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裁员风暴下的蜕变
2007-05-14李鹏
李 鹏
裁员加重组,BBC正在经历蜕变的痛苦。其最终目标,是用更小的BBC,制造更大的效果
因为大裁员而引发的争论,仍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内外上演。11月5日,BBC管理层和准备发动罢工的工会领导正式谈判,试图为这场危机寻找解决方案。同时,BBC成立85年来的最大裁员行动也始终让外界担心:BBC瘦身后,其引以为豪的品质还有保证吗?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闻机构之一,BBC 10月18日宣布的“坏新闻”,成为其他媒体的“大新闻”——根据BBC总裁马克·汤姆森当天公布的方案,在2012年之前,多达10%的2500个职位将被裁撤。即使算上新设岗位,最终仍有1800名员工要离开BBC。
为BBC赢得巨大声誉的新闻部门和纪实类节目成为“重灾区”,BBC在西伦敦的电视中心大楼也要被卖掉。汤姆森为BBC开的这些减肥猛药,不免让人恐慌。
不过,在汤姆森看来,瘦身其实不是故事的全部。真正让传媒巨头BBC蜕变的,是另一副被人忽视的药——名为“实现创造性未来”的重组。
瘦身计划引发争议
今年1月,汤姆森没能说服英国政府接受BBC预算,裁员因此是迟早的事。
作为接受英国政府财政资助的公营媒体,BBC主要经费来源于向英国每个有电视机的家庭征收的“电视执照费”。2005—2006财年,BBC总共40亿英镑的收入中,31亿来自电视执照费。但是,英国政府今年同意的电视执照收费标准增长低于通胀率,这使汤姆森未来六年的预算出现总额20亿英镑的“黑洞”。
成立于1922年的BBC经营模式在全球独一无二,因为经费来自英国公众的缴费,其必须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来满足公众需要,不能播放商业广告,不能受商业利益驱使。电视执照费的收费标准由英国政府决定,但BBC通过每十年更新一次的皇家特许宪章保持其独立性,其管理也是通过BBC信托——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由社会贤达人士构成的12人监管委员会。
在经费无忧的情况下,BBC的内容是高品质的代名词。但是近年来,英国要求取消电视执照费制度的呼声日高。这一方面是因为电视执照费年年上涨——彩色电视去年要交131.5英镑,今年则为135.5英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广播电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面对天空、独立、四频道等多家商业电视台竞争,加上互联网的冲击,BBC的收视率不断下滑,公众因此质疑,为什么要为自己不看的电视埋单?
今年3月,英国政府发表《广播电台白皮书》,确定电视执照收费制度从2007年起再延长10年。为了减轻电视用户的负担,政府要求BBC提高经营效率,开展新的服务项目,以缓解受众的不满情绪。
至少在目前看来,汤姆森最新的裁员计划没能缓解BBC内外的不满情绪。甚至BBC的一些大牌主持人如杰瑞米·帕克森、约翰·汉弗莱等都在节目中公开质疑:瘦身计划会使BBC的声誉和品质受损。
BBC是如此广泛的深入英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每个人都对BBC“有话说”。在BBC的网站上,当裁员消息一公布,大量涌入的留言大多是批评。有人担心裁人不可避免造成质量下降,而减少10%的节目时长,意味着要看更多的重播节目;有人认为裁员行动还不够彻底,还要砍掉某些频道和节目;有人翻出“电话抽奖节目作假”“女王录像处理失误”等BBC今年的丑事,批评BBC江河日下;还有人抨击BBC不计成本的工作方式,如“不明白BBC的记者为什么晚上10点还要去唐宁街十号外面出镜,那儿什么新闻都没有。”
有人甚至担心,BBC瘦身会影响英国媒体的整体水准。全英传媒工会发言人施林福德女士对本刊记者说,BBC是许多媒体的新闻源,如果BBC的质量和数量下降,很可能会影响别的媒体。
重组是核心
汤姆森的裁员计划宣布后,“重灾区”新闻部的主管海伦·伯顿在内部员工会上说,“我们每个人都要适应更小的BBC。”
汤姆森称,追求“更小的BBC,更大的效果”,所做的“一切都是确保BBC与商业广播电视不同的独特性,做到真正的原创”。
