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2007-12-14
哈佛大学商学院
工企业“自我监管”机制的原因及其后果
主动承认错误乃是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传统。从向神父忏悔到如今盛行的“无所讳言”脱口秀,都是这一传统的表现。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美国政府各部门设立了大量“自我监管”机制,希望工企业在自我监督的基础上运行,随时汇报自己的违规行为。作为回报,主动坦白者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赦免。这些“自我监管”机制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先的监督和揭发机制,并得到了政府和工业界的欢迎。某位世界500强企业经理人即乐观地宣称,这种机制带来的有利结果将是各方“皆为赢家”。
然而,顶着“双赢”光环的工业企业“自我监管”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却有着种种复杂表现。大多数“自我监管”机制均将赦免政策的前提定为工企业完全自行自发的违规坦白,即不受任何怀疑与揭发的情况下的主动认罪。
从经济直觉的角度来说,企业主动坦白违规行为的做法,应当是衡量利弊,确定自行供认的代价小于掩盖违规之后才会有的。而根据美国环保法规的奖惩结果来看,联邦调查员只对20%的相关工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被发现违规的工企业比例更是少而又少。鉴于被调查乃至被发觉违规的比例如此之低,企业自我承认违规的动力着实值得怀疑,尤其是考虑到其维护品牌和公司荣誉和公众形象的必要性时。同样,将揭发违规的任务交到工企业自身的手上,这种做法对以制定并实施法律为根本任务的管理部门来说,也是一种与其出发点略有偏颇的行为。
以美国环保管理部门的审核政策为基础,研究者考察了工企业“自我监管”机制的运行。从中他们得出两个有助于促进企业采纳“自我监管”机制的措施。第一,加大强制实施措施的力度。从强制实施的角度着手,给工企业以压力,促使其主动采纳这一机制;第二,提供信息和帮助实施。管理部门应当为工企业提供更多的法律信息,使其了解相关法律,增加采纳这一机制的愿望,并为之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其更便利地采纳这一机制。
最后,研究者得出结论,认为“自我监管”机制未必能够减少政府管理预算,更有效的管理机制仍旧应当是以政府管理部门为主,各种公共及私人的监督伙伴为辅的组合。
作者为迈克尔·W·托菲(Michael W.Toffel)副教授等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
太多的办公室装饰有可能损害职业形象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两位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家庭照片、孩子的艺术作品以及其他装饰品有助于令办公室的环境显得亲切,但是过多的个人色彩将不利于塑造你的职业形象。
那么,可以接受的个人物品的最大比例是多少呢?答案是22%。也就是说,如果办公室中每五件里有超过一件的个人物品,这些物品的拥有者的职业可信度就会受到怀疑。
在美国,采纳大量办公室饰物的做法尤为盛行,且传统悠久。“比起其他工业化社会而言,美国企业更倾向于在工作区域对工作和个人之间的界限加以模糊化,”罗斯商学院管理与组织专业副教授杰弗里·桑切斯·伯克斯指出。
几个大学的商学院教授不约而同地展开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其中一个研究中,研究者召集了95位经理人,向他们描述了一些工作者的形象,其中有些工作者较为职业化,有些则较为私人化,并要求这些经理人根据听到的描述,将一些工作场所经常出现的小件物品摆放到一间办公室的彩色照片中的相应位置上。这些小件物品包括与工作有关的订书机、档案夹、计算器等等,以及更加私人化的家庭照片、电影海报、运动器材等等,还有中性物品,如钟表、风景画之类。
研究者发现,所描述的工作人员中,职业化的人和非职业化的人的区别,直接表现在被安放在办公室中的私人化物品的比例上。而他们的年龄和性别对这些物品摆放的差异则影响不大,尽管女性普遍被认为办公室装饰品偏多一些。
不过,研究者指出,这种文化现象以及心理预期,主要出现在美国文化生活背景中。
作者为苏珊·J·艾斯福德(Susan J. Ashford) 教授,斯蒂芬·M(Stephen M.)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
情感帐户
从纯理性经济的术语角度而言,钱是客观之物。钱包里的20美元,无论来自辛苦工作的酬劳,还是大街上随手捡来,均无差别。但是实际上,人们却的确能感受到其中的不同。20世纪80年代,“理性帐户”一词应运而生,这个概念指的是,人们根据不同来源,将手中的钱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储存在不同的理性帐户中。诸如彩票中奖这类来源的钱被归纳入一个理性帐户,而靠工作挣来的钱则归纳入另一个理性帐户。
理性帐户这个概念,解释了投资银行老板们为什么喜欢把红利大把挥霍在豪华电视、奢华旅游上,却用工资收入来养家。过去几年中,研究人员进一步开拓了这个概念,指出除了理性帐户之外,人们还根据自己的情感,运用着一种所谓情感帐户。
一个例子就可以解释清楚这个新概念:同样是200美元,第一笔来自某位姑妈的意外礼物,第二笔则是继承自某位猝亡姑妈的遗产。尽管钱都是来自姑妈们,但是第一笔钱带来的是愉快的感觉,第二笔则必然要挂上“负面情感标签”。
涉及更为复杂的情感时,人们归类自己的钱的方式也更为多样。某位投资银行家收到一份丰厚红利,同时他也知道一位偷懒的同僚得到的奖金比起自己这笔数目分毫不少。在这种情况下,该老板既因为得到红利而愉快,又因为不公平的待遇而气恼。此外,一位收到数额大于自己同僚的红利的银行家,除了快感之外,更多的可能是内疚之情。
为了应对这类负面情绪,人们会应用各种清除、避免策略。一个人对哪笔钱有负面情绪,他将倾向于设法在使用这笔钱时,消解这种情绪。比如说,将这笔钱用在高尚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不为自己买高级电视,却买一台送给孤儿院。这种花钱法,与所购物品无关,重要的只是钱花在谁身上。
研究者举出了在学生中开展的一次测试作为佐证。某大学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小额赠券作为完成市场调查的报酬,这些赠券分为两种,一种用于购买咖啡馆的冰激淋,另一种用于在学校书店买书。一半学生被告知,这些赠券由在学生中享有良好声誉的戴尔公司提供;另一半学生被告知这些赠券来自某家臭名昭著的烟草公司。作为结果,被告知赠券来自烟草公司的学生中,44%选择了图书赠券;作为对比,被告知赠券来自戴尔公司的那组学生中,选择图书赠券而非冰激凌赠券的学生比例只有22%。
作者为乔纳森·勒瓦夫(Jonathan Levav) 副教授
周晓阳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