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7-08-01杨毅仁陈铁群
杨毅仁 陈铁群
摘要:大学城为教学资源的共享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实际的共享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本文试图从大学城共享的规划理念、共享的内容、动力、制度以及共享的质量、共享的受益面等六个方面比较详细地分析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希望为今后深入思考解决的措施提供基础。
关键词: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07)02-0037-05
我国近些年的持续大规模扩招导致了高校办学资源的严重短缺,原来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已至极限,生均校园面积、宿舍面积远远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生均面积的下限标准,而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又限制了学校数量不能快速增加,唯有通过扩大校区或异地建新校区的方式来满足高等教育扩张的需求,这样不少省市出现了新的高校聚集形式——大学城。笔者认为,大学城是政府主导型的带有共享教育资源特征的新的教育组织形态。大学城为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地域上彼此接壤临近,为各种资源的流动创造了便利,各种资源的汇聚又通过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益,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尽管大学城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学校的努力以及师生的配合下而得到很大推动,但其中的许多问题依然不容忽视,这些问题成为目前阻碍大学城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一些拦路石。笔者曾在广东某大学城对百余名学生做了一次简单的现场调查和访问,得出的结论表明大学城除图书资料之外无论是它的硬件资源(包括教室、实验室、运动场)还是软件资源(包括课程设置、师资等),共享的程度和水平都是不高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各人城高校原来比较缺乏资源共享的传统,因此共享意识并不强,高校资源也并非缺共享的规模和条件,而是共享的动力不足,缺乏一种适应各个高校内在需求的动力机制,真正实现共享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发动。
综观我国绝大多数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虽然各异,但可以发现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
一、资源共享规划理念不到位.共享条件不足
大学城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方案是教学资源共享能否成功的前提。如果主观上想去实现这一理念,但在实际的规划中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并没有将“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真正贯彻好,那么这样建设成的大学城在教学资源共享上无疑带来先天不足。以广东某大学城的总体规划为例,它在整个南北中轴区域、内环以内区域规划的是公共商业服务设施和体育运动设施以及中央绿化公园,这种规划设计虽然属于“共享”区域,但实际上还是体现了以“物”的共享为主导的理念,方便了“人”与“物”之间的交流与共享,而“人”与“人”的沟通、信息交流与共享的理念虽然有但较前者显得并不突出。由于该大学城面积比较大,即使在中环以内相临高校的学生宿舍之间,如果公共交通配套服务不完善的话,靠步行相互交流联系的确比较费工夫,时间、精力、交通费用上的代价比较大,尤其是中轴公共服务区左右两边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是不便,大学生的活动空间还是局限在或主要在自己学校的生活区。从三年多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主观判断似乎有所印证,中轴区左右两边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并不多,其现有商业服务设施的出租利用率也并不乐观,中央绿化公园对聚拢人气没有直接作用,反而松散了人气。
尽管现实当中规划已无法改变,但笔者还是认为,假如在总体规划上将公共服务体系、运动设施与教师学生生活区融合在一起规划成一个个街区(社区),构成中央区域(内核),学生要去各高校教室可以通过辐射到各学校的交通线(轴线),这样至少可以使中央区域的人气比较旺,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便利。
二、教学资源共享的内容单一。共享层次不深
高校教学资源内容和层次上的丰富性决定了共享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教学资源可以分为以硬件资源为主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软件资源为主的“俱乐部产品”,如师资队伍、专业课程等。目前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虽取得一定进展。但还处于资源共享的探索与实践的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图书信息资源和选修课程的共享上,停留在较粗浅层次,共享的载体和内容比较单一。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为什么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容易操作,也容易为各高校接受,而在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共享的层面进展不大?
