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放儿童的课堂规则重建
2007-12-29庄美金
中国教师 2007年3期
课堂规则作为一种存在于课堂中的微观制度,具有管理学生、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功能。传统的课堂过分强调规则,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如何重建课堂规则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解读传统课堂现象
现象一:上课时专心听讲,双手放在背后,身体坐端正,除了老师规定的动作,如举手发言、拿书、写字外,其余动作都是多余的。别人讲话不能插嘴,不举手不能发言,举手时一律把肘关节搁在桌子上,不能举得太高、迟到喊“报告”、不得上厕所、不能喝水、不能插嘴质疑……随便进入哪一个中小学课堂,都可见到如此的情况。
现象二:课堂上,学生A用笔戳学生,学生B怒视他,没说话,学生A明白学生B的意思。如果不是教师的干预,这件事就了结了。
教师:“学生A !你又乱来,你给我出去!永远别回来!你一再捣蛋,我烦透了,你是害群之马!”
学生A:在尴尬地低下头之前,向几位好友示以怪脸,他们马上声援。
学生C:“老师不该这样讲话,这样对我们的心理不好。”
教师:“少自作聪明,这不干你的事!”
学生C:“不能个人只扫门前雪,侮辱会令我们自卑。”
教师:“住嘴!你又不是他的监护人。”
闹声止息,浓重的沉默降临,但是,气氛中充满了怨恨。
现象三:××小学××年级××班,一名9岁的学生在上课期间用铅笔往教室的墙壁上画了个方框,老师听说后,当堂在该学生脸上画了个方框。当家长指出老师的这种做法欠妥、对孩子人格造成了伤害时,老师竟当着众多学生的面说:“我就是要这样惩罚学生。”
(一)教师——课堂中的控制者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如同君王,学生是俯首听命的臣民。教师将学生当作一种必须制服,要监视、支配的对象,通过命令、威胁、责罚,通过批评学生的行为,通过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以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教师的屈从,往往只是对教师的霸权与控制的服从。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二)学生——课堂中的被控制者
学生原本是充满活力,有着独特性的生命个体。然而在权威的控制下,学生就像蝴蝶被针钉住一样,被牢牢地缚在他的桌子上,伸展着贫瘠和无用的翅膀。学生日益成为政治上的顺民,经济上的工人,文化上的消费者,惟独
没有成为自己,班级中的个体生命越来越消释于符合社会需要的才能和性格之中,成为一个个标准化零件。[1]
(三)课堂——学生的精神监狱
传统的课堂通过严酷的纪律规范、无处不在的监视、随意的惩罚以及苛刻的标准全面地对儿童进行控制。在传统课堂中,统一的课堂纪律在使每个学生有“轨”可寻之时,也使他们失去了个性化“选择”的自由。严格的课堂管理,更使得鲜活的生命被异化为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和井井有条的秩序。课堂不但没有变成一个促进学生解放和欢乐的生命天堂,反而日益演变成为一种压抑性的控制环境,变成扼杀学生精神生命的刑场。[2]
二、反思传统课堂
(一)课堂规则的异化根本上源于主—客关系中把受教育者当作客体
传统课堂中,教育者将受教育者当作“物”来塑造。教育者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3]。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训练和控制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被当作“物”来看待,成了无生命的东西。通过对生命体的完全、绝对的控制,生命丧失了一个基本的品质——自由。“为了便于统治,压迫者意识想方设法打消人们的探索欲望,抑制人们永不满足的精神,抹杀人的创造力,而这些正是生命的特征。所以,压迫者意识泯灭生命。”[4]
(二)传统课堂规则以文本形式出现,更多地表现为教师的独白话语,体现的是“成人视角”和“教师中心的取向”
由于社会制度赋予了师生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并导致了师生地位的差距,学生作为非成人,不得不接受成人社会的代表——教师的控制,这就在制度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的相对社会地位。教师是制度高位者,学生是制度低位者。[5]在这种主导地位下,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存在,用成人的世界代替儿童的世界,失去了对儿童当下生活的关注,失去了对儿童主体性的关照。
(三)传统的课堂规则更多是采用限制性、禁止的语言
有人曾尖锐指出,现在的教育是“不许”的教育而不是“许”的教育,使教育与“不许什么”之间划上了等号。这实际上是一种落后观念的体现。即把学生看作是教育过程中的纯粹客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现有的课堂纪律大多是限定性的、限制性的,为学生规定了统一的、不容偏差的行为方式,并且往往采用禁止性的表述方式。对于规则的执行,也往往采用各种各样的惩罚措施,而缺乏对学生积极行动的引导与鼓励。
三、重建课堂规则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儿童的快乐、幸福,这就要求教育者具有人文关怀,将儿童的活泼、纯真、自由、权利作为教育的基点。倘若教育贬低人性,只是成为控制儿童的严厉手段,那将是无益儿童的。合理的课堂规则能够为学生的课堂生活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环境。
(一)课堂规则的制定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思维特点及社会性发展水平方面各不相同,对规则的理解与内化方面也会各不相同。因此规则的内容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紧贴学生的实际、切合学生的体验、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例如“上课期间不准上厕所”,这种规则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难以做到,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再如“上课时两手要放在背后”这种规则既不合理,也没必要。
(二)规则应采用生动、活泼、正面、肯定的语言,便于儿童切身理解
规则制定的目的不应仅仅使儿童听从,更主要的还应该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张扬。传统的课堂规则往往包含过多对行动的禁止,由此便不可避免地限制着学生的自由,压制了他们的生命活力。新规则的制定要采用儿童的视角,从儿童的眼光理解和制定规则,规则的表述要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内容应该具有正面、肯定、引导性的特点,而非抽象枯燥的成人化语言。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条规定,都应让学生不觉得是对他们的禁止,而是行动号召,是在鼓励和帮助他们,给他们以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去活动。应该尽量用“你应当怎么做或者怎么做会更好”,避免“不准或者禁止做什么”等语言。例如,用不着教训孩子说“不许摘校园里的花。”而应当对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应当在校园里栽一株花,精心地去照料它。”这种正面、肯定的语言达到的效果远远超过负面、否定的语言。
(三)课堂规则应该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制定的结果
经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磋商制定的规则会更易于被学生认同和内化,更易于实施。因此课堂规则的建构应给与学生更多的参与权,将学生吸纳进来,与教师共同制定规则,使学生成为自身规范的真正主体。达到从小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协调、自我控制、自我改进等能力的目的。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作为规则的指导者参与进来,立足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沟通、磋商,引导、促进规则的实施。例如可以在充分了解班级的特点之后,先由班主任有针对性的根据班级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则,再经过全班同学的共同讨论和协商进行修改补充,认可之后,由全班同学在规则上签名,作为承诺,表示愿意遵守自定的规则。这样的规则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并且容易实行。
总之,课堂规则只有建立在尊重儿童生命、尊重儿童成长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课堂规则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充分体现课堂规则的价值,从而营造出人性化的管理环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注释:
[1][2]甘剑梅.班级:一个可能的价值世界——论班级形态的发生与现代转换.现代教育论丛.2001(1).5-6
[3]叶谰.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