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需把握好五对关系
2007-12-29王晓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7年5期
随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技术研究工作蓬勃展开。我认为,在“十一五”期间,中小学在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工作中,需要注意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正与反”。“正”是指通过组织开展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正面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发动并促进中小学教师结合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的实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当好“建设者”。所谓“反”就是要善于反思,善于理性思考,善于逆向思维,学会当“批判者”。教育技术研究是“做学问”,要“会学也会问”。那种已经成为习惯了的自上而下的“政策性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工作的创新。领导们习惯于自上而下地罗列1、2、3,规划部署、组织开展工作;教师依据1、2、3去贯彻执行。实践一段时间,再按照1、2、3去检查评估工作是否到位,再制定出新的1、2、3……,如此循环往复。这与“从群众中来”的实践论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在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中,一线教师要善于根据宏观战略发展目标,置身于实践,立足于实践,把握正和反的辩证关系,提出切实的策略和方法。
二是“点与面”。教育技术研究工作要紧密围绕“教学”这个“点”,但不能忽视“教育”这个“面”。我们既要关注某一堂课、某一个特定教学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呈现和教育技术的应用,更要意识到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仅仅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组件”。从以往的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重点来看,似乎过多地关注了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艺术化、经典化,而忽视了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整体发展的效益、效能和效应。如果对点与面关系的把握失衡或偏重,把教育信息化局限在“点”上,发展方向会越来越窄。
三是“上与下”。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工作既需要“上”至专家引领,也需要“下”到基层,充分依靠一线教师。一“上”一“下”,充分依靠。我们要防止一个倾向,就是基点和目标要着眼未来、着眼发展,而不是着眼传统教育思想和客观现实窘境。依靠专家引领和教师参与,是期望专家们用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方法,帮助一线中小学教师提高科学素养;期望专家们用新的理念、思想和观念,帮助中小学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手段上适应教育的现代化。不能拘泥和迁就于教育的现状,或者仅仅是为了完善那种几乎要形成“传统”的“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学。
四是“学与术”。“学”即“教学”;“术”即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研究应多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人的素养、人的技术价值观,乃至人的价值观念,对于“学”与“术”结合会产生重要作用。信息时代技术的特性和规律,与工业时代的技术特征和规律不同,有一种属性上的飞跃,对实践的引领作用是巨大而深远的。工业时代的技术更新周期缓慢,以“制成产品”形态来体现,而信息技术是根据人们实践活动的需求,提供满足人类自身愿望所要求的服务。人的愿望和需求成为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实践活动所反映的需求信息,对于技术发展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信息技术改变着教育发展,教育引导着信息技术发展。多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有助于教育技术研究持续发展。
五是“新与旧”。开展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关注传统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共性”的教育教学模式,这并没有什么对与错之分,但要认识到,在信息化时代,从关注共性知识的共性传授的效益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环境建设,其内涵就有革命性意义,而后者更为重要。如果秉承着教育技术作用于知识传授或认知能力的有效性,并作为研究目标与方向的理论,甚至全盘移植为信息时代的研究重点或理论依据,并不切合时宜,也不利于实践创新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应立足于时代变化并更“原生态”一些。教育技术研究迫切需要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勇于提出和形成适应信息时代新的理论体系,而不仅是用旧的理论架构来“包装”现阶段的教育技术研究成果,或者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实践活动来“验证”和“完善”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
(作者单位:中央电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