笔者认为,核心原因就在于教学资源的不同属性和资源的边际成本。图书资料等属于硬件资源而且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一次投人,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对任何一位学生来说每次使用的边际成本基本可以忽略,即使牵涉到一定的成本补偿问题,如硬件资源的耗损(如计算机网络的机时、运动场地和器材的时租等)也是比较容易进行测算的。而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就不同,它们是软件资源,具有俱乐部产品属性,教师的劳动和课程“投入”一次,也只能被学生“使用”一次,一旦需要重复使用就牵涉到更“昂贵”、更复杂的边际成本问题,在实际操作上也不便。同时,教师的劳动和课程的投入又将牵涉到对教师的工作量及其考核等体制和机制问题。
丰富共享内容,深化共享层次,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将专业课程尤其是精品课程做成课件并上网,对资源缺乏的我国高等教育是必然选择,但网上课件资源依然存在知识产权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它使用的对象和程度有什么要求?对它的保护要达到什么程度等等许多问题需要统筹解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已在2007年年初将其所有课程资源上网向世界公开,允许公众在非商业目的的原则下共享其所有网上课程资源。随着课程共享进程的深化,有必要理顺外校教师的聘后管理问题,化解课程资源共享中来自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素,高校迫切需要建立本校教师在外校授课、搞科研等方面工作的考核制度,建立教师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和个人档案资料库。各高校有必要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建立一支以本校骨干专职教师为主的、以外校兼职聘用教师为辅的师资队伍,建立相应的工作业绩考核制度,也要避免某些教师本职工作不好好干,全部精力用在外校的工作。
尽管软件资源的边际成本问题牵涉到学校利益、教师管理等问题,但如果协商出各个学校普遍能接受的共享方案,专业课程的共享应该还是可以逐步开展起来的。从某些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实施情况来看,“边际成本核算方式”主要通过专业课程的学分互认互换来表现。学分互认互换是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可以相互商定双方都接受的互认方式和互换系数,如果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其转换系数应该是比较高,双方甚至可以在有关法律法规(如高等教育法、教育收费类规章、WTO的教育服务精神等等)的前提下商定将本专业的学分如何与费用挂钩。学分互认互换做得比较成
熟的是欧洲的学分转换系统(ECTS),它的许多精神是值得我国借鉴。可以这样说,建立适合大学城自身特点的学分制及其互认互换系统是解决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问题的核心和突破口,也是丰富共享层次的关键。
三、教学资源共享的动力不足,共享意识不强
如果课程资源共享仅仅停留在选修课程上,那么要进一步深入共享专业课程或修读第二学位的话,大学城的资源共享就将表现出动力不足的问题,但如果在某些专业课程上不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享,那么建设大学城共享的初衷永远无法实现。笔者认为动力不足的根源在于:各高校在办学层次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本校优质资源产权(教育产权)的保护。各学校因为办学层次的不同导致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给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以及编制共享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带来了难度,导致资源共享缺乏动力。
大学城的各高校在学科结构和水平、师资结构和水平以及学生基础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是保持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这是大家都应该正视的基本事实。大学之间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其课程组合以及专业培养的侧重点有较大差异。例如:同样是软件工程专业,一个是国家重点大学的精品课程专业,一个是普通本科大学的一般专业,前者在传授学生软件知识、培养工程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侧重于学生对软件知识的一般掌握与运用。针对这种情况,如果重点大学的学生在一般本科大学修读了这门课程,能否算作其大学四年所修专业学分?一般本科大学学生修读完这门课后又能否取得重点大学的学分?这两所学校关于“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学分能不能等值?如果不能,该如何换算?再进一步,如果重点大学承认了来自外校学生修读完本校某专业的所有课程,那毕业时的文凭又该如何颁发?假如这种状态一旦成为普遍现象的话,大学城内所有大学生的学籍又将如何管理?等等这些都给实际的操作、理论的突破、体制的变革带来难以预想的难度。
因此,一些难以跨越的客观矛盾,如学校在办学类型、学生能级等方面的差异给大学之间的相互共享带来挑战,直接影响了高校共享教学资源的认同感和积极性,直接影响了资源共享的动力。要解决这一动力不足的矛盾,不可能把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都扯平到同一个水平上,现在能做的就是培养、提高各大学的资源共享意识的同时,在逐步厘清教学资源产权利益边界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对资源共享进行总体规划,分步骤实施,这样才可能逐步深化资源共享的程度。
