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应如何运用课堂教学中的反馈

2007-12-29李朝军

中国教师 2007年3期

  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稳定和平衡,最佳教育目标的达到,主要是靠反馈控制来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运用反馈是关系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反馈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教师单独控制课堂中的反馈使课堂教学中的反馈流于形式
  课堂教学中的反馈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输出信息的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学生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要主动、积极地利用信息反馈来控制和调节教和学。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单独控制课堂反馈,学生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只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反馈的作用。
  2.对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方法过于简单,学生不能根据教师的反馈来评价自己的学习
  据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在处理学生学习结果时,做法往往过于简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一概肯定;二是不置可否;三是一概否定;四是不适当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应给予学生有效反馈,否则学生将无法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
  
  二、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运用反馈原理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往往是走过场的被动接受者,也不敢向教师提出问题。只有教师尊重学生,把师生关系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课堂气氛才可能是自由的,有活力的。也只有课堂气氛自由了,学生才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才能向老师反馈真实的信息。只有教师掌握了学生反馈的真实信息,反馈才能起到调控教学的作用。
  
  2.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课堂教学中,难以预料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所以,教师上课不能照着答案只管自己讲,而应该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学生掌握的好,就加快教学进度;反之,如果学生出现迷惑不解的神情,说明没有听懂,就应该慢一些,重复一遍或多举几个例子。
  
  3.一般情况下,教师反馈信息要迅速、及时
  反馈总是带有滞后性的,但是滞后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就会失去效力。在一般情况下要求反馈迅速、及时,特别是对带有错误性质的反馈信息,教师要注意随时加以纠正。从心理学上讲第一印象往往占据重要位置,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所以,教师要尽量让学生避免错误认识的形成。
  
  4.教师要学会巧妙地运用延时反馈
  在某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不即时作出评价,有意延长反馈的时间,这就是延时反馈。如果延时反馈运用得合理,就能起到即时反馈不能起到的效果。比如,有的教师在学生出现困惑时,不马上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下一阶段的材料,学生往往在后续学习中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
  
  5.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要作出正确的评价
  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利用反馈控制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对正确的积极肯定,以起到强化和鼓励作用;二是对出色的或有创造性的要重点表扬,以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三是对错的要及时纠正,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错在哪里,不宜简单地否定;四是对不完整的要加以补充。学生回答中一部分意见是正确的,就先肯定正确的那一部分,对不正确的或没有回答出的部分再让其他学生补充。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