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的发展值得认真研究
2007-12-01牛志男林蓓
牛志男 林 蓓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涉足旅游研究开始,张广瑞教授一直活跃在国内的旅游学术界,致力于旅游经济、政策、规划与开发和国际旅游发展政策比较研究。从2001年开始,组织编撰年度《中国旅游:发展与预测》(即《中国旅游绿皮书》),为国内外旅游管理部门和学术界所关注。最近,他正筹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论坛”。该论坛将于11月28日在张家界举办,这也标示着“民族旅游”作为一个特别的论题,正式进入我国旅游研究权威机构的视野与语境之中。
“在中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民族地区正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凸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对记者说,“一方面,民族地区大部分处在自然景观优美的地方,特别是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另一方面,那里的文化资源特别丰厚,一大批的民族文化对于旅游者富有极大的吸引力。”
张广瑞认为,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大多位置比较偏远,交通很不方便,从而工业化发展的水平普遍偏低,传统工业体系不是很健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然而也正是这个缘故,当地的原生态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得以保存下来,成为这些地区在现代或后现代社会的一个独有资源。
旅游业的发展实践让少数民族认识到旅游资源的价值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现状?
张广瑞:从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情况来说,民族地区的积极性最高,取得的效果也最明显。尤其是云南,第一个提出了建立旅游大省的口号,旅游发展在全省铺开。云南在旅游开发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少数民族比较多,民族文化氛围浓郁。通过几年的发展,很好地把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结合了起来,由过去一个边境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成长为一片人人向往的热土。
云南作为发展民族旅游的一个榜样,给其他民族省区很多启迪。新疆、西藏、贵州、四川等纷纷跟进。现在,宁夏也成为民族旅游明星省份了。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民族省区的民族自治州(县)迅速走红,比如贵州的黔东南、黔南自治州,完全是靠民族旅游发展起来的。
记者:说“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积极性最高”,这是怎样评估出来的?
张广瑞: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于他们对当地旅游资源特殊性的认识。过去,人们经常把经济的不发达,归结于当地没有发展工业的资源,对生态环境、民族文化这种特殊的资源没有很好的认识。发展旅游以后,人们发现,这些都是特殊资源,虽然它们不能用于发展工业,但是经过开发,产生吸引力,而旅游的发展对改变经济状况的效果非常大,不仅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而且还能促进少数民族群众的观念转变,认识到祖祖辈辈保护完好的自然风光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除了资源条件外,交通的改善也是一方面。过去交通闭塞,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资源,但同时也限制了资源的开发。现在,民族地区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使发展旅游业成为可能。中央和地方政府也非常愿意通过这样一种新的资源开发来促进民族地方经济发展。云南省在交通网建成后,所有的旅游景点都联系在一起,整个经济也就带动起来了。
记者:您刚才提到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这对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吗?
张广瑞:旅游对民族地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使当地人体会到开放的好处,认识到旅游资源的意义,树立了市场意识。实践使他们认识到,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发展资源。旅游者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就是求异,寻求差别,不同的东西对他们吸引力最大。外国人如此,中国人也一样。民族旅游面对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
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在观念上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增加了宣传意识。现在,中央电视台经常能看到介绍民族旅游的节目,有的节目播出时间长达一年。宣传意识增强了,宣传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一些民族地区主动请专家做规划和策划,过去他们想得最多的是当地有什么景观,现在则考虑如何把自己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促销结合起来,因为他们开始明白,只有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开发出来的产品才是有效的,才能够把人吸引过来。
旅游带动了民族地区相关产业的综合性发展
记者:旅游对经济的带动是最广的,为什么?
张广瑞:比起其他行业来,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性要宽得多,强得多。因为旅游需求不仅刺激了直接为之提供服务的产业,如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行业,还会进一步刺激与这些服务相关的行业,例如,饭店业会带动建筑、建材、家具等相关的服务业;餐饮业要求农业、牧业、水产、林业等增加供应,旅游者的出游和消费会要求银行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工具和保险服务等,从而延长了产业链。实践证明,旅游供给也能够引导需求,刺激消费,旅游消费的多元化,对各行各业的促进都很大。
云南丽江是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个很好例子。丽江过去是一小城镇,当时去的人很少。后来发展了旅游,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一大批的小餐馆、咖啡店、酒吧间和各种度假、娱乐设施涌现出来,老百姓的房子也派上了用场。丽江由一个过去无名的穷县城,一下子变成了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记者:能否做一个数字上的统计:国家或游客每投入或消费1元钱,民族地区会有多大的收益?
