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叫停沪杭磁悬浮想到“过于乐观”

2007-08-01刘根生

董事会 2007年7期
关键词:磁悬浮决策意见

刘根生

当一个个“不可行”问题破解后,可行性决策就产生了

沪杭磁悬浮项目被叫停,成为近期媒体焦点之一。

沪杭磁悬浮原计划于2010年前建成。被叫停的原因,主要是磁悬浮辐射问题引起百姓不满。据了解,在德国规定磁悬浮两侧有300米防护带,而浦东新区磁悬浮轨道两侧一级防护带仅为50米,防护距离“缩水”严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博士金书琴认为,核磁污染甚至要经过几代人才能显现出来。核磁对人体所造成危害还具有累加效应,能从基因上改变人体各种机能,使人患上一些怪病。

有媒体对叫停沪杭磁悬浮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大意是:上海叫停沪杭磁悬浮项目,体现了求真务实作风,体现了决策理性,知错就改更表明政府没把“面子”看得过重,这值得学习和借鉴。这种“赞扬”,当然有道理。这比置民意而不顾,由着自己性子“一错到底”,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但仅仅是“叫好”还不行,我们更需要从中吸取些教训。

报道称,关于磁悬浮项目一事,争议一直就没停过,部分上海人大代表和委员早对这个工程表示了不同意见。此工程预算为350亿元,但专家预测最终完工将会超过400亿元。人们质疑:“花这么大代价上马磁悬浮值得吗?”学术界对此事也有颇多异议:投资巨大,回报却很慢;建设沪杭磁悬浮,将切断未来北京至福建的高速铁路线路;目前我国磁悬浮导向系统、车辆控制设备等都与国外有较大差距,核心技术要依靠德国……但这个项目上报获批至少表明,各种异议在“第一时间”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越是重大决策,越是应注意倾听反对意见。反对意见并不是和谁“对着干”,而是又一种判断,又一种思路,又一种角度。反对意见对主要意见是一种补充。它使得决策者不得不研究怎样解决那些“不可行”问题。当一个个“不可行”问题破解后,可行性决策就产生了。如果反对意见确实有理有据有力,一个错误决策就会因遭到抵制而“胎死腹中”。这个道理不难懂,问题是“知易行难”。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主事者习惯于凭个人好恶去“兼听”。听到反对意见,如芒刺在喉,于是,“任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还有种情况则是,决策时总是“过于乐观”。即高估其收益,对各种不利因素则很少去考虑。因为“过于乐观”,在重大项目决策讨论中才会不把反对意见当回事。反思沪杭磁悬浮项目,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种“过于乐观”。

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曾公开指出:“中国许多重大环保决策未经前期研究和充分论证就匆忙出台,影响了决策质量。”在大型项目投资中,“匆忙拍板”已不知有多少。若问为什么会如此,“过于乐观”就是个要害因素。于是,投资失误总是一不小心就出现。还有不少大型投资项目,刚要实施或实施不久就被迫叫停,比如磁悬浮项目。

有人说,西方人好自绘败状,爱谈“危机”。故而在大型投资项目中,喜欢“悲观决策”,就是多从考虑因素,多谈“不可行”,甚至“没有反对意见就不决策”。很多中国人则不然,在乐观文化影响下,凡事总是往好处想,最喜欢“报喜、庆功、祝酒”,最怕讲“困境、危机、失败”。故而在大型投资项目中,“过于乐观”往往总是占据上风。大量事实早已证明,西方人这种悲观思维虽然不那么“鼓舞人心”,但行动起来却比较成功;乐观思维虽给了我们不少“振奋”,但在行动中却难免失败。

从认知角度讲,在决策中克服“过于乐观”,起码应做到三条:一是不能“先入为主”。管理者或决策参与者在预测项目结果时,往往以项目初始计划为依据。由于项目最初计划本身就是为成就项目而设计,自然会更多强调项目积极因素。在这种预设框架下,其中分析和判断则会倾向于“过于乐观”。二是不能“报喜不报忧”。在项目方案中,既要论证“能做什么”,又要论证“不能做什么”,这才能得出科学判断;三是要多些风险意识。机遇往往与风险同在,面对各种机遇,我们不能因有风险就犹疑不前。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不忘风险存在,不能把敢闯敢干建立在侥幸心理基础上。只有自欺欺人者,才看不到危机,才会“过于乐观”。

猜你喜欢

磁悬浮决策意见
磁悬浮实验
磁悬浮装置
评“小创”,送好礼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评“小创”,送好礼
决策大数据
磁悬浮滑板,让你感受在空中飞行
诸葛亮隆中决策
磁悬浮初探
图解《意见》明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