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工程:未尽的环境隐忧

2007-05-14谢良兵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42期
关键词:溪河蓄水三峡库区

谢良兵

“三峡工程绝对不是‘生态灾害。”11月10日,在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上,针对国外媒体质疑三峡工程是“生态灾害”的说法,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原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指出,用三峡水利发电是清洁能源,反而有利于环境保护。

“生态灾害”或许是耸人听闻。但本刊调查发现,三峡面临的环保和生态挑战正日益严峻,则是不争的事实。

10月31日12点40分,天空中淅淅沥沥地下着雨,随着“轰隆隆”的声响,“长江10号”快船缓缓驶离万州港码头。

突然,一阵刺鼻的柴油味飘进快船的后舱,而船舱外已是黑黑的浓烟一片。“赶紧关窗户!赶紧关窗户!”“服务员,快开空调!快开空调!”顿时间,后舱的旅客们开始骚动起来,有旅客甚至开始往中舱跑。

几位乘务员赶了过来,关上通往中舱的门,打开置于后舱前部的立式空调,拉上开船时开启的几扇活动窗户。十几分钟后,后舱内的空气逐渐转好,舱外的浓烟也渐渐散去。而快船尾部的长江水面,留下一片长长的柴油污渍。

在快船的两侧,人们发现,一大片漂浮物随着快船划过的痕迹缓缓漂移着。一位在库区负责清漂监测工作的人士介绍说,目前三峡漂浮物主要是一些破败植物的根、茎、叶,以及塑料、泡沫制品等生活垃圾。

这是一艘被称为“水上飞翼”、从俄罗斯引进的柴油动力高航速旅游船。尽管有油污染、噪声大的缺点,但是因为航速快,随着三峡库区的蓄水,已经成为往来于宜昌和重庆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万州至宜昌段更是靠它近乎实现了“公交化”。

据三峡库区《2006年环境公告》显示,2005年,三峡库区的船舶油污水产生量为49.69万吨,船舶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206.8万吨,船舶垃圾6321吨。当地人称,在繁忙的万州港码头边,长江水面上常漂浮着一层层油污,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船舶的污染总量虽小,但影响很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魏复盛提醒说,“十五”规划中的废水、垃圾处理应急能力建设都没有完全启动,应对危险化学品运输污染事故的能力也很弱,这样容易影响到库区的安全。

当然,来自三峡库区的环境隐忧,远不止船舶这个流动源的潜在污染那么微小。

“我们没把它纳入监测范围”

坐船感受现在的长江,早已没了想象中的“大江东去”“大浪淘沙”的壮观。从万州港往东一直到三峡大坝,“高峡出平湖”,过去湍急混浊的江水,如今成了平静清绿的湖水。但所谓“流水不腐”,正是这种“平静”,成了长江现在的“不平静”。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说,三峡蓄水后回水区水流减缓,严重的只有每秒1.2厘米,几乎不再流动,这使得长江扩散能力减弱,库区周围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一种被称为“水华”(水的富营养化)的现象,开始时常光顾三峡库区。

这种现象原本主要发生在湖泊类静态水体,在河流中相当罕见。但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135米水位蓄水以来,2004年库区支流库湾累计发生“水华”6起,2005年累计发生19起,2006年仅2到3月份累计发生10余起,2007年累计发生8起。

奉节县环境监测站站长李美进依然清晰地记得,3月初,他们在巡查奉节境内梅溪河时发现,长达15公里的河段出现了水色变黑、变赤红现象,不明藻类密集。经过他们的采样监测,梅溪河河水氮、磷等几项指数超标,属于典型的“水华”现象。

几乎与此同时,3月12日的下午四点半,丰都县环保局接到镇江镇供水站的报告。报告称,镇江镇饮用水源取水点——朗溪河,从11日开始出现水质变黑,12日下午更为明显。该供水站被迫停止供水,当时有企业、学校等2000余人断水。

朗溪河是长江的次级支流,位于长江北岸,地处丰都县镇江镇境内,在敖家坝村附近进入长江。接到报告后,丰都县环保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县环境监测站配合环境监察大队赶赴现场,发现朗溪河3公里的回水断面水体变为褐红色,略有腐臭味。

“当时感觉是不太可能,因为朗溪河区域内并无工业污染源。”丰都县环保局副局长王建华回忆说。后来经过现场调查核实发现,造成水质变黑的原因是三峡电站三期蓄水后,朗溪河与长江交汇处的4公里区域变成了回水区而导致“水华”现象。

这是朗溪河第一次发生“水华”现象。但正是这个“第一次”,导致了近5万人的饮用水危机。事实上,这条长江的小支流一直以来并不受关注,由于人力不够,“我们没把它纳入监测范围。”王建华说。

