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思阳:趁早出名

2007-12-19

商界·时尚 2007年12期
关键词:企业家有机

朱 珠

倚老卖老是人类桥走多了之后的通病。如果可能的话,何不放下戒备,尝试将那些杀伤力强的词汇从董思阳身上抽离,仅仅从品味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

她年轻,乐观,天生丽智,并且懂得如何展示自己的美丽;她常常微笑,善于交谈,惯于面对媒体,对任何话题都很有一套独立的见解;她自信,进取,好学,对于认定的事情,无论对手多么强大,依旧直言不讳,勇往直前。

早年,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蛊惑了不少有志青年,以至于但凡少年有成者都以此为据,急功近利。几年来,出名的不少,夭折者更甚。年少者的功成名就,在更多人看来,不过是昙花一现:开启希望的同时,也是江郎才尽的先兆。

于是,当“80后新贵”、“美女总裁”、“少女董事长”、“22岁富豪”等扎眼的词汇围绕在董思阳左右,称赞膜拜纷至沓来的同时,质疑炒作之声也络绎不绝。

倚老卖老是人类桥走多了之后的通病。如果可能的话,何不放下戒备,尝试将那些杀伤力强的词汇从董思阳身上抽离,仅仅从品味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

她年轻,乐观,天生丽智,并且懂得如何展示自己的美丽;她常常微笑,善于交谈,惯于面对媒体,对任何话题都很有一套独立的见解;她自信,进取,好学,对于认定的事情,无论对手多么强大,依旧直言不讳,勇往直前。

16岁的创业:“我看到了成功的捷径”

董思阳递过来的名片上,印着一连串“吓人”的名头——香港凤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喜客多连锁餐饮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亚洲智慧女性的副会长、北京燕园智慧大女性文化交流中心——恐怕,如今的她还要再加上一项:“商界在线”形象代言人。

10月初,22岁的董思阳签约“商界在线”,成为中国第一个网站形象代言人。“商界在线”旨在打造“中国商人新门户”的传播理念,经由董思阳的感性演绎,更加具体形象。11月,中国企业家高校巡讲。面对来自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的同龄人或尖刻或崇拜的提问,董思阳所表现出的成熟尤为特别。

“许多学生都问我成功的诀窍,于是,我就告诉他们,其实成功真的有捷径。” 董思阳说,“第一,就是要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然后坚定地走下去。第二,要学会反省自己。时常反思,可以避免走弯路。第三,环境影响人生。有时候,在不同的环境里,接触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发现,甚至会有意外的惊喜!所以,一定要选对适合自己的环境。”

对成功学颇有研究的董思阳谈到有关成功的话题便滔滔不绝,但对于更多急切渴望财富的人来说,她的创业传奇则更令人神往——

16岁卖花,开过饰品店,做过推销员,当过私人助理……直到某年春节,通过卖橘子树的生意赚到了50万新币的第一桶金,开了自己的贸易公司。

如此一番看似误打误撞的“创业史”,不免让我们想起同样以靠倒腾塑料花而掘到第一桶金的李嘉诚。凑巧的是,正是这个万民神往的财富偶像,开启了董思阳的创业梦想。

“新加坡的学校是半天制,早上9点上学,下午3点就放学了。所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是大部分学生的选择。”在许多有关董思阳的创业故事中,16岁的美丽卖花女是她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然而她却说,“其实,我的第一份职业不是卖花,而是卖保险。”

卖保险,这个听上去就让人皱眉的工作,对于一个15岁女孩来说,更是难如登天——哪个成年人能够信服于一个小女孩的保险承诺?

“整个学期,我只卖出去一份保险,还是通过同学的关系。不过,好像就是从那次开始,我喜欢上了销售的感觉。我喜欢和人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然后想办法满足这种需要,把自己的东西介绍给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心路,董思阳依旧自信,并且善于评估自己。

之后就是卖花。

还是那个以社会实践为目的的小姑娘,一次偶然的机会,接受了花店老板的邀请,操起了卖花的买卖。经过一个月的劳累,董思阳才知道,她在这里工作,是没有基本工资的。老板只从她所销售的额度中,提取百分之三,作为给她的报酬。

“我一下子就有了上当受骗的感觉。但那个老板很聪明,他跟我说,其实这样的工资并不少,只要我销售业绩好,一个月的薪水也可以有千元。”这样的挑衅激起了董思阳的斗志,“于是,我坚持下去,并且干得更加卖力。之后的那个月,我得到了3000新币。”

有了初次收获的喜悦,懵懂的商业意识激发着这个16岁少女潜在的能量。然而,将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却是一本几乎随处可见的商业励志书。

“那本书的名字叫做《亚洲企业家传奇》,很厚。里面的故事让我震撼,看李嘉诚白手起家、经历痛苦和风波等等。我忽然想,我也要像他们那样,成为华人史上杰出的企业家。”

