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语文的本——让阅读教学更精彩
2007-12-29张来震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年2期
随着对《课程标准》学习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正逐步被大家所接受,但对于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课,则让一线的我们有些茫然。面对当前变革中的语文教学,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应该抓住语文的本,那就是创建鲜活而实效的语文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才能始终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下面谈谈如何让阅读教学更精彩。
一、创设情境——领学生进入文本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情境的创设其实是人为地优化了的环境,能让孩子们自主展示其梦的乐园。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有效途径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教学《小露珠》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简笔画勾画美丽的自然景物。把孩子们带入图中,去聆听小露珠、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的对话,感受环境的温馨。孩子们学得认真,读bUZcLhAxFgbAYN3USWE/Xg==得动情,达到了文与情的交融,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让情感跃出纸面,让趣味盎然课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顺其童心,投其所好,”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激发情感,让他们的思维感官始终处于一种自己要学要说的活泼状态。
二、品味感悟——让孩子灵性飞扬
“施教三功贵在诱导,教学三功贵在领悟”。阅读教学中指导朗读,在朗读中品悟,通过语言文字和多媒体展示的音像的结合,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思维的碰撞中开启心扉。读中悟,悟中放飞灵性。教《鸟语》时,为让学生品一品“软语”,尝一尝与鸟对话时的情趣,在教“我”与布谷对话的那一段。师问:“这段对话你们想怎么读呀,是高声一些,还是低声一些,还是默默不出声?”生答:“较轻一点。”师追问:“为什么?”生答:“鸟儿软语,我也该轻言细语,不吓着他们,对鸟儿也是尊重。”师再问:“此刻你们愿意全班齐读,还是小组读,还是……”大部分学生选择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或一个人细细地读。读完师说:“我们听懂了鸟儿的哪些话,我们互相说说,”此时的学生就像真正的鸟儿在互相倾诉。连教师自己也仿佛变成一只鸟儿融入其中。师紧接说:“我们把这些话记下来,好吗?”孩子们在品一读一悟一写中,思维的火花一旦点燃,课堂内精彩无限。
“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读,就是既要读进去,又要读出来,从文本中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要想领略更美的画面还得再走出来,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悟出来,在感悟中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使学生的个性张扬,灵性飞扬。
三、走向实践——给学生搭建舞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要真正鲜活起来,使教学成为启人心智、怡人心境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充满灵动,更富张力。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吸收“阳光雨露”,让孩子自由成长。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时,我根据班级学生智力接受水平创设了这样几个生活场景让学生自主选择:请你做小导游带旅客观光;请你设计富有特点富有创意的招徕游客的广告语;如果老师要去这个地方旅游,你会建议我什么时候去,说说你的理由。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了学生“个人意义”的学习,极大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对学生进行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创造语言的训练。学生始终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更达到了用以创新,为今后自己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不能“定格”在课文中,而应使孩子的心智在更大的时空发展。我们要给孩子们搭建一个亮丽的舞台,让学生走向生活的大舞台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语文课堂实而有效,活而有度。让课堂充盈智慧,放飞灵性。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课堂的点点滴滴,虽然前方的路还很远,但我想,只要方向对了,那么路再远,也会有抵达的一天。
(责任编辑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