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黄金周得失之辩
2007-05-14韩永
韩 永
对取消黄金周的质疑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黄金周里没黄金?二、调查问卷自己制造支持率?
有关法定假日的调整方案印证了此前的民间传言。在11月9日由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公布的这一方案中,拆解了五一黄金周,将其从原有的三天压缩到一天,并将置换出的两天再加上一天,分别补偿给中秋、清明和端午三个传统节日。
增加传统节日的做法得到了近乎一致的认同,而牺牲五一黄金周的安排却招来了如潮的争议。
利害之辩
这种状况可能出乎方案制定者的意料,因为,正是对黄金周的无尽抱怨才让改革提上日程。
在媒体和专家的推动下,黄金周迅速被梳理出几大“罪状”:首先,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不明显。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在接受中国网采访时,援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示在实行黄金周之前五年,国内旅游收入的平均增长率是22%,而实行黄金周之后,七年的平均增长率只有12%,下降了10个百分点;其次,过度集中的人流使“走马观花”的基本诉求演化成“走马观人”的无奈现实,同时使景区遭受难以复原的破坏;最后,骤然增加的人流对按平时标准配备资源的安全、交通、住宿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而增加供给的解决之道却又面临平常闲置的巨大浪费。
在黄金周的作用被看低的同时,要求给传统节日放假以繁荣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日高,这一高一低的评价,分别通过人大和政协的提案体现出来,使得发改委这一方案的出台显得顺理成章。
但有关黄金周的利弊得失,还有其他的分析路径。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旅游学院刘德谦教授认为,黄金周推行前后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并不能说明黄金周拉动内需的作用减弱,因为基数与增长率的反比关系是各个行业共有的规律。官方数据显示,实行黄金周之前的1998年,我国旅游收入的基数为3400亿元人民币。
刘德谦提出另一个衡量黄金周拉动作用的指标——出游人数。他向本刊透露,黄金周实施之前的几年,旅游人数一直徘徊不前,最高增幅只有1998年的7.8%,其他年份的增长率多在3%左右,1997年只有0.8%;而黄金周实施之后的几年,除了2003年因“非典”原因出现负增长以及2001年增长率为5.4%之外,其他年份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这说明大家出游的机会多了,”而正是黄金周,给了大家这样的机会。
至于为何人数的增多没能在旅游收入的增长率上体现出来,除了刘德谦提出的基数理论外,服务质量的下降抑制了部分人的消费欲望,也成为部分专家解构黄金周经济效应的重要因素。
有专家指出了其中的因果悖论:资源配置不足——服务质量下降——消费欲望被抑制——旅游收入增长率受牵累——拉动经济作用不明显——取消黄金周。虽然黄金周从一开始就担负着拉动内需的使命,周边的环境却不是为它量身定做,就像一个腰围3尺5的胖子却被硬塞进2尺7的裤子里一样,浑身的不自在可想而知,对裤子的破坏可想而知,穿上它干活的效率也可想而知。出现这样的局面,到底是胖子的问题,还是裤子的问题呢?换句话说,是需求决定供给呢?还是要用供给来抑制需求?
现在有人担心,如果明年的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到了十一黄金周,各个景点是否承受得了。因为大众的需求一旦被激活,很难自行消泯,现在满足这种需求的通道由三条变成了两条,单条通道的承载份额加大,会不会出现比现在更为壮观的拥挤场面?刘德谦认为这并非杞人忧天。
对方案的拥护与反对主要围绕着黄金周对经济的贡献这一指标,有专家认为,黄金周的多边际效应也应予以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指出,黄金周已不仅仅是旅游黄金周,还是人文黄金周,其培育出的人性化的探亲文化和个性化的休闲文化越来越惠及民众,也惠及社会。
不彻底的传统回归
传统文化的回归是这次方案调整的旗帜,中秋、清明、端午各得休息一天,对此舆论评价积极,虽间或有人替重阳鸣不平,却很难激起强烈的共鸣。
但该方案对春节假期的安排却招来了猛烈的炮火。根据该方案,春节黄金周的起始时间从原来的初一提至除夕,按说体现了人性关怀,却遭遇未曾预料的“潜规则”的阻击——很多单位的领导顺从民意,除夕这一天不上班事实上已经成为惯例,现在将假期前移,反而“洗白”了那暗渡陈仓的一天。
问题的关键是,春节没有得到与其地位相符的假期安排,这让有些网友觉得传统文化这杆大旗有点名不副实。一位网友表示: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弘扬传统最需要做的是延长春节假期,“否则连春节传统都渐渐淡薄了,还谈什么弘扬传统?”