或许有太多的人曾有过这样一番“读后感”,但董思阳却通过她的努力与坚持,将自己与梦想的距离逐渐缩短。

她学习成功学,体会其中奋斗的乐趣;她参加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在不同的商业经历中,疾速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她敢于冒险,把握商机,能够从别人一闪而过的构想中抓住最有价值的部分。终于,她抓住每年过年时新加坡人喜欢买橘子树的习俗,通过网络营销的手段降低成本,掘到了她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22岁的事业:“公司的未来是上市”

如今的董思阳早已是网络红人,是中国喜客多连锁餐饮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带着她的成功梦想,“有机”的概念贯穿于整个产业链条。

看着董思阳笑容可掬地讲述着什么是“有机”,为什么“有机”的价值比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要高得多,以及“有机”概念在中国市场未来的前景——几乎感觉不到22岁的年龄原本有可能会为她造成的不便。

“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次营养学讲座上,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有机食品的概念。事实上,近年来世界有机食品消费量都在以20%~25%的幅度增长。尽管目前中国有机食品占有率不足0.2%,但发展非常快。我相信,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更加健康的有机食品一定会被人们所接受。”

第一家喜客多连锁餐饮终于在上海市中心开业了。漂亮的菜式,健康的概念,就像餐厅的主人:富有活力,满怀激情。

然而,餐厅开业对于董思阳来说,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其他的连锁店还会不断的开业,北京、广州以后都会有我们的店。之前选择上海是因为,中国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世界投资者都把目光投向这里。另外,我们要传播的有机概念,需要一个比较摩登的城市来容纳,而上海正巧具备了这种气质。”除了继续打理餐厅,董思阳还有更大的野心,“公司的未来一定是上市。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我有这个信心。”

这个出生于1985年的女孩,自幼在台湾长大。15岁留学新加坡,2006年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毕业,进入美国斯特福大学攻读MBA。

“80后”一代的创业,缺乏原始的资本积累,但成熟的市场资源给了他们更多的成功渠道。董思阳的名利双收,是颇受同代人羡慕嫉妒,老辈人嗤之以鼻的。

面对质疑,董思阳则表现出80年代生人独有的自信和豁达:“我跟那些炒作出来的年轻企业家不同,我有实业,是可以摆出来给大家看的。谁有疑问,都可以来查。”

董思阳说,许多跟她接触过的人都会对她说,觉得她不像一个只有22岁的女孩。

实在不想用什么“早熟”之类武断的词汇来形容眼前这个女孩,因为成熟压根就没有一个年龄上的界限。她如今之所以拥有刮目相看的资本,是因为她比别人更加的勤奋,更懂得把握机遇,更善于利用机会,而事实上,她也一定付出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代价。

如果把这些,都看作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无须唏嘘或者扼腕,或许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董思阳光环背后一如既往的乐观和自信。

9分的人生:“我自信,并且不知足。”

“我现在的生活,大约是这样分配:60%的精力是工作,30%的时间是生活,还有10%,是我雷打不动的进修时间。”

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学习始终董思阳最乐意做的事情,“学习的方式有很多,首先是读书,其次呢,我会去选修一些课程,比如心理啊,催眠啊,都很有意思。还有,就是旅行。我喜欢一个人去旅行,那种感觉,能带来许多非凡的体验。”

与这位20岁出头的姑娘同伍的企业家,年纪通常都要比董思阳大的多。打入这个圈子,与企业家正常平等的交流,也曾是她的难题。

“上学的时候,我曾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工作过一段时间。在那里,可以接触到许多业界知名的企业家。一开始,我非常高兴,觉得可以有机会跟他们接触,跟他们学习。慢慢的,我发现那些企业家并不是一开口就聊生意,而是讲茶道,聊高尔夫,谈旅行的经验。我没有这样的经历,根本差不上话。这样下去,不但学不到东西,对方也只会拿我当小孩。”

于是,董思阳找来许多财富人群的读物,研究茶艺,学习艺术。生活来不及给她的体验,她都从书籍里寻找答案,以解燃眉之急。

如今的董思阳也可以侃侃而谈旅行的经历和体验,不需再用“二手感悟”跟人交流了,但阅读和学习的习惯,却始终保持至今。

谈到“成功”,很难想象,就连许多坐拥百亿之人都难以描述的概念,在董思阳眼中,居然可以被划分得那么清晰、具体——或许,这也是年轻的好处:简单明了,直截了当,直达目的。

“成功,等于健康、事业、财富、家庭、友情和满足感的总和。成功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圆,其中的每一项都不能缺失。”被成功学“毒害”多年的董思阳,对成功有着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眼里的成功是不同的,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成功。”

既然成功已经在她的眼里被刻画得如此具体,那么在“成功”的这个表格里,董思阳会如何审视自己呢?

“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我给自己打9分;事业呢,从我目前的年龄阶段来看,9分;财富呢,我现在衣食无忧,并且可以有能力帮助别人,也打9分;家庭、满足感,统统9分!” 一连串的9分,把董思阳自己都逗乐了。

从这个9分的答案里,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年轻女孩的超然自信,而那永远都舍不得给的最后1分,则孕育着她对未来人生的无限期待。

猜你喜欢

企业家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有机推断题中“已知信息”的正确打开方式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星盘中的企业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激发企业家精神 赢创直销新未来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