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歹毒的温柔杀手——水母
2007-05-14宫乃斌
宫乃斌
全球每年都有人死于氰水母之手。死者的肩部、背部以及肋部往往都有炎肿的长长的鞭痕。经调查,一只氰水母的毒性即可致人死亡,可见其“歹毒”之一斑。
其实,氰水母远不是水母家族中最毒的,而水母杀人的事件屡见不鲜。美国《世界野生生物》杂志曾列举了全球最毒的十种动物,名列榜首的不是“毒”名昭著的眼镜蛇,而是水母家族中的“大哥”——海洋中的箱水母(又名海蜂水母)!一只成年箱水母的触须上竟有几十亿个毒囊毒针,足以致20人于死地!剧毒超过眼镜蛇的水母竟有七八种!
水母的形态十分美丽迷人,温文尔雅、雍容华贵如同少妇。上面的半球状伞体玲珑剔透,下面的须状触手飘飘然。
水母的美丽还在于它能发光。有一种栉水母能够发出蓝色的光,光彩夺目、美妙绝伦。究其原因,是因为水母体内有一种叫做爱奎明的奇异蛋白质。爱奎明与钙离子混合时,就会发出蓝色光。其发光效率和原理比人类研制的LED(发光二极管)要先进得多。
这个“温柔杀手”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它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其种类很多,全世界约250种,我国常见的有8种,如海月水母、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
世界上的水母基本都有毒,只是毒性大小不同而已。水母的细长触手既是它的消化器官,也是它的武器,上面密布带有空心毒针的毒囊,毒囊中储有毒液。遇到猎物或敌人时,一条条鞭状触手上的无数毒针便会很快把毒液射入对方体内,将其麻痹甚至致死。接着,所有触手和伞状体下面的息肉紧紧攫住猎物,息肉迅速分泌酵素,将猎物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吸收。这就是“蜇”的过程。除了箱水母,剧毒的还有曳手水母,它们均生活在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一带,毒性极强,几分钟内就会损害人的心脏导致死亡。
水母的毒器——触手的长度相差悬殊,小的仅以毫米计,大的可达数十米。186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海岸发现的一只霞水母,触手竟长36米,由此可知其威力之大。好在水母的寿命较短,一般只有几周,至多一年左右,可谓命短毒大。水母伞状体的大小也因种而异,大的可达2米以上。
海蜇是水母中毒性很小的一类,属根口水母科、海蜇属。经腌制后,海蜇的伞状体即“海蜇皮”、口腕部和触手即“海蜇头”。海蜇皮和海蜇头味道鲜美,尤其适于凉拌,众所周知。
海蜇的杀伤力较小,一般“手下留情”,不会致人于死地。但被蜇后也很痛苦,而且亦有鞭痕。青岛、威海的海水浴场年年都有多人被蜇,然而水母杀人案并未发生过,因为山东近海多为沙蜇,并无剧毒水母。海蜇的触手最怕醋,澳大利亚的渔民就有下海时带醋防身的做法。被海蜇蜇后抹醋也有疗效。
贾宝玉说过,“女儿是水做的”。如同女儿的水母体内含水98%以上,是个标准的“水袋”。“水袋”结构“设计”简单、精巧,仅由内外两胚层组成,中间是中胶层。但其运动方式却很先进,原理像火箭的喷气发动机。欲行动时,内外两胚层快速收缩,将体内的水向后喷出便可前进。更难得的是,水母的升降比潜水艇毫不逊色,而且自带“一氧化碳发生器”——一种特殊的腺体。海面平静时,腺体生产的一氧化碳迅速充满身体,水母徐徐漂浮上升;遇到敌人时,又会迅速放气,高速下潜,灵活自如。水母的触手上还带有一种“听石”,那是一种高灵敏度“次声波传感器”。大风暴即将来临时,“听石”会提前十几个小时感知海面上海浪和空气震动产生的次声波,水母便很快从海面上消失,隐蔽到深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