2004年,因为一则指责布莱尔政府的伊拉克情报“添油加醋”的报道,BBC被独立检察官认定新闻处理不当,导致高层辞职。四频道电视台总裁汤姆森临危受命,接任BBC总裁。汤姆森被人称为“冷面裁员杀手”,2001年接管四频道之时,汤姆森就曾裁员400,一举让四频道扭亏为盈。
或许是因为其“公营”性质,BBC机构臃肿、效率不高、浪费惊人一直为人所诟病。1999年至2004年的5年时间里,BBC总共支出了高达6000万英镑的出租车费用,平均每天为3.3万英镑。这就不奇怪,出任BBC总裁不到半年,汤姆森就宣布了2000多人、主要集中在管理服务部门的裁员计划。
BBC中文网主编石容对本刊记者说,上一次裁员跟BBC机构臃肿、不适应市场需求有关系,而这一次的主要目是业务重组。他说,BBC节目制作播放过程确实有浪费,但更大的背景是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因此“大的媒体机构改组难以避免”。
BBC国际部的新闻主管莉莲·兰道女士说:“我们重组并不是为了省钱,我们重组是因为我们需要重组。”莉莲对本刊记者说,最新的重组行动两年前就开始筹划,而预算比预期少,则是今年的事情。“两件事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幸的是两件事混淆在一块了。”
两年前,汤姆森成立了一个三人小组,开始名为“实现创造性未来”的行动,研究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前,BBC整体上面临什么挑战,需要做什么来应对挑战。莉莲是三人小组成员之一。
莉莲的研究表明,受众的消费习惯已发生很大变化。“受众是以多媒体的方式来获取新闻,而我们依然是以单一媒体的方式工作,所以,你该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改变。”
莉莲告诉记者:“我们忽然意识到,所有媒体都在融合(converging)。”在她看来,融合是受众使用媒体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宽带互联网和手机看电视,也可以用手机拍下所遇到的事件,然后发给BBC使用;融合也是所有媒体的工作方式,比如《每日电讯报》《卫报》等报纸的记者在网上写稿,网站是互动的,而且有视频。莉莲因此认为,“BBC最大的竞争对手是Google News,它自动提供你感兴趣的新闻,你所需要做的是每天早晨来点击。”
作为“实现创造性未来”重组的核心,BBC将电台、电视台和网络三大部门进行“融合”,采编、制作都进行跨平台整合。
360度采编
在莉莲看来,目前的重组是BBC历史上的一个决定性时刻,BBC将第一次把网络、电视、电台集中到一块,整合为两大块——业务多平台新闻编辑部和多平台节目部。
11月12日,将是一个记入BBC历史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BBC的新闻部门将开始其新的“每日碰头会”制度。BBC新闻部门的主管海伦说,这将是新整合体系的第一个考验,是第一次在新闻编辑部里,来自电台、电视、网络、采访、节目等部门的主管,坐在一起研究从哪儿着手做最好的新闻,做受众需要的新闻。这一新体系,被BBC中文网主编石容形象地称为“360度采编”。
裁员加重组,BBC正在经历蜕变的痛苦。莉莲说,BBC重组最大的障碍是“内部文化”,人们习惯于单一媒体式的思考,电台人想的是电台,电视人想的是画面,网络人想的是文字。“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想着多平台,一开始你就要考虑电台、电视台、网络都能使用,这就是文化——转变你思考的方式。”莉莲表示,BBC可能要花两三年的时间,让人们习惯跨平台工作。
庞大的BBC在业务种类有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在覆盖范围上国内有地方频道,国际也有不同语种;网络上不仅多语种,而且含有视频、音频、文字、互动等;二十几个电台、电视台内部又有不同的节目组,可谓错综复杂。
所有这些频道和节目过去常常各自为战,造成大量的内部消耗与重复。有网民在BBC网站上留言称,美国两大党开会时,在英国飞往美国的飞机上,成群结队的全是BBC不同的采访组,“真不知道BBC还派记者驻美国干什么?”
关于BBC内部消耗的最新段子是:汤姆森宣布裁员计划后,收到BBC内部的采访申请多达38个。
显然,即使不考虑新媒体时代的挑战,BBC都要“在资源更有限的情况下,学会分享和整合资源”。
一直以来,BBC是无处不在的媒体帝国,而现在经过“艰难的选择”后,汤姆森说,“BBC不想什么事都试图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