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师沐浴书香成长

2007-12-29姜树华

中国教师 2007年3期

   一
  
  《中国教育报》有过这样一则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阅读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目前即使是销售最好的教育经典著作,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发行总量也不过十几万册,而这与1300万教师的数量比,不足百分之一。再比如说《陶行知文集》,这是唯一在现今的市场上还能见到的陶行知的著作,而这本书自上世纪80年代末出版至今,近20年来只有8000册的印刷量,可见被毛泽东誉为“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已经被教育界大面积遗忘。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经典教育名著中,发行量最好的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也只有4300册,较好的是卢梭的《爱弥尔》,只有2000册。这些书在出版前曾被出版社和书店相当看好,但投放书市后,广大教师就是不买,就是不读。
  教育书籍倍受冷落,可叹也!
  
   二
  
  对全国教师阅读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工作之余,教师选择经典读物的人数下降了9.7%。他们一是觉得没时间看书。每天从早忙到晚,晚上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过去“分数是学生的命根”,现在这句话用在教师身上恐怕更加恰当,教师在家长心中的分量、学校的地位以及奖金、晋级、评聘等方面无不与教学成绩挂钩,教师踉跄游走在教育大山的夹缝中。二是觉得没兴趣看书。这部分教师大多学历合格,职称已评,教学过得去,且人到中年,因此得过且过,连教学用书都懒得看,偶尔有时间还不如上网聊天。三是觉得没必要看书。这些教师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大部分是所谓的骨干教师,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忘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让我们处于被淘汰的悬崖边了。四是觉得没氛围看书。秉烛夜读,沉浸书海,那似乎已属遥远的时代,是“苦行僧”的范畴。整个社会弥漫着功利的心态,整个教育评价机制中也从未评价过教师的读书状况,不读书似乎已是理所当然!
  即便在不多的读书人群中,大多数人也是三分钟热度,“拿得起”很快便“放得下”。即便读书,也是一种“快餐”式阅读。读书不读经典,热衷于流言绯闻;不读名著,热衷于时尚杂志;不读专业书籍,热衷于幽默笑话荤段子。读书只是浮光掠影,休闲催眠,缺少的是细细品味、“吹沙拣金”。教师群体中,阅读内容已越来越狭窄化,为自己的专业所困;阅读已越来越功利化,主体在阅读中缺席,“审问”的意识更被放逐!于是浮躁之风日盛,敷衍之气长存。新课改,新理念,口号喊得惊天动地,实践起来飘然无根。
  浮躁之心令我们不能沉浸书香,无奈也!
  
  三
  
  水是生命之源,钙是身体成长的重要元素。可是现实生活中“缺水”与“缺钙”的现象却比比皆是。据调查,80%的教师写工作总结程式老套,语言“革命化”;60%的教师写的下水文还不如自己的学生有文采,有新意,这是一种缺“水”、缺“钙”现象。为什么有的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让听课者如沐春风,觉得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教师尽管上课前精心准备,教学环节无懈可击,但往往是语言乏味,辞不达意,缺乏感染力?上课是需要技巧的,最大的技巧就在于语言(包括所有理科教师),语言当然和我们的知识储备相关,读书能让我们的教学底气越来越足,心里越来越充实,课堂越来越从容。
  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今人说:“读书改变命运!”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改变不了人生的起点,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当我们乐于在书海中畅游,一定会背上收获的行囊,不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气,激活灵气。这样,课堂上教材内容鲜活的灵性和整体的美感才不会被我们肢解,才会彻底远离“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教学尴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时,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教育艺术家。”我们的阅读关乎学子的未来。作为人类灵魂的引领者,我们更应将价值引领和人文塑造视为己任。“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要塑造他人的灵魂,首当使自己的灵魂博大宽广、魅力无限,只有这样,我们厚实的文化底蕴才可能成为一代代学子心灵的故乡,起步的动力之源!
  读书恰如给我们“加水”“加钙”,诚是也!
  
  四
  
  “新教育”无异于一场精神风暴和人文启蒙。“一切事情的成功在于思想先行”,在书香成长之路上,我们不遗余力地引领着,践行着……
  书香一刻 每周的教师会上,我们形成了一个惯例——开始的议程都是“书香一刻”。在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内,由会议主持人诵读一篇篇教育精品文,于是一位位教育名家“纷沓而至”。我们仿佛看到肖川怀揣《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微笑而来,钟启泉手捧《解读中国教育》姗姗而至,张庆手执《我的小学语文观》娓娓道来……每当这时候,教师们总是那么入神,那么幸福。
  读书讲座 读书讲座也是给教师充电的一种方式。我校先后邀请了当代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教授、南通大学王灿明教授等教育专家来校做讲座。曹文轩教授作了题为《文学路上的四个成语》的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成功者的史册,明白了读书对教育者的重要价值;我们还组织校内部分教师畅谈读书感受。《读书是一种生活》《读书:一种最有效的内隐学习》等体会交流让老师们受益颇丰。
  名师引领 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专题演讲录像——《理想与激情》,令老师们百看不厌。窦老师的个人成长讲座,以读书为主线,阐明“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的道理。她把崇高的敬业精神深入浅出地蕴含在一个个平常的故事中;用自身艰辛的成长经历阐述了人人都可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可能性;以朴素流畅的语言召唤每位听众对教育的爱!
  读书聚会 2006年5月,我们组建了“馨蒲书屋”教师读书会,这是一个由热爱读书、有志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师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团体。我们分层推荐读物,如向教育行政人员推荐《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著),向教学人员推荐《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向班主任推荐《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向后勤人员推荐《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著)等。读书会侧重以会员个人研读、定期交流、组织专题研究等形式开展活动,开辟会刊《蒲塘书韵》,会报《香蒲草》,用以推广读书成果。
  一时间,书香骤起,教师身上的“书味”浓多了!乐道也!
  
  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享受着阅读的快乐,感受着精神生命的呼吸,畅饮着心灵的鸡汤。当然,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还是书香路上的“孩童”,我们蹒跚学步,但我们望着前方的路,怀揣着“新教育理念”——“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行动,才会收获”。(语引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在浓浓的书香气中,且歌且思,且吟且行,坚定也!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如皋市白蒲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