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报街和汉口路

2007-07-03

董事会 2007年6期
关键词:伯克利电报街道

张 生

几乎每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地标的街区,一个网站在介绍伯克利这座小城的电报街(Telegraph Avenue)时就说,就像纽约有格林尼治村(Greenwich Village),伦敦有苏荷区(Soho),旧金山有黑特-艾希伯瑞区(Haight-Ashbury)一样,对伯克利来说,那就是电报街(Telegraph Avenue)。

格林尼治村是上个世纪初起纽约的文人和艺术家聚集的地方,索尔贝娄的名作《洪堡的礼物》的开头就是主人公坐了五十多个小时的灰狗到纽约去拜访自己崇拜的偶像,名声显赫的诗人洪堡,而洪堡正是住在格林尼治村。苏荷作为伦敦的文人艺术家的聚居地则历史更悠久,从18世纪末就开始了,为我国各族人民所熟知的卡尔·马克思先生当年就居住在这里,而在旧金山,由黑特和艾希伯瑞这两条交叉的道路所构成的街区作为上个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大本营,早已广为人知。

电报街当然也是条著名的街道。因为它正对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那个青铜色的南门——萨瑟门,所以,这条街道更多的是与伯克利这所大学联系在一起的,从60年代初著名的学生要求校园言论自由的运动到后来的反越战运动都是勃兴于此。在斯皮尔伯格弘扬战后美国精神的主旋律大片《阿甘正传》中,故事进行到60年代的反越战运动时,在渲染了华盛顿纪念碑下的气势汹涌的群众集会的场面后,影片镜头一转,出现一辆面包车,车身上面赫然就写着伯克利(Berkeley)的字样,由此可见伯克利当年在这场运动中的核心作用和巨大影响,而最后被阿甘抱以老拳的学运领袖,那个留着分头身穿绿军装戴着表示其文化身份的近视眼镜的阿甘女友的男友,也必是伯克利的学生无疑。

这个月初,我和旅居洛杉矶的老友西一起开车去旧金山玩,顺便也去了伯克利一趟。当时正值黄昏时分,我们是从大学路开车进的校园,所以一眼就看见了建在山坡上的早已成为伯克利标志的萨瑟塔。因为车刚一开进去就看到了图书馆和一些教学楼,我们就找了个地方把车停了下来。当然是花钱的,由于不知道校园有多大,为了保险起见,我一口气往出售停车许可证的自动售票机里塞了好几个美元。据说在伯克利,只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在校园里免费泊车,所以这钱我们也花得心甘情愿,因为,显然,我和同为作家的西目前都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在萨瑟塔和附近的图书馆前拍了几张照片后,我们从伯克利校园里穿过,向位于电报街的萨瑟门走去。

让我们略感惊讶的是,与国内这几年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所兴建的庞大而空旷的校园相比,伯克利的校园并不大,甚至显得还很拥挤,狭小的校园里,高低错落的建筑也因建筑年代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图书馆是仿欧洲文艺复兴式的古典建筑,有着标志性的立柱,而萨瑟塔据说是仿圣马可广场上的那座塔楼建造的,又高又瘦,此外,还有一些建筑是现代风格的,注重实用功能,墙面除了长方形的窗户外并无任何多余装饰,犹如火柴盒。不过,虽然这些建筑风格各异,在这座狭小的校园里却显得十分和谐。

有时候想想,一个大学就像一个人一样,也是逐渐成长起来的。而校园里那些建于不同时代的建筑,就像沉积岩的不同颜色的岩层或者树木粗细不一的年轮一样标记着它的历史,让人想起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所走过的风雨之路。

我突然想起南大的校园,就如此刻到处都能看见熙熙攘攘的学生的伯克利一样,南大的校园因面积不大同样略显拥挤,一天到晚,不管什么时候,总是能看见学生们提着自己的书包在校园里走来走去,似乎始终充满着一种活力。南大北园的教学区也是建在一个起伏的山坡上,而南大的标志性建筑北大楼的中间也是一座高耸的塔楼。校园从东到西,建筑的风格从上个世纪初的传统的中式大屋顶建筑到五六十年代的讲究对称形式的厚重的仿苏建筑,一直到近年来兴建的立面简洁的高层建筑,像一扇扇装有铰链的屏风一样渐次展开,从校园中穿过,一样可以让人联想到南大这一百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其实,从这些建筑中折射出的又何尝不是我们国家在这一百多年来上下求索的历史呢?

大名鼎鼎的电报街就在我们面前,它是如此的貌不惊人,以至于反而让人有些吃惊。在狭窄的街道中间,一辆辆小汽车正亮着红色的尾灯驶过,人行道上是一群又一群的学生,他们一边大声说笑着一边向前走去,从路边的小店里飘出的音乐声不时会像风一样吹到你的耳边,站在路边乞讨的流浪汉,窄小的门面,低矮的房屋,让人宛若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某个小县城的街头。可能正值用餐的高峰期,各种各样的小饭店和咖啡馆里都是人满为患,从他们的衣着打扮上,一看即知都是伯克利的学生或老师,有很多人都穿着印有伯克利字样或者伯克利的象征白熊图案的圆领衫和套头衫。一路上,我看到好几家专门卖圆领衫的小店,这种出卖校园纪念物的小店在每个大学附近都有,但电报街上的这些小店里卖的圆领衫比较特别,很像我们前些年流行过的文化衫,基本上都在上面印有一些有趣的文字和图案,比如我就看到一件把希特勒和布什头像印到一起的圆领衫,下面一行文字解释了两人之所以会同时出现在这方寸之地的原因:他们都是法西斯。这显然是对布什在伊拉克的作为发泄不满的,不知这是不是和伯克利这所大学60年代所掀起的那场反战运动的传统有关?

我突然觉得,南大门前的那条窄窄的汉口路就是我现在看到的这条名叫电报街的小街。当然,这么说也许并不合适,因为电报街就是电报街,汉口路就是汉口路,它们并不需要也没有必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此刻我触景生情,还是忍不住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

或许,每一个从伯克利毕业的人,甚至像我们这样偶尔经过的人一样,也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在某一条街道上,比如,在汉口路的某家小吃店里,会突然想起这条不起眼的电报街。

和电报街一样,汉口路其实也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街。这样的街道在世界或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会有成百上千条。但我想,我和西之所以会来到电报街,而我又之所以想起了万里之外的南大门前的那条汉口路,应该是因为那些在街道上出现的年轻的面孔,以及他们身上所蕴藏的那种追求理想和为理想抗争与奋斗的精神至今让人难忘。

不过,说到底,这样的街道更多的还是和一些大学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大学的精神,既不是存留在尘封的校史档案馆里和发黄的书页上,也不是被刻在堂皇的铭牌和石碑上,更不是停留在什么大人物的讲话里,有时候它就是体现在这样的并不引人注目的街道上,体现在那些涌动在这条街道的无数的年轻人的身上。

实际上,不管是电报街还是汉口路,就像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一个类似于格林尼治村和苏荷或者黑特-艾希伯瑞的街区一样,也并不是每个大学的附近都有这样的一条街道的。而一个大学,如果徒有浩大的校园和金碧辉煌的建筑,却没有这样的一条街道,是不是总会让人感到缺了点什么呢?

猜你喜欢

伯克利电报街道
汤姆的电报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在美妙音符中感受波士顿音乐文化
电报
传“电报”
风居住的街道
校长眼中最有谁
街道等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即将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