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及其运行机制的分析
2007-12-29周琼
世界教育信息 2007年9期
一、美国社区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
什么是社区教育?美国社区教育协会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哲学理念,它建立在社区学校的基础之上,致力于为每一个社区成员(包括个人、学校、工商界、公众和私人组织)创造机会,满足每一个成员的多种需要。社区教育最具特色的实施机构是社区学校,它的开放时间超出了传统学校的时空限制,为所有年龄段的居民提供学校课程、娱乐、健康、社会服务以及职业准备培训。” 概括地说,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时空分布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社区化和社区教育化的统一,是一种复合的教育范式,是对传统教育观的重要超越。
社区教育的理念最早源于20世纪初杜威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到20世纪80年代,全国性组织机构美国社区教育协会正式成立之后,美国社区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区教育的起始阶段。20世纪初,美国的学校教育完全与生活相割裂,这被认为是当时教育的失败。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强调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回归社区;要学会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结合社区实现学校教育质量的突破及社会目的的改造。以当时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为例,该校首次把烹饪、纺织、木工、金工等纳入学校课程,体现了打破学校和社区界限的基本理念,使学校不仅是知识的传播、生产之地,也是社区服务的重要载体。依杜威当时的观点,“社区学校,是这样一种自由和非正式的场所,为满足所有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服务,在这里,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注:吴锋,魏伟. 美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19)但早期的社区教育尚未形成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并没有实现教育与社区的双向互动,缺乏社区力量的回应,因而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不成熟的社区教育模式。
第二阶段:社区教育的发展阶段。社区教育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推出后,不少学者开始进行实验,试图在学校与社区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把学校的资源引入社区中。但在初期却没有得到民众的支持。伴随着20世纪中期的城市化进程,早期由城市企业担负综合性社会功能的模式瓦解,城市社区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原来由企业承担的社会事务逐渐从企业分离,转移至社区。社区的功能不断得到强化,美国居民的社区意识亦日益觉醒。加之当时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加大,杜鲁门总统下令建立的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Truman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于1947年发表宣言,提出14 年级之后的高等教育应该提供给所有的人,不分性别、种族、肤色、宗教、地理区域、经济状况,尤其明确提出要增加社区学院的数量,让社区学院扫除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地理和经济障碍。从此宣言开始,社区教育开始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获得认可并占据重要地位,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同于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获得发展,而是居民自觉发展以社区为本位的教育。居民开始试图利用本社区内的学校资源来解决本社区中出现的问题,体现了“社区教育化”的宗旨。但由社区居民主导的社区教育的内容不免有些粗糙和肤浅,同时缺乏政府的管理与专业机构的指导,妨碍了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
第三阶段:社区教育的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社区教育开始走“教育社区化”和“社区教育化”相融合的发展道路。即学校与社区实现双赢。学校认识到要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教育就必须面向社区、利用社区、服务社区,因而许多学校把社区教育纳入教育规划,把社区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社区也认识到,社区教育要获得成熟、系统、良性的发展,就必须利用学校丰富的文化氛围、优秀师资等优势。学校与社区相融合产生了社区学院,标志着社区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表1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社区学院的大发展期。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社区学院逐步成为具有转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补偿教育、社区服务、普通教育等多项职能的院校。并以开放、公平、多样、终身为特点,为社区教育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二、美国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分析
从美国社区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来看,社区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牵涉到区域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什么美国的社区教育发展如此之快?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社区教育良好的运行机制。
所谓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就是指在一定的社区内,教育与其他社会实体双向运行中,诸要素的合理组合以及解决处理其关系的一切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是实现教育、社会一体运行化程序。(注:孙宝珍. 城乡一体社区教育模式与运行机制[J]. 现代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