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不小 防微杜渐

2007-12-29王芙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3期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进了课程理念的更新,带来了教学模式、方法、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例如,在课程总体目标的设置上,从以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全人教育为目标转变,从升学教学向终身教育转变,特别是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研究焦点上,从“教什么”向“如何教”转变,从学什么向如何学转变。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带来的重大改革效果已经逐渐地体现在了我们现有的教学成果之中,但是同时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许多严峻的问题,比如,在笔者多年初中英语教学的经历中,发现有个别学生在智力方面条件相当不错,可是在学习上却有很大的困难;还有部分学生初学英语之时成绩不错,但是到了初二、初三时成绩大大退步。在为这些学生感到惋惜的同时,笔者在反思: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学生高智低分的现象?是什么使得这些原来学习不错的学生变得不爱学习了呢?笔者在研究与教学相关的各环节时,发现智力因素确实对学生的学习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更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非智力因素”。它们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但对智力因素起着协调作用,正确的动机、良好的兴趣、积极的态度、坚定的自信和美好的情感这些看似非常微小的细节,其实对学生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些细节问题,那么这些“细节”极可能发展为“隐患”,阻碍学习的可持续性,长此以往,学生必定会变得颓废、学习困难、无动力、兴趣索然。由此可见,“细节”不小,必当防微杜渐。
  
  二、注重“细节”,防微杜渐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做到“细节”其实不小,使英语教学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呢?
  一直以来,语言教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教学、教什么、学什么,而对学生如何学习则关注得不太多。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语言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为即使使用最好的教法,有最好的教师和最好的教材,没有学生的参与,真实有效的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兴趣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初一开始就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例如,可以设置一些模拟性的任务,如听英语广播、互寄英语信件、阅读英语报刊以及做与英语相关的职业等等,让学生感知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我们要在研究初中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例如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曾经采用过鼓励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每天坚持默写4个英语单词的做法,这一做法极大地鼓励了这些学生,使他们体验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以及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在英语入门阶段,教师应该不断地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战胜焦虑情绪,使英语成为一门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同时又有挑战性的课程。
  教师还可利用具体实物、图画及录音、幻灯、投影等电教声像设备,开辟英语第二课堂(如英语角、英语板报、英语歌曲、英语竞赛、英语游戏、英语讲座等),同时把第二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科趣味性,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2.培养学生学习毅力
  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还需要学生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笔者认为需要在三个阶段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毅力的培养:
  一是英语学习启蒙阶段。因为这一阶段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是最困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部分学生容易掉队,所以,教师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英语学习之中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45分钟内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二是初一向初二过渡阶段。因为这一阶段是初中英语最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阶段,英语教学的内容忽然增加,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出现一下子难以接受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加以正确引导,在课堂内外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毅力得到磨练。
  三是初三临考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中考,初中教学任务也基本完成,对学生学习毅力的培养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并没结束,他们的英语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
  综上所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确实是教学中的一些细节化的问题,但这些细节化的问题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只有认真地对待这些细节,做到“细节不小”,防微杜渐,那样才能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得到更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翠柏中学 )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