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会展产业的发展性研究

2007-12-08胡炬波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3期
关键词:会展经济体育用品会展业

胡炬波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我国体育会展产业的发展性研究

胡炬波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阐述了国内外体育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体育会展业在发展中凸现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提出四点发展对策:1)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政府角色;2)规范行业秩序,提高服务质量;3)拓展专业人才,培植专业观众;4)多元化发展体育会展产业。旨在为我国体育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中国;体育会展产业;发展对策

体育会展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它是会展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举办以体育为核心纽带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即体育会展的成功举办,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还能提升城市的国际地位,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因而备受世界各国的青睐。当前,中国在成功入世、北京即将举办奥运等社会背景下,体育事业、体育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焦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将现有的体育产业资源重新定位,我国体育会展产业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并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

1 国内外体育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

1.1国外体育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

世界上成功举办会展的城市大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其中,德国的体育会展显得更为成熟,世界著名的运动品牌均在德国定期举行产品发布会和体育用品展览会。这些欧美等国举办的体育会展,不仅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资金等基础;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为供求双方搭建一个展示产品、了解信息、培植品牌的舞台,并在配套服务方面,涉及交通运输、旅店餐饮、银行保险、广告装修等也已十分完善,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优质的品牌。同时,在成功举办体育会展后,这些城市也取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ISPOCHINA,先后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两届展会,分别有180家和286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品牌参展,均吸引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万名的专业人士参观,使许多在国外广为人知的运动品牌开始涉足中国市场[2]。

1.2国内体育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体育会展伴随着中国体育用品业走过了一条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供应专业队到面向国内外市场、从全国计划订货会到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以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从初级展览向专业品牌展览发展的道路。[3]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展馆面积、展位数、参展商、观众人数等规模迅速扩大,展览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展览设施、种类越发齐全, 展览作用、影响日益明显,中国已逐渐成为亚洲的体育会展大国。

以国内最成功、最具权威性的体育会展——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为例,它是国家体育总局长期扶持培育起来的民族品牌展会。从1993年第一届西安体博会的参展企业不到100个、展位120多个,发展到上海体博会的参展企业近1000家、展位4000多个。据统计,中国体博会已经在全国专业博览会中名列第一,在世界体博会中位列第三,吸引了全球近千名参展商和5万名专业买家,展位面积达到10万m2。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已成为继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和美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之后,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体育用品博览盛会。[4]它对推动和促进我国体育用品市场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2001年第9届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首次改名为“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实现了体育用品博览会从国内展到国际展的转变。2004年由国务院牵头组成的专业化展览会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名列第五,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品牌展会[5]。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所具备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区域位置、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得会展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加快推进,逐渐形成体育会展商贸旅游消费链,催生出要素齐全的体育会展经济[6]。其次,体博会在提高我国体育用品质量、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振兴民族品牌、引导健康消费、培育体育用品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及推动我国体育用品业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促进了举办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 国内体育会展产业在发展中凸现的问题

2.1场馆建设欠合理,政府干预不适宜

国内展览场馆条件落后、设施不全、利用率普遍偏低。据统计,虽然我国可供展览的总面积已经超过德国,但整体的利用率在10%-30%之间,远低于展馆利用率达到50%-60%才能发挥较好市场效益的域值。这不仅造成了资金、土地等资源的浪费,而且必然导致展馆经营市场的恶性竞争。其次,在展馆建设上缺乏长远规划和合理布局,求大而不实。特别是以政府为主体举办的展览,对展览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扰乱。

2.2行业管理欠规范,服务质量没到位

从2001年至2002年间,展会数量从2000个递增到2400个,展览场馆从原来的140多个递增到150个,净增展馆面积150万m2;2004年开始,这种现象越发明显。中国会展业出现了“三多”现象:展览数量多、主办单位多、行业重复办展多[6]。这“三多”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一个“乱”字。由于体育会展数量多,规模、档次不够,成交额小,出现低层次重复办展现象,致使展会的质量和效益大打折扣。而且,随着会展经济利益的呈现,导致许多恶性的竞争冲击整个体育会展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甚至,连收费标准也“内外有别”,对海外展商收费偏高,未给予同等国民待遇……这些都与国际会展业所倡导的依靠行业自律机制和行业自律规范的的管理理念相悖。

其次,目前体育会展产业存在一个很大的错位,就是仍停留在为自己服务的阶段,信息交流与沟通不通畅,会展的配套服务不到位。许多举办城市把大部分资金和精力放在了拉展和拉参展商的事情上,无暇顾及对展览专业观众的组织和对参展客商的服务。国内只有极少数展览会设立了相关的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专业观众检录系统等,多数情况下,参观商和观众在会展前和会展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及时了解与处理,导致展览效果不明显。

2.3专业人才较匮乏,专业观众需培养

国内高校根据会展市场的需要培养了不少人才,但在会展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上基本雷同,带来会展专业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7]。尽管,社会上已经有意识的加强专业培训,但却难以做到适需对路。专业观众仍需培养。这些专业观众既是展会的“捧场者”、参与者,更是潜在体育用品的消费者。目前国内的体育会展,参展商期望的品牌宣传效应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专业观众群也没能通过这样的平台予以及时的培植和发展。

