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是机器才做的事情

2007-08-29

视野 2007年16期
关键词:弗洛伊德机器主持人

小 寒

人们常常在电视荧屏上见到这样一种场面:一位女主持人坐在一个银色的好像是等离子飞船操纵间的台子前,向一位坐在她对面的紧张不安的男士或女士提出一连串问题,然后严肃地说:“是,还是不是?请回答!”

这种主持人拷问来宾的问答节目,是从国外早期的电视节目移植来的,如今倒似乎更符合中国国情。

这類节目考查的通常是所谓的“知识点”。当然,知识就是力量,这条法则主导中国已有很久了,从考科举到考大学,无不适用。主持人的提问,多少反映了一种“知识拜物教”的存在。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从知识上落后于西方了。因此,我们便对所谓“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顶礼膜拜起来,实在是因为在知识方面,对西方有一些自卑。

主持人通过机智地提问“是,还是不是”,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参与。但是,这种情形,随着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提出,就有了危险。科学家和未来学家设想,科技的发展,将使知识的获取变得非常容易。随着人工智能进入日常生活,机器无处不在,将能回答我们想知道的任何问题。知识不再是必需的日用品,或者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需品。按照常理,凡是任何容易得来的东西都会贬值,知识当然也不例外。

罗杰·C·香克是卡内基梅隆计算机学院的教授,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他对未来知识贬值后的情形就进行过一番想像。他说,未来的人们将居住在一幢智能住宅里,只要你能大声说出你想要知道的东西,四面的墙壁就会回答——当然,那墙壁后面藏有好多高科技。如果一时忘了弗洛伊德的“超我”都说过什么,不要紧,你可以就近找一台机器,问它弗洛伊德说过什么,然后听弗洛伊德(或某个看起来或听起来很像他的人)解释。你还能通过机器找到五个观点相反的大人物,倾听他们的观点——如果你愿意与他们讨论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这类问答节目主持人的职业前景堪忧,因为没有人再愿意坐在那里,向全国人民展示自己仅仅是一个“知识仓库”。在未来,那只是机器才做的事情。

总之,未来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难题:智慧是获得问题答案的能力还是学会提出问题的能力?显然,当答案失去了意义,问题就显得重要。面对那面无所不知的墙壁,强大的背功不再灿烂迷人。更重要的是,你能不断地把问题提给墙壁。而墙壁有时也会卡壳,因为计算机搜集的知识也有极限的尽头,墙壁也不知道更多的东西,它只知道你提的问题有挑战性。墙壁于是邀请不同的人,他们可能对这些问题有着同样的兴趣,墙壁会让他们以虚拟的形式超越软件,降临你的客厅,这个时候,大家再展开讨论。在这样的世界里,受教育是什么意思?智慧是什么意思?这都得重新定义。

过去,学校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人们认为,最聪明的学生就是那些在考试中得分最高的;但是,在未来,最聪明的学生将是那些为软件提出了需要大家来解答的问题的人。记住答案不再是智慧的标志。而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并不需要等到遥远的未来才会发生。当中国的许多孩子在忙着把课本背个滚瓜烂熟、准备长大以后去回答偶像王小丫的提问时,发达国家的孩子已经提出了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他们的老师感到难堪和惊喜。

(沈明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猜你喜欢

弗洛伊德机器主持人
机器狗
机器狗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未来机器城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