增强共享意识有助于增强共享动力,然而我国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意识普遍比较缺乏。首先,大多数高校原来并不相临,相互间缺乏资源共享的历史传统,在缺乏共享动力、缺乏共享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共享意识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其次,城内大学因为都是新校区,有的学校老校区之间虽然有共享的经历,但新的空间环境赋予了新的共享条件和氛围,这种新情况有的导致学校间的互补性不够强;有的体现在大家既然都是新校区、新专业,那么扩大自身资源投入的原始动力自然超过资源共享的愿望;有的体现在许多高校校园基本条件的建设起点比较高,硬件资源建设比较全面,不象早些年高校对硬件资源的共享也要求比较强烈。再次,对某一部分人来说,资源共享意识虽然比较薄弱,但对共享他人资源的渴求却比较强烈。
要培育、提高大学教学资源共享的意识,首先必须树立“一个大学城”的意识,大家都是息息相关的办学联合体,并非完全独立的竞争者。“一个大学城”的意识是做好整个大学城资源共享的基本意识。其次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推动和积累,要从容易开展的共享方式和途径人手,在合适的共享领域打破办学层次间的差异,由易到难,由点及面,逐步深入,逐步获得成效,这样才容易培育共享意识,形成共享文化,培育良好的共享基础。要培育、提高大学教学资源共享的意识,还要从根本上建立资源共享的制度予以保障,“一个大学城”的意识是前提,共享制度的建立则是保障资源共享能否长期顺利进行的关键。
四、教学资源共享的制度不全,政策配套不够
导致教学资源共享制度不全,政策配套不够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大都是触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高校管理体制上的根本问题。对制度问题的解决必须全盘考虑,系统解决。
第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中对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我国绝大多数教育资源为国家所有,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国家是一个“虚”的权益主体,教育资源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基本上属于学校或某些个人所有。一些学校、院系把自己占有的资源视为己有,宁可自己不用也不与他人分享。针对这一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一些跨学校、跨学科的公共资源服务平台,这种公共平台设立在中间(中介)机构手中或依托某学校来建立。还有就是对提供资源共享的学校免收或少收使用费,对不提供共享的单位收取高昂的费用,国际上有种“1+99”的科技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即只要你向共享系统提供1%的资源,就能获得99%的服务,这一机制导致参加的人越多,共享的数据就越多。
第二,在高等教育管理中频繁运用“专业评估”等调控手段。评估虽然可以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推进学科的发展,但众多的评估体系中很多过分强调办学的硬件条件是否齐全,硬件指标是否达标,这一宏观管理手段的导向无疑对资源共享带来冲击。有计划经济时代“小而全”办学模式的倾向,无疑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很有必要增强评估工作在资源共享方面的导向功能,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可以适当融入校内外教学资源共享的内容,以此推动大学城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益。
第三,在大学城资源共享问题上,政府与学校的目标利益存在差异。进人大学城的高校大多有一个共同的、很现实的目标,即扩大自身生存发展空间,扩大办学规模,在此基础上再来考虑资源共享,从根本上说学校把自身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资源共享是放在第二位。政府建设大学城的发展规划与思路却是本着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的同时,以较经济的投入实现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把资源共享作为建设大学城的主要初衷。双方在办大学城目标利益上的差异导致资源共享的基本思路和理念也产生不协调,从根本上影响了资源共享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学分制实施的深度不单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工作、后勤管理等等配套体系,还从根本上触及我国的劳动力和就业等问题。学分互认互换是教学资源共享的核心内容。完全学分制代表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被认为是牵动“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牛鼻
子”。目前打通学分制的困难在于,由于我国各高校在制定本校的教学培养计划和课程安排时,并没有兼顾或预留与其他高校间相互衔接和融合的“端口”,这从最基础的教学组织层面上就形成了课程互选互通、学分互认互换的“瓶颈”,造成了相关学籍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制度等难以配套的局面。所以,有必要在大学城倡导教学计划的相互衔接、课程的共同开发以及考试的标准化,以此推进课程的互选和学分制发展。实现课程衔接的前提在于建立课程共享的认证入选“门槛”,如果有条件和实力进入“门槛”的课程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互选。另外,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互换必将加速大学生获取足够学分提前毕业的趋势,众多提早毕业学生和中断学业的学生如果尽早进入劳动力市场,那又将给我国的就业问题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