有关延长春节假期的诉求不仅来自于民间,也来自于专家学者。人大校长纪宝成和清华教授蔡继明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曾有此建议,却未被接纳。从方案刻意凸显假期总量增加一天的行文方式,隐约能够找到这一诉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原因,即假期的总量控制。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何非得取消一个黄金周,而不是让其与传统文化节日并行不悖。事实上,包括刘德谦、刘思敏在内的很多专家都主张让两者甚至带薪休假制度实施后的三者同时“在路上”。
如果新方案得以实施,我国的休息日总数为114天,专家对这一数字的解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认为我国的休息日已经不少,另一方面承认比西方发达国家略低,“英国法国他们的节假日就是13天,”纪宝成说。所以,“我们国家如果是12天也未必不可以”。但是英国法国有健全的带薪休假制度,如果算上这个,我们就不是“略低”的差距了。
这也成为本次方案出台的一个潜台词,即带薪休假制度将弥补取消五一黄金周所带来的不便。但很多人对这一制度的顺利实施态度并不乐观,与此相关的一个背景是: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但自《劳动法》公布至今,国务院一直没有制定出台具体办法。如今虽将迟到12年的《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公之于众,但既然大家在过去12年享受的都是“纸面上的权利”,也就有足够的忧虑将未来的带薪休假制度形容为“水中月,镜中花”。
“在带薪休假未能在全国普遍实施之前,应保留现有的三个黄金周。”刘德谦说。
问卷之“陷”
与现在大多数制度出台之前所走的程序一样,该方案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民意,但问卷的设计却招来诸多的质疑。
一位新浪网友说看到问卷的七个题目后“出了一声冷汗”,他举了两个例子,第二题的题目为:对于将“五一”国际劳动节调整出的2天和新增加的1天用于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您的态度是:支持、反对、无所谓,这个题目将“对于将‘五一国际劳动节调整出的2天和新增加的1天”作为一个前置条件,一般人只会看到后面增加的节日,于是选了“支持”。但如果题目换成以下形式: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3天改为1天,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您的态度是:支持、反对、无所谓,“你看看结果会怎样”?大部分网友认为后一种出题方式较为中立因而更为公正。
这位网友又拿第三题举例:对保留“十一”国庆节和春节两个黄金周,您的态度是:支持、反对、无所谓,他说:估计多半人会选“支持”,因为“你已经被误导为‘要么保留这两个黄金周,要么一个也没有”,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这个题目换成:你是否支持改目前的三个黄金周为十一、春节两个黄金周 ,“结果又会怎样呢”?
时评作者毕诗成认为,该问卷的题目设计放大了节日调整的“优点”却将缺点藏起来,有骗取大家的支持之嫌。截至11月12日10点之前的调查结果表明,新浪44万网友对问卷中“支持”选项的选择居高不下,最高达到89.92%,最低也有65.89%。搜狐、人民、新华等几大网站的调查结果也是大同小异。
与对该调查问卷的大量“支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民在跟帖中持续宣泄着不满与质疑。与此同时,在由人民网发起的“你是否赞同将五一黄金周由3天调整为1天”的网络调查中,截至11日13时之前,拥护和反对黄金周的比例分别为56.5%和38.7%,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另一种的民意。
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对本刊表示,对这种涉及全民利益、民众态度莫衷一是的问题,应该邀请国际上权威的专业调查机构,组织一个更为科学的大型民意调查,以便为民主决策提供更有说服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