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安第斯巨石建筑之谜

2007-05-14吴再丰编译

知识窗 2007年4期
关键词:印加水渠屏风

吴再丰 编译

巨石搬运之谜

迄今为止,人们在安第斯山中相继发现了很多巨石建筑,姑且不说它们当时是干什么用的,就是从其建筑工艺和搬运技术而言,均超出了同时代技术能力的极限。作为其代表性的一例是在秘鲁安第斯山脉中耸立于奥亚迪坦布城堡遗址上的“6扇屏风岩”。据考古学家的说法,这6扇屏风岩是印加人所建“太阳神庙”的一部分建筑。特别是6扇屏风岩在太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进一步激起了古印加人对太阳神的无限崇敬之心。

这6扇屏风岩耸立在小广场的正面,旁边是悬崖,俯瞰蜿蜒的乌鲁班巴河流,前方横着长方形好像是祭坛的巨石,另外巨大的石材成堆地坍塌在地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神庙的遗址。

所谓屏风不过是形象的比喻。事实上6块相当厚重的花岗岩石料排成一列组成屏风的结构,各石料大小稍有不齐,但平均高、宽、厚分别是4米、2.5米和2米,估计重量至少达50~80吨。各石块之间用做成隔墙的厚板条紧紧地衔接在一起,这么做仅仅是起到装饰上的作用还是有其它意义尚不清楚,但是它显示了在其他南美巨石建筑上看不到的独特风格。

乍一看这山上的巨石建筑,首先想到的是巨石如何搬运而来的。从垒成城堡的石材来看,几乎全用的安山岩(火山岩的一种),这种建材在同一山上就可开采。令人不解的是6扇屏风岩却选用山上没有的花岗岩石材。据知最近的花岗岩采石场直线距离为10公里,实际搬运距离至少是15公里,途中需经过高330米的陡峭山崖、激流和平原,然后把它屹立在高1509米的山顶。显然要完成这项搬运工作需要与现代文明相媲美的高超技术。按考古学的定论,在印加时代像车轮和铁器尚未被发明,唯有可依赖的搬运工具是皮革和植物纤维搓成的缆绳、粗的滚木,以及力气比牛马弱的羊驼的牵引力和人力。那么,古印加人何以能完成这样巨大的工程,实在令人费谜。

抗震的建筑技术

最近考古学家对遗留在的的喀喀湖附近的印加遗迹建造年代提出了新的看法,即由原来的公元500年左右改为大约1.2万年前。据此,的的喀喀湖畔的古城蒂瓦纳科或其北方的萨克赛瓦曼城堡远比埃及文明古老。

萨克赛瓦曼位于库斯科以北1.5公里处。尽管今天已是满目荒凉,但只要看到由巨石垒起的三层18米高、400米长的宏伟石头城墙,就不难想像当年它是何等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这里的巨石几乎每块都高5米,重200~300吨。令人吃惊的是,印加人开采的巨石不是长方形的,而是特意切割成复杂的6角或8角多面体,并将其表面打磨平。连铁器工具都没有的印加人,是用什么方法开采如此坚硬的花岗岩呢?同样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印加人砌墙不用灰浆,而是靠石与石之间巧妙咬合,与金字塔一样,竟然能使缝隙连刀片都塞不进去。即使是开采的长方体巨石也要特意加工成与相邻石块凹凸咬合纹丝不差的接合面,这是因为此处是地震多发地区,所以建造者都把抗震挂在心头,开凿出多面多角的加工方法,使发生地震时不易坍塌。颇具讽刺意义的是,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消灭印加帝国后,为了传教在库斯科市区以原印加建筑为地基建起了基督教堂,经过多次地震后,教堂的建筑早已垮塌,唯独坚固的印加建筑地基还纹丝不动屹立在那里。

据传说,古代印加的建筑技师手中掌握着能让岩石变得像橡胶那么柔软的“神液”(一种放射性植物的浸膏),他们可用这种液体随心所欲地造出各种形状的巨石。但是这种秘方现在已经失传。

1925年在亚马逊失去联系的英国探险家福赛特大校在其留下的探险记录中再次得到印证。他写道:“在古安第斯遗迹发现内装熔化石头液体的容器,并证实骑马靴的马刺无意中沾上一种植物挤出的汁就熔化的说法。”

