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呼唤“透明”独董

2007-11-07曹中铭

董事会 2007年10期
关键词:独董证券市场董事

曹中铭

中国证券市场的独董制度将向何处去?不仅监管层应该深思,整个市场同样不应漠视

今年8月份,深交所对康佳集团提名朱武祥为独董候选人的资格提出异议,此事件再一次将独董制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前,朱武祥已在六家上市公司中担任独董职务,早就跨越了“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的“红线”。

从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六年以来,风风雨雨,独董制度伴随着市场一路走来,期间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股市行情经历大熊市到大牛市的轮回,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500家,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迅猛发展,沪深股市开户的投资者数量出现爆炸式增长。如何维护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一切均向现行的独董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独董是市场发展的产物

任何新生事物从产生到发展壮大,中间注定会有一个阵痛的过程,独董制度亦不例外。

在独董制度出台之前,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诞生时间只有十年左右,在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投资者利益保护、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市场的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股权分置这一重大的制度性缺陷以及由此导致的种种弊端一直受到市场的指责。

在市场的制度设计上,当初出于国有股保持控股地位的需要,上市公司的股份被人为地划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两部分。由于非流通股股份一般占据着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非流通股股东掌控着上市公司的话语权,在上市公司对于重大事件的决策、表决等方面,中小投资者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实际上其相关权利已被“边缘化”了。

“一股独大”作为股市中的独有现象,无疑为大股东(或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提供了方便与可能,实则为大股东打开了利益之门。而且,“一股独大”容易演变成内部人控制现象。相反,在与大股东的博弈中,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得不到真正保护的事件频频上演,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常常发生,更进一步凸显出没有权力制衡的董事会在上市公司的运作中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

证券市场离不开“三公”原则,也不能丧失了诚信,否则,市场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与必要。但是,在我们的市场中,真正要谈“三公”、讲诚信又谈何容易?犹如没有约束的权力会产生腐败,没有约束与监督的董事会同样会制造事端,而董事会往往蜕化成大股东行使权力的工具,证券市场中大量发生的事实均证明了这一点。

独董不独 非不为也乃“不能”也

“花瓶”独董、独董不独现象的出现,并非没有原因。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根据《指导意见》的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并经股东大会选举决定。独董候选人由大股东提出,又要从上市公司中领取独董津贴,如果独董不为大股东说话,或者不在某些事情上装糊涂,等待他们的或许只有“出局”一条路。

但这并不是说,独董就不能有所作为。然而问题则在于,独董的作为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与效果。

2004年初,乐山电力独董程厚博、刘文波因对公司频繁的担保行为与巨大的担保金额存有质疑,决定聘请中介机构——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进行专项审计。此举揭开了独董维权的大幕。但相关审计人员进入上市公司后却得不到配合,而且审计费用上市公司也不愿承担,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此后,新疆屯河的独董魏杰、杜厚文、牛新华亦欲打破“花瓶”独董的形象。三位独董对新疆屯河已有超过3亿元逾期贷款的情况下,还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德隆旗下资产的行为,表示出反对意见。其中独董魏杰、杜厚文对四项关联交易价格均发表了反对意见,独立董事牛新华对其中一项也发表了反对意见。后来,魏杰更以“无法了解和把握公司的真实运行情况”为理由,向董事会提出了辞职。

“无法了解和把握公司的真实运行情况”应该是上市公司独董所面临着的一种“常态”,此种事实也决定了独董即使欲有所作为,也无法作为。再加上独董受到大股东的“钳制”,以及某些独董顾虑到自身的利益,“花瓶”独董、独董不独情形的出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市场呼唤“透明”独董

正如《指导意见》所述,中国证监会的初衷是独董“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这也是《指导意见》的出发点。但事实是某些独董在欲有所作为而无法作为的同时,更多的独董却同上市公司大股东“一个鼻孔出气”,不仅没有成为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代言人,反而走到了他们的对立面。

2004年4月22日,通威股份召开2003年度股东大会。在股东大会现场,某著名经济学家独董竟然认为,中小投资者不应该参加股东大会,并且与中小股东打起了一场“口水战”。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市场一片哗然。

今年8月份,中报巨亏的荣华实业推出10转10的高送配预案。而在此前,荣华实业出现异动,股价大幅飙升翻番有余。面对市场对于荣华实业推出高送转方案是为了配合二级市场的炒作,以便限售股解禁流通套现的质疑,上市公司的解释是“增加流动性,更好地回报全体股东”。而荣华实业的独立董事均表示,此次转增议案提出及决策程序合法,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那些在上市公司公告后跟进的投资者,其利益真的不会受到损害吗?至少笔者表示怀疑。

还有,朱武祥在被康佳集团提名独董候选人前肯定已征得他本人的同意,对于一位任职于六家上市公司独董的业内人士,难道不知道“原则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的相关规定?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独董?

“花瓶”独董遭到市场的诟病,独董不独引起非议,经济学家独董常常变身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且,更有某些独董因自身事务繁忙,根本就无法履行独董的职责,甚至于连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都无暇参加,也就谈不上改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了。这样的独董只有独董之名,而无独董之实,中看不中用“看上去很美”的独董,其实是对《指导意见》的极大扭曲。

笔者以为,市场更需要的是“透明”独董。此类独董能够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能够帮助上市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而不是只将独董津贴看得高于一切。

猜你喜欢

独董证券市场董事
认真对待“外部董事召集人制度”
董事平权:消除独董履职障碍
个人投资者特征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独董辞职潮涌董事会一统天下局面须改变
消除履职障碍提高独董津贴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与改进建议
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将严重失职独董纳入黑名单
不合格独董就得召回、禁入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