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民教育的再思考

2007-12-29庄西真

中国教师 2007年3期

  一、两种平民教育:精神层次的平民教育和实践层次的平民教育
  
  从上世纪20年代晏阳初等人提出并推行平民教育,距今已有80多年了,在这期间“平民教育”的提法虽时有所闻,但终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去年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平民教育,大意是说,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当前的中国大多数是平民,应该提倡平民教育。再加上现实中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日益扩大,平民教育又重新受到学界和媒体的重视。但是呼吁是一回事,把平民教育变成一种教育实践却又是一回事。这就需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平民教育,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平民教育的含义是什么?这是关于平民教育论述的起点。
  概括迄今为止关于平民教育的论述,我认为大致有两种平民教育:一种是精神层次的平民教育,一种是实践层次的平民教育。前者认为平民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精神或者理念,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活动,有一种平等的教育精神在里面,又绝对不是教育平等,因为他们承认贵族(精英)教育的存在,起码不反对贵族教育的存在。主张教育要让多数人能够上的起,不要追求豪华,而且教育还要有利于谋生,不要和人们的生活隔的太远,要贴近人们的生活。这些对平民教育的论述仅仅是一种理念,无法在现实中加以贯彻实行,因为这种主张太虚,“平民”概念是浮泛的,所谓教育也没有具体的设计。正因为这仅仅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平民教育,它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是令人怀疑的,同样是空泛的符号,“平民教育”还不如“平等教育”更有号召力。
  另一种平民教育我称为实践层面的平民教育,也即一种已经做或正在做的平民教育,已经做的像前述晏阳初们在定县搞的平民教育和早期共产党对城市产业工人开展的教育。前者教育对象是定县的农民,教育内容是简单的识字和农业生产知识;后者教育对象是被资本家盘剥的产业工人,教育内容是识字教育和传播革命理论。其实在那时教育普及程度非常低的情况下,晏阳初致力缓解的是社会下层(包括农村居民和城市产业工人等)“能不能受教育”的问题。现在正在做的平民教育包括一些非政府组织(NGO)在中国贫困地区开展的教育扶贫,以及城市里开展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前者的教育对象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后者的教育对象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打工的农民的孩子。前者采取比较灵活的教育方式,以传授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为主(所谓的一技之长);后者以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形式(即打工子弟学校,因其简陋而屡遭政府取缔)为主,传授内容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内容。这种努力已经不仅仅是致力于解决“能不能接受教育”的问题,而是解决“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从上面的分析以及对实际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平民教育是由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对“少数人”提供的最基本的教育,不管承认与否,这种教育注定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教育,是一种和主流的教育“有差距”的教育,其教育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笔者不赞成这样的平民教育,也许有人说,对于那些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暂时不能受到或者接受可怜的一点教育的人们来说,能够给他们提供“打了折扣的教育”总比没有要强。我要说的是,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说,政府为所有的城乡居民提供大致均衡的教育应该是办得到的。
  我说这些,并不是反对平民教育的主张,更不反对那些怀有爱心和崇高理想的人士身体力行平民教育,相反我对他们充满敬意。我只是认为,我们应该谨慎地、理性地提平民教育。而且要在充分认识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认清教育作用(教育能起多大的作用以及教育的局限性,正所谓成也教育败也教育)的基础上,来讨论平民教育。
  
  二、平民教育应该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社会阶层地位
  
  平民教育的前提是承认社会的分化,也就是人有“三六九等”,最简单就是平民和非平民(比如贵族、精英)的区分;相应的也有两种教育安排,一种是为非平民安排的教育,比如精英教育,另一种就是为平民安排的平民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近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有了大的发展,但同时也使我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急剧的分化,原先比较简单的社会结构变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结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社会阶层的数量增多,不同阶层之间差距拉大,同一个阶层内部又有不同。这种变化已为我们深切地感知到。
  社会学中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1]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模式就是阶层结构。我国古代就有士、农、工、商这样含有价值评价的分层结构。1949年以后,我国的阶层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是消灭了地主阶级、没收了官僚资产阶级的财产,接着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的下半年我国就基本消灭了剥削阶级。这样我国的社会结构由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组成。更细一点的划分是我国形成了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四大阶层。在这四大阶层中,干部、工人、农民有相对固定的阶层地位,知识分子的变化则因为政策的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通过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这四个阶层实际上成为四大身份群体,他们在经济来源、收入多寡、政治待遇以及社会地位方面有了明显差异。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长期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至上的社会分层理念发生了改变,财富越来越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务工经商也对原有的社会分层格局造成冲击。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原先比较清晰的社会阶层结构变得复杂化了,而且各阶层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大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这种复杂化的社会阶层结构,根据占有的组织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多寡,初步把中国社会分成十个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2]相对于对人们随意主观的区分,这种基于一定标准的区分是比较科学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谈论平民教育,首先我们要知道教育在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中的作用,随着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教育在一个人获得职业、积累财富方面也越来越重要。一个人没有接受教育或者受到不多的教育,在现实社会中找到一份薪水比较高、又相对舒适的职业是非常难的。研究发现,失去机会的往往都是处于社会阶层结构中下层的人们。简言之,教育成了配置一些好的职业的机制,通过对一些职业的配置,教育促进或者再生产了一定的社会结构。其次,我们再看在这个社会阶层结构中哪些可能是平民,很显然前边几个阶层不可能是平民,即使研究者非要赋予他们以平民的名号,而且一些人也时常拿平民这一称谓表明自己没有脱离“群众”,但他们不可能是平民。后四个阶层的人们可以算平民,如果针对他们的教育是平民教育,应该说这种平民教育是他们极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这种教育是一种“次等教育”。我们认为,评价教育好还是不好的标准不是说教育是不是导致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更不是学者一厢情愿地“为民(平民)做主”的教育,而是看是不是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改变自己社会阶层地位的机会。
  现实当中确实有一些社会阶层或群体的人们不能接受比较好的教育,教育鸿沟也越来越大,教育机会均等一时半会还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提倡“平民教育”有其必要性,这可以从观念上传播“人人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思想,从实践上也可以纠正豪华办学的弊端。但是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平民教育毕竟是权宜之计,要警惕“平民教育”成为复制“平民”的工具。
   (作者单位:江苏省职教科研中心)
  
  注释:
  [1]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72.
  [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