王建华把此次“水华”发生的原因归结于三峡蓄水。“这段河流仅有的污染源就是农村的污染,但千百年来他们都是这么过的,也没见发生水华。”而三峡蓄水后,回水区域水速明显减缓,春季水位陡然下降,水体自净能力迅速减弱。

比丰都县幸运的是,奉节境内的“水华”现象并未导致饮用水危机。李美进似乎对此已习以为常。自三峡蓄水后,奉节县境内的梅溪河、草堂河、朱衣河,几乎在每年春夏之际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水华”现象发生。只是今年的“水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水华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温度,一般来讲,水温在15°~20°之间,适宜藻类的生长。”李美进解释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日照时间的变长,再加上沿河生活、工业污水及农肥污染、网箱鱼养殖、煤矿污染等诸多污染,有可能使“水华”变成一种常态。

据介绍,梅溪河系长江水系,奉节境内的重要支流,全长103公里,沿线分布有大小集镇20个,水体污染较重。从奉节新县城所在的永安镇沿着梅溪河往上,一直到康乐镇的这15公里的河段,正是近年来常发生“水华”现象的水域。

梅溪河的两岸,也是人口集中的区域。层峦叠嶂的山间,近乎半裸的山坡上,散落着许多人家。沿河而居的,住在山腰的,居于山顶的……陡峭的山坡,并不肥沃的土地,被一些村民开垦成菜地,化肥、污水沿着斜坡一直流人江河。

在曾家湾附近,几个大型的煤码头,黑乎乎地镶嵌在梅溪河的东岸。这里的煤码头习惯用溜槽,把煤炭从码头下卸到船舶上。这种溜槽呈方形或半圆形,没有封闭,卸煤时煤灰四起。奉节县港航管理所一位负责人承认,煤码头的溜槽存在污染问题。

而袁家梁子附近,有不少养鱼的网箱,河面漂浮着一些白球,那是渔网的浮漂。有居民抱怨说,附近的河水“绿瞎瞎(重庆话指绿得不正常)的”,那是“水华”过后的印迹。李美进解释说,由于网箱养鱼的投饵多为颗粒饲料,沉底的饲料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到了康乐镇镇政府所在地,几艘运煤的货船停靠在简易的煤码头边,几辆满载着煤炭的大卡车飞驰而过,散落一片片黑黑的灰尘。而在此拐了个弯的梅溪河的南岸,规模不小的康乐

火电厂高高的烟囱里,正向蓝蓝的天空吐纳着浓浓的黑烟。

“下层水的情况是个未知数”

事实上,奉节县梅溪河的状况,只是三峡库区众多长江支流的一个缩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魏复盛称,应统筹考虑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问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和库区环境容量问题,要注重上下游同时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重庆方面的调研测算显示,农业面源污染对三峡库区水质污染“贡献率”达到60%。而按四川环科院的测算,人、畜、禽、化肥等污染物入河的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总量是30%~40%。

2005年的环境统计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09亿吨,其中重庆库区3.95亿吨,湖北库区0.14亿吨,分别占96.6%和3.4%。在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分别为9.26万吨和0.94万吨。

三峡库区《2006年环境公告》显示,2005年,库区156个乡镇化肥施用总量按纯量折算为8.84万吨,其中氮肥5.85万吨,磷肥1.96万吨,钾肥1.03万吨。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仍然很高,且有上升趋势;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有较大幅度增加。

一方面,沿江农民的环保意识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政府投资兴建的污水处理厂却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丰都县环保局副局长王建华透露,在丰都县建成的几个污水处理厂中,目前只有新县城的已经投入使用。而建于乡镇的污水处理厂,由于配套的网管设施未能建设,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国家当初只负责建污水处理厂,而配套的网管设施却由地方政府自建,丰都本来就是国家贫困县,资金有限。即使是已经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厂,由于运行成本太高,也陷入资金困境。”王建华说。数据统计显示,三峡地区现已建成污水处理厂50座,年处理能力仅为168.5万吨。

在计算市政污水处理率和覆盖率时,地方往往把能收集的污水算作分母,而没有把全部的污水算作分母,这样其处理率就很高。“而如果按照实际统计,处理能力只有24%,实际处理率只有12.3%。”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魏复盛说。

另外,企业偷排、超标排放现象也很普遍。一项统计表明,企业排放达标90%,而实际抽查和监督检测只有60%左右。“检查团一去水就清了、人一走水就浑了的现象非常普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魏复盛说。

