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重庆工矿产品展览会
2007-05-14张小雷
张小雷
1938年底至1941年底,是抗战后方工矿企业活动迅速扩展的时期。国民政府通过独资经营,与四川、云南等地方实力派合营、参与投资而不主办等形式,在西南、西北等抗战后方建起了大批工矿企业,从而大大增强了中国坚持抗战的实力。
为了宣传抗战以来后方工业建设的成就,增强国人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促进世界各国在战后与中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国民政府主管工业的部门于1944年2月在重庆举办了一个大规模的工矿产品展览会。展览会分资源馆、煤馆、石油馆、钢铁馆、非铁金属馆、特种矿产馆、化工馆、电器馆、电力馆、机械馆等10个分馆。展品均为后方工矿企业所生产,展览配以模型和图表照片。
这次展览在重庆引起很大反响。蒋介石亲临参观,并提出要延长展览时间,要求重庆大中小学校学生均要参观。《中央日报》于2月26日专门发表了题为《民族自信心的具体化》的社论。社论称:“参观了这个展览会陈列的实物和图片,我们由此更增强了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信心。我们由此可以知道,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不但能够以劣势的技术打败强敌,并且能够以劣势的设备生产优良的成品,还能够更进一步,改良我们的技术。”同一天的《大公报》也发表了题为《看了工矿展览之后》的社论。社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准备反攻的现阶段中,许多物资,需要盟邦协济,但并非由整架的飞机到一个螺丝钉,都须由国外运来。若干物件,中国已能自造。”
2月28日,《自由西报》发表的社论《工矿产品展览会》中称:“由于此次展览会,可知中国之建国工作,如欲早日完成,非加速工业化不可。”在“工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爱国实业家在抗战后方先后兴办了一批新兴工业。其中包括水电工业、石油开采与炼制、管道输油、电子工业、煤炭洗选与炼焦、精密机床、化学工业等,填补了不少工业门类的空白。
抗战以前,中国的重工业主要是采冶业和少数电力工业。抗战期间,中国先后创办了一批钢铁、机械、石油、电器、化工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推动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进程,扭转了此前中国的重工业几乎完全被外国资本垄断的局面。这次工矿产品展览还表明,抗战期间通过发展西部地区工业,改变了此前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的格局。抗战以前,全国的工矿企业8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只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04%和7.34%。而到了1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极大地改变了此前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格局,使中国拥有近代工业的地域有了大面积的扩展。
抗日战争以前,中国没有强有力的工业主管部门,工业门类残缺不全,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抗战爆发后,由于沿海地区相继被日军占领,中国对外经济联系被切断,迫使中国在抗战后方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重新建立工业体系。这一时期,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军事工业到民用工业,“举凡国防民生之物,无不具备”。抗战期间,中国第一次建立了特殊合金钢制造、电解铜、精炼锌、精炼铅、电器制造、精密机床制造、电工器材、无线电设备、酒精提炼、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植物油炼制、化肥、新式制碱、硫酸、煤炭炼焦、煤炭炼汽油等新兴工业。产品品种几乎覆盖当时中国有能力生产的所有产品,形成了一个基本能够自给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