3 我国体育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1入世及北京奥运对体育会展业蕴涵的商机

“朝阳产业”、“无烟工业”、“1比9产业”等美名表明了展会的经济特性。[8]体育会展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旅游等行业的市场景气,有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提供和催生许多就业机会,产生发散式的连锁反应。同时,中国成功入世、北京即将举行奥运等外部环境也给我国的体育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根据入世协议和外经贸部的规定,以及中国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签订的有关协议,允许海外跨国展览机构设立机构或成立合资公司来中国发展。目前德国的汉诺威、科隆,意大利米兰国际展览中心等早已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分公司,中国展览业将面对外国同行更为直接和激烈的挑战,因此,促使我国体育会展业加快改革步伐,调整不足,努力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其次,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一方面,势必掀起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城乡居民新一轮的体育用品消费高潮;另一方面,奥运会体育场馆的建设、比赛器材的配备将直接推动体育用品业迅速发展,上千亿元的投资将给全国体育用品企业带来无限商机,体育用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给中国体育会展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3.2互联网给体育会展业带来新的契机

我国内地的体育会展业可以借助互联网赢得后发优势。一些规模小、信誉好、富有管理经验的展览馆或展览公司,完全可以凭借网上展览开拓发展空间,聚集新的竞争力。

总之,我国目前的体育会展业除了场馆建设等硬件方面滞后外,最关键的是现代会展理念、品牌意识和高素质会展人才等方面的缺乏,以致在管理机制、组织手段、配套服务等方面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会展业发展的“瓶颈”。同时,面对社会环境、网络交流等发展机遇,我国体育会展业需要拿出对策来应对,以谋求进一步发展。

4 体育会展产业的发展对策

4.1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政府角色

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在经济、人才、服务等方面拥有综合优势,展览业初具规模,国家应重点扶持,强化其城市“会展功能”,并借鉴国际著名体育会展城市的经验,逐渐培植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级的体育会展中心。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在展馆建设和配套服务上,结合本地区实情,走国际化、专业化、实用化之路;处理好体育会展的招商问题,促成展会规模滚动的有序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会展产业,逐渐将其规划成为地区级的体育会展中心,避免低层次重复办展现象。在场馆建设上,可以借鉴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成功经验,兴建会展场馆应因地制宜,不求最大,但求实用。

其次,要调整政府角色,充分发挥政府优势。政府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从体会育展业中退出来,实现“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分离,停止直接参与会展的错位和越位行为,转而采取补位和到位行动——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监督展览活动规范有序进行,创造良好配套的会展环境。

4.2规范行业秩序,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成立全国体育会展行业协会,制订“游戏规则”,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理顺与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取消价格多轨制,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展览环境和竞争秩序,在操作上与国际惯例接轨。

其次,体育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改善,更要提高软件服务,完善相关的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专业观众检录系统等方面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4.3拓展专业人才,培植专业观众

目前,我国体育会展业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体育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亟需加快和拓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我们可以鉴借和引进国外会展业发达国家的先进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洋为中用”,尽快缩短与它们的差距。另一方面,拓宽体育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其次,要加大专业观众的培植。将群众体育发展上去,才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主动购买和消费自己了解和信任的体育产品,促进体育用品市场的壮大,体育会展业才能健康、长远的发展。

4.4多元化发展体育会展产业

随着互联网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们应重视网络会展经济的发展潜力,充分利用网站提供动态的、实时更新的信息,加大对体育会展的管理力度。

[1] 阿斯道夫 M.T.会展管理与服务[M].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

[2] 中国户外资料网.IspoChina移师北京抢占奥运商机[EB/OL]. http://www.lotour.com,2006-9-4.

[3] 郑泽云等.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研究[EB/OL].www.sport.gov.cn/shownews,2006-11-16.

[4] 易剑东,黄亚玲.中国体育产业昂首迈进21世纪-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概述[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应丽君.21世纪中国会展经济与会展产业[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6] 梁强.我国体育会展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4):1-2,19.

[7] 张纯记.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2006,(2):40-42.

[8] 北京中世航会展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会展经济报告(2002)[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3.

AFeasibilityStudyonSportFairIndustryinchina

Hu Jubo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llege,Hangzhou,311231,Zhejiang,China)

By employing the method of researching on documentary material, the author expounded concisely on the present state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sport expo industry, and analyzed the distinct problem among th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confronted chances and challenges. Upon the basis of the exposition and analysis mentioned abov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 aiming at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s sport expo industry, with four developing viewpoints as follows,1)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adjusting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2) regulating the industrial order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level;3) encouraging the talents and cultivating the audiences;;4) establishing a plural development of sport expo industry.

China;sport fair industry;countermeasure with developing viewpoints

2007-03-10

胡炬波(1971-),男,浙江普陀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经济、运动心理学。

猜你喜欢

会展经济体育用品会展业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对外贸易互动关系研究
我国体育用品进口与体育用品出口互动关系研究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