内容还是需要不同字体、不同颜色、不同字号的变化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