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2007-12-29王瑞艳

中国教师 2007年8期

  童年,是一个歌声与笑声交织而成的多姿多彩的快乐世界。然而偏偏有些孩子不是这样,他们或因家庭的不幸,或因学习的吃力,或因一时的糊涂而失误,成了暂时的后进生,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为了帮助他们转化和进步,多少老师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多年来,我也在尝试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管理班级,转化着每一个后进生,因此有一些体会。
  
  一、思想教育要严格,个人发展在宽广
  
  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思想教育成效。作为班主任,经常性地、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学校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集体、爱班级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目的,从而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学生个性、特长、兴趣发展方面,我经常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例如我班的李曼琪、张珂同学,不仅学习较好,而且他们还爱好曲艺。我鼓励他们多参加学校举办的曲艺小组活动。他们俩的特长得到发挥,成了最佳搭档,经常参加省、市、区的演出活动。
  
  二、利用笔谈的方式沟通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小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渴望交流,但又相对封闭;渴望理解,却又很少沟通。这在客观上成为师生交流的障碍。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经常在学生的日记中与学生谈心。
  我班有一女生,学习成绩较差,她自己把自己看成是坏学生。她与父母关系紧张,被视为累赘,一直郁郁寡欢,对老师、对同学存有戒心。我得知这一情况后,一边给其父母做工作,一面给她写了一封短信。我告诉她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晴朗的天空常有乌云,只有拿出勇气克服困难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我留心观察,发现她有所触动,就抓住时机进一步加以引导。不久,她就给我写信谈她心中的苦恼和学习上的困难。通过笔谈,她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笑容回到她的脸上,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了。
  
  三、多鼓励、少批评,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认同,这是一个人从孩提时就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愿望。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的态度很重要。如果学生成绩不好就加以批评和指责,他们很可能就失去信心。教师多用鼓励的话语支持他们,他们就能产生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一种最细致的教育技巧,就是加强儿童对自己力量的信心,并且要耐心地等待儿童智力活动中,哪怕微小的进步的到来。”在班级管理中,我遵循“多鼓励、少批评”,“表扬要当众、批评要个别”的教育原则,积极接纳每一位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爱好给予不同的期望和鼓励。“相信你能行”,“相信你能成功”,是我对每一位学生的口头禅。对待差生,我更注重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开展发现对方优点的活动,使差生发现自身优点,看到自身的潜能,树立信心,不断追赶先进。
  
  四、放手让班干部主持工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传统观念一直认为班干部只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是协助班主任的“配角”,这就必然导致班干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我看来,班干部是班级工作的“主角”,而班主任则应是班级的“导演”。为此,我注意把握好班级工作的节奏程度,随时调解好班干部之间、班干部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为班干部大胆工作奠定基础;还利用班会鼓励同学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我,体现出他们对班级集体的关心和热爱。这样,更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五、班主任要做到“三心”、“三勤”
  
  在实际工作中,作为班主任,应做到“三心”、“三勤”,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细心、耐心,要眼勤、嘴勤、腿勤。
  爱心。我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我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看成是一群鲜活灵动、纯朴可爱的孩子,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细心。我在平时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生活习惯、个人爱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通过平时的细心观察、悉心琢磨体味,教育学生就会切中要害,恰如其分,学生也自然心服口服。让学生体会到:你很了解他,很注意他,很关心他。时间久了,你会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信赖。
  耐心。学生的不良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仅凭简单、粗暴的三言两语使学生提高觉悟,是不可行的,也是不现实的。在实际工作中,每当学生犯错误时,我让学生写书面检查。每当学生写完检查,我都仔细阅读,小到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大到认识问题深浅等,面批面改,既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让他写了一次日记。写过检查的学生,几乎没有再犯类似的错误。
  眼勤。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局限在课堂上,平时对学生的不良习惯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否则,久而久之,学生将习以为常,并得寸进尺。只有在平时勤于监督,才能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嘴勤。我认为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例如,对班级的卫生管理工作、用品摆放问题,都要勤监督、勤检查,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优美干净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班级在各方面始终处于整齐而有序的状态。
  腿勤。小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差,除了上课时间,他们经常在教室里、走廊上吵吵闹闹,甚至无事生非。这就要求勤跑、勤走、勤看,及时发现问题和矛盾,从而采取防范措施,及时解决,防微杜渐。这样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能否管理好班级直接影响着一个班级全体学生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班主任的我,更应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提高和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教育能力,为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黄家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