当然,这些说法究竟有多少可信度还是个问题。但是,法国考古学家尚佩尔•普罗森经过几年的实验证明,使用采石场被大量发现的石锤,比较容易开采和加工巨石。

先进的“水渠”遗迹

但是普罗森的实验报告还远远没有阐明石头的加工整形技术,理由是卡哈马卡山中至今还残存着工程上不可能的“灌溉水渠”。

卡哈马卡位于秘鲁首都从北约600公里处,在海拔3000米的安第斯山中,其灌溉用水渠遗迹一直延伸到其腹地的山间洼地。

笔者曾在雨季雨水最盛的时候沿着水渠遗迹一路走去,当看到流水不断溢出,明白这是凭借高超技术的产物。卡哈马卡水渠的所有部分几乎是由直线、直角、垂直面、水平面构成,那是巧妙的利用山的地形由高向低沿着不规则的折线下来,尽管岩石材质坚硬,但是在印加人手里犹如“切豆腐”那样,途中不断地被切开或是从岩石中贯通穿出,遇上陡峭的岩石就垂直拐弯,以改变水的流向,特别是隧道部分。出入口极端地狭窄宽度在30厘米以下,深度可达半米。横截面呈长方形,其内部还有直角的拐弯,这在工程上是难以加工的,但是古印加人却做到了。

按当地年轻导游的话说,这样的窄小隧道在各处都有,最长的达百米,而宽只有20~30厘米,深达2米。显然就是小个儿印第安人也无法钻入里面进行挖掘,那么印加人是如何完成这一当时工程上不可能的作业呢?

再者,水渠不是胡乱地走向,而是经过对山地的坡度、深浅、宽窄等各要素进行仔细的计算后作出合理的抉择,并且能够经常保持恒定的流量。但是因屡遭地震使中途受到损坏,现在水已无法顺利流动。据说这个灌溉用水渠是把原先流入太平洋的河流堵住,将水引向内陆用于农业灌溉,所以水渠总长达20公里以上,在古代的确可称为一项宏伟的工程。

先进的农耕技术

精密灌溉用水渠的存在直接暗示古安第斯山中繁荣的古文明至少还有一种卓越的高超技术——农业。从具有这么一种是高超的岩石切割技术大规模的灌溉系统来看,必然营造了相当规模的农业。但是实地调查发现,“先进农业”连影子都没留下。

直到上个世纪末在安第斯山中的蒂瓦纳科遗迹周边发现存在超过现代的卓越农业技术。由于是与黄金遗物等不一样的朴实的发现,所以并未引起世人关注。但是这一消息由玻利维亚、秘鲁、美国共同发表,意义非同寻常。

蒂瓦纳科位于秘鲁与玻利维亚边界的的的喀喀湖南部海拔4000米、空气稀薄的荒凉高原上,被视为印加最古文明发祥地的神庙遗址。20世纪末在其周边复原了被发现为3000年前古耕种方法的农田痕迹及几何学上工整出色的灌溉水渠网,并进行了五年土豆的试种,收成比现代农田平均产量高5~6倍,最高时达10倍。

据参与实验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考古学家克拉克•埃里克松博士的说法,这种古代耕作法由黏土、沙砾、普通土壤五层重叠堆砌起来一条宽4~10米、长百米、高90厘米的台地为农田主体,与同样宽度的沟渠变替排列。当地的印第安人管这种忽高忽低、沟渠纵横的田垄叫做“哇噜•哇阿鲁”,肥料仅为种在沟渠上的绿藻类。这种自然耕作法,就是遇上干旱或洪涝灾害也无所畏惧,沟渠的保温效果能够避免高原特有的冻害。

总之,公元前1000年的太古时代,在蒂瓦纳科的周围边诞生了超过现代高科技农业技术的惊人的自然耕作法,以丰富的农产品为基础,发展了文明社会。按博士的计算仅这一带的农田就足以养活600万人口,所以维持辽阔文明帝国是可能的。

相应的高超农业技术在其后又由于什么原因消失退化到贫乏的原始农耕呢?这是今后需要搞清楚的课题当前急需我们回答的是,这个失去的不合时宜的耕种方法的再发现对未来会起什么作用。

这种农耕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化学肥料和农业机械,资金投入也不多,需要的仅是劳动力。反过来生产率是出类拔萃和极强的抗灾能力,也适应于荒地和寒冷地区。就意义来说,这个古代世界的技术不仅防止令现代文明苦恼的环境破坏,而且划时代解决了粮食危机,当然它也是未来世界的技术。

(取材于日本《Quauc》2006年NO.12)

猜你喜欢

印加水渠屏风
我的乐园
秘鲁“国饮”是如何打败可口可乐的
在秘鲁,可口可乐低下了高贵的头
古人为什么喜欢在房子里放置“屏风”
打败可口可乐的秘鲁“国饮”
现代红木家具鉴赏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印加果
最重的工作
《马未都说屏风》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