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被“锁定”了
2007-08-30卢周来
卢周来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外部的某种力量让你尝到“小甜头”时,你要小心,别被“锁定”了!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经历了一次非法集资的痛苦。他不是轻易上当的人,这次却主动上当了。起因是他的邻居在闲谈中说到,某企业的“内部债券”盈利率在20%而返回期仅半年,他动心了。他谨慎地先购买了5000元,半年后他拿到7500元;再次购买2万元,如期拿到3万元。于是,他索性拿出20万元购买了“内部债券”。
但是半年后,他被告知已是“企业股东”,投入的钱只能收红利!要想收回本金除非找到出资20万的下线,于是他只能努力寻找。终于,他感觉情况不妙找到有关部门,这桩非法集资案才得以露出水面,朋友不仅血本无归还受到了处罚!
这位朋友就是被“锁定”了!用日常语言描述就是对方先让你尝到小甜头,其实是设置了个陷阱,一旦你跳下去了就步步陷阱,只能任由对方摆布。
什么叫“锁定”
制度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英文叫“LOCK IN”,翻译过来就是“锁定”。因为初始条件和某些偶然的因素,使制度变迁走上了恶性循环的轨道,最后被定格在低效率状态,这就是“锁定”。
这其中有“自我锁定”也有“被动锁定”,比如“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穷又越生”就是一种自我锁定。“自我锁定”还可以依靠自我努力,如中国的人口控制政策,国际间公认的看法是这种努力打破了人口与发展的恶性循环。而国家一旦被“被动锁定”,要想解套就不容易了。
产业“锁定”的灾难
个人被“被动锁定”,损失的还仅是个人利益,而某个国家和产业被“被动锁定”,损害的就是广大老百姓的利益了。
美国某著名跨国“转基因作物研究与生产”企业,为了在全球推广其产品,先是打着“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和建设生态农业的旗号”,免费给这些国家的农民和大农场提供转基因大豆种子,并提供免费技术指导。这些转基因大豆果然以出油率高、产量高而受到农民的欢迎,于是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大。但农民却不知道,这种大豆因具有抗早熟性和抗杂草性会影响土壤的性质,耕地再也无法种植传统大豆。
这时,跨国公司“赞助”面目撕下了,因为大豆的种子事先被使用“终结者科技”而无法繁衍下一代,农民只能持续依赖该公司提供的昂贵的种子和技术,可怜的农民被剥削得几乎一无所有!
所以当美国以解决饥荒为由“卖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转基因产品时,2001年年底,24个非洲国家向联合国发表共同声明:“强大的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饥荒,向其推销既不安全又不符合经济效益的基因工程。而基因工程只会加速全球性饥荒,破坏当地一千多年来的农业系统,并损害其自给自足的粮食供应体系”。
这就是一国产业被“被动锁定”的一个突出例子。
还有整个国家与地区都被“被动锁定”的,拉美国家的历史就是明证。
拉美国家过分推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荐的“市场自由化与私有化”药方,使巴西、墨西哥等国经济都呈畸形发展,外债包袱严重、金融与经济危机反复发作。一旦危机发作,只能更深的依赖美国和其操纵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迫答应任何一个政府都难以答应的条件。使国家进一步走向深渊,广大人民苦不堪言。
据法国学者杜蒙的资料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巴西3万多富豪的收入等于1000万最贫穷人的收入!在巴西没有固定收入的“社会边缘人”竟高达50%!美国著名的发展社会学家柏格尔说:“巴西8500万穷人在巴西‘现代化过程中陷入惨境,数以百万计的巴西人民因贫穷而过早死亡”。
这就是整个国家被“被动锁定”后所付出的代价!
中国继续改革的动力来自何方?
由“被动锁定”联想到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继续改革的动力应该来自于哪里?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改革步入攻坚阶段后,增量改革的获益者力量还不够大,他们想推动改革也力不从心。而存量改革中的“利益受损者”即“普通民众”有相对剥夺感,又因为“短视”也不愿意改革。而政府既不敢彻底市场化与私有化,其本身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也在不断下降,没有能力继续推进改革。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经济学家们将改革希望寄托于国外,希望通过外部力量推动内部改革。
尤其是加入WTO后,这些经济学家看来是推动中国下一轮改革的最大动力,预测中国即将掀起第三次改革浪潮。而我却十分怀疑这种外部力量,它有可能是让中国走上“被动锁定”不归路的前奏!
在经济世界中,的确有必要对外部的各种“好处”存疑,对方是不是在设套,将我“锁定”在由他控制的状态?作为个人,不要贪小便宜,作为国家,不要对国际关系抱幻想。
经济学有个基本的假设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就是说人是自私的,尤其是商人与资本家。弗里德曼则说:“我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因为我证明了一条公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话既适应于人与人之间,更适合目前还盛行“丛林法则”的国与国之间。
所以,我们不能期待资本主义的西方,会有什么“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来无私地帮助中国改革并走向富强。[编辑 龙莹]
E-mail:chinacbr@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