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次启思引学”教学模式
2007-12-29谷新菊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年2期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着眼于创新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学习和应用创新教育理论,探讨素质教育的课堂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笔者尝试了一种“分层次启思引学”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分层次”就是把学生按客观规律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再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制定分层次学习目标和对应的分层次练习题,分层提高。“启思”即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培养。“引学”即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进行自主活动,在活动中自我完善,形成以夯实双基为基点,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主动参与为特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操作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诱导、启发为主,帮助学生确定学习动机。从学习中感受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引导学生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参与、自我调控、自我创造、自我评价,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关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阐明目标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能激发学生情趣的教学手段,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前提下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启动思维,心境愉快,精力集中,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如:在讲授“同类项”一节时,首先复习什么是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相加)再问单项式与多项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什么是单项的次数?这些问题都是基础知识且较简单,同学们都已掌握,接着教师交代我们本节所学的知识与上面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学们此时都信心十足,精力集中,很想知道本节要学什么知识,与上面复习的知识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此时教师交代并板书课题,恰到好处。
二、导入新课、引起注意、落实双基
教师注重饶有兴趣地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了解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需求揭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辨新课的知识结构及特点,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心理活动集中到教材的重点和双基上,接受新的知识。
还是以“同类项”一节为例,交代课题后,同学们很想知道本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如有些同学提出什么是同类项,学习它的目的何在?教师引导:在多项式中若有同类项应合并同类项后再计算比较简便。此时289pq6HgyqFk+8EDKmXW5sJ6po8J2oC57oEtA9yImnc=恰到好处地交代了学习目标:(1)同类项的概念。(2)合并同类项的意义。同时也交代了重点,接着,教师导入,同学们想知道这些问题吗?自己探讨,总结归纳同类项的概念,教师适时点拨,强调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使同学们知道了获取知识的路径之一是读书。
三、猜想质疑、疏导释疑、巩固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有程序地将疑难问题通过讨论、交流、汇报等形式得以解决,并适时激发、点拨、疏导创设人人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的良好氛围,指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掌握新知识规律,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学习完同类项的概念,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明白,可以提出来,大家帮你来解决。有的同学提出:两个单项式都只含一个字母的次数相同,它们是同类项。如果两个单项式所含有字母相同(多个),能说它们的次数相同就是同类项吗?同学们纷纷讨论,——地举出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如3x2y和5x2y它们是同类项。再如3x2y),和5xy2它们不符和同类项的概念,不是同类项。最后教师给出总结,符合上面的单项式可能是同类项,也可能不是同类项,所以,上题的答案应是它们不一定是同类项。
四、动手动脑、开发潜能、分层提高
教师巧妙铺设将学生获取的新知识及认知规律引入新的实践领地,使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选用各层次练习,激发学生勇于畅想、勇于实践、勇于评论,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有独特性、创新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在学习同类项的概念后,设置习题:说出下列各题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并说明理由:(1)0.2xy2和0.2x2y(2)4abe和4ac(3)mn和-mn(4)-125和12,由于该问题比较简单,主要找低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同学们都能很快判明。这时,教师对他们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予以鼓励。在学习同类项的知识后,让低层次同学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1)5x+4x(2)-7ab+6ab(3)-5x-7x(4)nm+mn。由于题目比较简单,学生不难做出,肯定他们的回答之后,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层次的学生设置习题如下:(1)6x-10x2+12x2-5x(2)-12x3+3x2-2x3+2x3-x2。这类题只是含有一个字母的多项式,只要字母的次数相同的项就是同类项。同学们在认真审题之后,注意各项的次数不难做出此题。高层次的学生是这样设置习题的。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1)x2y-3xy2+2yx2-y2x
(2)7a3-6a3b+3a3+3a3-6a3b-3a2b-10a3
这类题中,各项所含的字母不止一个,要判断那几项是多项式必须找相同字母和相同字母的次数相等两个条件,同学们容易认为:x2y与xy2同是类项,练习时可引导学说明道理,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自己领会对与错。
五、组织讨论、交流反馈、及时小结
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并在参与讨论时注意及时鼓励、点拨、补缺等,以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诱导、启发为主,帮助学生确定学习动机,从学习中感受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引导学生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教师和学生是整体合作关系,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整个教学进程由教师把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愿,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参与观察、参与思维、参与操作。同时培养学生自觉的注意力、良好的自制力,坚韧不拔的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品质。要让学生评价别人回答问题正确与否,评价自己学习的成功与否,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要创设创造的情境,让学生大胆猜测,动脑动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遵循创新教育理论,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创新契机,还应让学生多读书、多议论、多实际操作以及开展一些创新活动、建立创新评价体系等。只要我们坚定创新教育信心,不断应用创新教育理论并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逐步完善课堂教学思路,我们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提高。
(责任编辑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