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月二,龙抬头

2007-12-29王秀梅

中国教师 2007年3期

  一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
  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关于“龙抬头”,古人的期望有两方面,龙能带来雨水;龙能驱走百虫。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古代中国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和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所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目的在于祈求农业丰收与人畜平安。
  这天,我国不少地方的民俗都与龙有关,老北京人讲究在二月二吃春饼,又叫吃“龙鳞”;吃饺子,也叫吃“龙耳”;吃面条,也叫吃“龙须”,估计“龙须面”的叫法就是这么来的。春饼俗称“盒子菜”,俗话说“盒子菜样样有,五谷丰登好年头。”同时,这一天也是大家“抬龙头”的日子——理发,华北大部分地区的儿童都知道“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孩子们从小开始培养二月理发的习惯。
  
   二
  
  所谓“二月二,龙抬头”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上是这样解释的。
  我国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
  “三垣”即:“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在我国古人的眼里,四方方位与星宿都是对应的,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天空的星象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在农历二月二这天,大约夜晚9时半左右,在东方的地平线上,“龙”的两只“犄角”慢慢升起。角宿一是明亮的一等星,放射着蓝色光芒,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1个小时后,龙的咽喉“亢宿”也升至地平线以上;到了子夜时分,龙爪“氐宿”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这之后,“龙抬头”的时间会逐日提前,每天提前4分钟。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提前”,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
  
   三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人间春回大地,降水逐渐丰沛,植被返青,人们开始春耕。为了召告天下农人不误农时农事,古代的皇帝常常在这个时间点前后举行亲耕仪式。今天,您若去北京先农坛参观,仍然能够看到明清时期皇帝开耕仪式的相关记录。我国著名年画之乡河北武强曾印制过一幅《皇帝耕田图》年画,画中一个戴王冠、穿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他身后跟着一位大臣,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题了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老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实际是皇帝开耕仪式的民间描述。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既是民众的期望又传达了长期观察的经验。
  不管是关于“龙抬头”的天文解释还是丰富的饮食民俗抑或是皇家仪式,总是绕不开“雨”、“年景”、“收成”等等关键词,其实这些关键词也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关键词。自然常识结合人们对自身生活生产状态的认识,慢慢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时间意识,再加上民众的信仰、愿望和情感等,就造就了我国传统节日民俗的一个特点——鲜明的农业文明特色。
  “龙抬头”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从农业文明中来,反过来又不断强化农业文明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仪式在民众中已经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标本,比如山西二月二背冰的习俗,但是只要农业文明还占据着主流地位,这些仪式将与“二月二,龙抬头”这句熟语一样在中华文化里流淌。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