而地方政府似乎也有苦衷。为了三峡工程,库区关闭了许多企业。产业空虚带来的发展冲动与三峡工程带来的环保压力,一直在博弈当中。而地方环保部门就被夹在了这样的缝隙当中。“我们需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所以为了地方的经济,我们常会想方设法挤出一些环保指标来供地方产业发展。”一位地方环保部门负责人说。

这样的博弈在网箱养鱼的问题上也表现得较为突出。早在2005年,因为“水华”现象的大面积出现,重庆市水产渔政部门为保护三峡库区水域环境不受破坏,曾对三峡重庆库区近800个网箱养鱼点紧急叫停,并严格禁止新的网箱养鱼项目进入。

不过,在奉节、巫山、云阳和万州的一些支流,网箱养鱼如今依然大量的存在着。奉节县环境监测站站长李美进解释说,环保部门和农业水产部门对此意见一直没有统一下来。环保部门认为阿箱养鱼破坏水质,但水产部门却大力提倡。

一些官员和专家津津乐道于长江水面的变清,的确,自从三峡蓄水之后,长江的水质开始变好。三峡库区《2006年环境公告》显示,2005年库区干流水质较好,6个断面水质均为Ⅲ类。“但这只是表层水的状况,下层水的情况是个未知数。”李美进说。

这些水质监测的数据都是由地方环保部门出具。但据李美进透露,地方环保部门目前并无设备和能力对长江的下层水进行监测,而且国家也没有要求监测下层水。“蓄水后,水面平静,许多污染物开始下沉,江底污染状况难以想象。”李美进说。

而重庆三峡学院经贸系副教授何京蓉在库区实地考察后发现,由于长期以来的不良习惯,随意沿江堆存或倾倒垃圾现象非常普遍。长江、嘉陵江沿岸有垃圾堆放点约605处,生活垃圾存放量在175米水位以下的就约300万吨。

何京蓉担心,生活垃圾机械清运程度低,各区县仅为30%~40%,无害化处理率仅为8%,处理方式多为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产生的大量垃圾渗滤液,一经进入库区江河,不但直接污染长江水质,而且还会沉积为底泥,形成底泥污染,严重威胁库区水体安全。

而对于一些危险废物的处理,国家只在重庆、涪陵、万州等大的城市建立了处理场,小的区县并没有能力做。目前只能运往这些大城市进行处理,但由于成本太高,小区县基本都是与生活垃圾一起处理,“这样显然存在污染隐患。”王建华说。

“消落带的污染不容忽视”

与水污染伴随的是,三峡库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所导致的塌方、滑坡等现象,而这些又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三峡大坝的安全。在丰都、万州、奉节,所到之处,都能看见今夏因为雨水而导致的塌方、滑坡痕迹,许多地方仍在维修当中。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显示,三峡蓄水后当地微震明显增加,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4719处,其中627处受水库蓄水影响,863处在移民迁建区。水库蓄水后,岸边松散堆积物塌岸和局部滑移也会危及部分居民点的安全。

以奉节县为例,该县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表破碎,土地瘠薄,森林覆盖率仅为28.1%。水土流失面积2670.0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65.1%。地质灾害发生频繁,滑坡、斜坡变形体、崩塌、危岩、泥石流等灾害点达500多处。

位于奉节县白帝镇庙村的谭家沟污水处理厂,其北侧便是一处高边坡滑坡体,滑坡体距离污水处理厂只有一路之隔。一位该厂的职工说,一到雷雨季节,就会出现飞石拍打围墙的景象,厂里职工为此神经都绷得很紧,24小时值班,生怕发生意外。

更令人担心的是,作为奉节县三个污水处理厂之一,谭家沟污水处理厂在后年的175米蓄水之后,地基将完全浸泡在江水中,可能形成裂隙、塌陷、变形等再造地质灾害,地质条件变得不稳定,随时可能威胁污水处理厂的安全。

而这些滑坡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和安全。奉节县码头附近的猴子石滑坡是新县城最大的滑坡体,这个滑坡体尚在治理当中,据说这致使780米的一级管道没有架通,每天有近3600吨的生活污水收集不到,而直接排入长江。

重庆市国土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三峡重庆库区实施的二、三期地灾治理项目共715个、总投资76亿元,其中二期地灾治理项目182个、三期地灾治理项目533个。

猜你喜欢

溪河蓄水三峡库区
四川省南充市长乐初中螺溪河
钟力
KD377:家用多功能灭火器
美丽的泗溪河
我国第二大水电站首次冲击600 m最高蓄水目标
庄辉:东经109.88 北纬31.09
探秘神农架 第一集 香溪河上见“桃花”
三峡库区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