张广瑞:在旅游经济学中,有一个增值论的说法,也称作乘数效应。但是不同地区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旅游收入乘数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需要详细地计算。一般地说,经济体系完整的区域,由于自身供给能力强,漏出量小,乘数就会大一些,反之则会小。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起点比较低,所以即使不多的收入带给当地老百姓好处就非常明显。比如,在没有其他资源的情况下,当地老百姓卖几个鸡蛋,卖几个烤玉米,对其家庭就是重要的补贴。原本自己看来是普普通通的家常用品或手工艺品,在旅游者眼里变成了珍贵的纪念品、工艺品,可以买个很好的价钱。当然,这是最简单的例子。
就目前阶段,旅游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收入状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市场意识。过去因为闭塞,自然经济一直主导着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在他们看到了旅游带来的收益,这种直接感受得到的体会要比听专家们去那里上课有用得多,老百姓对市场的反应越来越敏感。比如说一些民族工艺品,由于过去没人买、用的人越来越少,有不少技艺都快失传了。现在看到有人喜欢,看到了这些东西的价值,做的人多了,是这些工艺又兴旺起来了,并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
把本真的民族文化变成一种表演式的假文化这不值得提倡
记者:当前民族旅游存在一些问题,您认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广瑞:前面说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比较大的优势是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而这两个方面都是比较脆弱的。首先是生态保护问题。旅游要发展,需要配套接待设施;过去的旅游部门,特别愿意把城市的一些接待设施都放到景区里边去,按照城市建设的理念去建设景区,建设性的破坏对环境影响非常大,对生态造成沉重的压力。致使一些地方,为了申请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时,不得不花巨资清理开发初期的不适当的建筑,下大力气修复生态环境,有的时候,这类的建设性破坏是根本不能修复的,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第二个就是文化。文化方面出现的问题在于过分地将文化商业化了,使原来浓郁的、本真的民族文化变成一种表演式的假文化。在这里,我们要提醒的是:由于旅游者越来越成熟,假的东西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表演式的假文化也会越来越失去市场。所以,民族地区要吸取教训,在旅游开发时要更加理性,讲求科学。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使当地社区、当地老百姓受益于旅游开发。现在的问题:当外部资金,包括外国和区外的资金,进入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时,投资者往往关注投资项目的效益,不大考虑当地老百姓的受益问题,有的时候,还可能还会排斥当地人,在这个过程中使当地老百姓边缘化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对于长期处于贫困又对外部缺乏了解的民族地区来说,他们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但关键是如何做到既能发挥外部投资者的积极性,又能使当地人确实受益。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处理好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如果通过发展旅游,当地经济发展了,但环境却被破坏了,这最终会遭到本地人的反对;相反,在开发过程妥善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妥善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利益,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并且给予他们话语权,大家都把可持续发展当作最终的发展目标,那么,情况就会完全不同。这样的例子在世界上很多,需要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的极大重视。
记者:现在,一些城市或旅游点纷纷建立民俗村吸引游客,你对此如何看?
张广瑞:改革开放后,东部一些城市建立了民俗村或民俗园。其中,比较成功的是深圳的民俗村。北京有个民族博物院,昆明有个民族园。应当说,在一些大的城市建一些介绍性、引导性的民族村或民族风情园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不仅会起到一个良好的宣传作用,而且有可能引起旅游者到少数民族地区访问的兴趣与欲望。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已经有了很好的自然民族村,还要效法一些大城市的做法,在真正的民族村旁边再建另外一个假的“民族村”,那就没有意义了。用这种方法来发展旅游,是不值得提倡的。
现在,国家也开始注意旅游对社区文化的影响。在国外,发展旅游对社区文化破坏比较严重的是泰国,那里的情况一直非常受国际社会的关注。泰国很有意思,它在发展旅游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非常严重的教训。据报道,在泰国,有个旅行社为了取悦于外来旅游者,甚至把当地人的葬礼也开发成旅游产品,有时甚至会提出,根据旅游者的要求,让当地人多次做表演式的啼哭一次不行,再来一次。把严肃的仪式,把人的感情也变成了表演文化,这是肯定不对的。我们现在这个阶段,不管是国家政府还是老百姓关注比较多的是经济问题,但一旦经济发展之后,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就会浮现出来。所以,国际上有一些经验和教训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的。丽江在保护纳西文化方面比较成功,因为那里有个叫宣科的人,他的热情、他的能力、他的责任感和号召力,保护和发展了纳西古乐,纳西文化。尽管他的一些做法也是商业化的,但他确实在收集、整理、传播纳西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的确令人担心的是,如果有一天没有了宣科,这样的工作有谁来领军。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发展民族旅游的过程中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确任重道远,保护和开发总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