五、教学资源共享的受益面窄,参与学生不广
共享的受益面比较窄有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前面所说的共享资源的内容不够丰富,层次不够深,导致学生共享资源的受益面比较窄。还有学生跨校上课时花在路途上的时间、精力和费用问题,尽管学校同处大学城,但学校之间的交通还存在许多不够便利的地方。有学生反映,“我没钱买自行车,如果要去外校上选修课,要么花半个来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走上一大段路程,要么在站点等上十几二十分钟的再花2块钱搭公交”。
如果共享资源的内容和层次都比较丰富,学生的参与热情一定会高涨吗?这也不一定,许多的实际当中的种种问题导致对学生参与资源共享的人数和热情不能乐观估计。有学生反映,“看到网上A校公开了英语快乐阅读课程,许多同学报名选修,但全大学城只有60个名额,争取了半天,到最后还是没有报上名”。也有参加选修课的学生不无调侃地说,“我选了B校‘大学生创业导论,上课的时间竟然安排在每周五上午1至3节,而不是安排在晚上,老师倒成为“走教”的老师了!。”有学生为自己逃课作了这样的解释,“我们选修班上逃课的人还是很多,因为我们的考试时是开卷考,考前老师还会给我们交代一些重要考点,大家在考场上拿资料抄一遍就可以了”。
以上几位学生反映的情况基本可以反映大学城不单在资源共享上存在很多细节问题,而且在大学城的诸多管理上问题也是不少。如,为什么选修课不能安排在晚上?老师真的一到时间就要赶车回家吗?大学生感兴趣的一门课程为什么只有60个名额?为什么有些选修课学生的出勤率会那么低?大学城公交车的服务为什么不能再细化,根据学生出行的高峰时段增加出车频次?
因此,扩大资源共享的受益面,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必须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出发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从学校教学管理的许多细微之处加以完善,从而发挥出共享资源的最大效益。
六、教学资源共享的质量欠缺。效益效率不高
由于出现了以上种种问题,那么,教学资源共享的质量产生欠缺和效率效益不高的问题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共享的质量欠缺问题很大程度反映在对共享课程的管理上。目前,许多学校教务部门和院系对选修课和专业课的共享缺乏整体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对已经开展的选修课和少量专业课的共享也很少及时、全面、深入地进行评估和总结,共享课程及其各个环节几乎没有进行过梳理,对是否开设这门课、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师生的评价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籍管理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因人设课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高校管理人员甚至认为开校外选修课和专业课程是院系创收的一个好办法。同时,对共享课程的学习效果和考核也存在不少问题,据学生们反映,由于教师的“走教”,学生所能得到的很多是头脑里一些理解不深的知识,教师授课很少有对学生本专业创新能力的训练,缺乏互动和引导,导致部分学生只求获得学分,考核通过,能否学到知识已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了。有学生甚至认为,上课的老师是外校的,对自己没有约束力,逃课缺课现象比较普遍。也有老师认为,听课的也不是本校的学生,他们能够学到多少东西与自己关系不大。如果师生都形成这种思维的话,必将形成恶性循环,课程共享的质量自然是大打折扣。
如何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益和效率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根本还是在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高校运行机制上的问题。我们在循序渐进地改革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要积极开展一些的具体改进工作,如可以实施适应本大学城特点的学分制,以此带动教学管理体制的逐步深入改革;应该大力提倡名师、教授上课,尤其上一年级学生的课,以名师的学识、治学态度、授课经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应该尽快完善本校的精品课程共享,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精品课程的学习中受益;对共享课程的考试和考核同样不能掉以轻心,这将直接影响共享课程的教学质量。在高校运行机制上,可以把共享机制与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结合起来,试探实行宏观调控与保障机制、微观协调与管理机制、共享信息互通机制、共享质量评价与修正机制、共享激励机制等等,通过这些机制涵盖教学资源共享的各个环节,提升学校资源共享的效益和效率。
以上六个教学资源共享方面的问题虽然在不同大学城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优势和发展趋势。在大学城开展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增加高校实际可供使用资源的总量和类型,有利于优化资源结构,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和整体优势,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快速增长。正确处理好了这些问题,我国大学城将会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