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有什么权利测试我的素质

2007-05-14韩秋月

杂文选刊 2007年23期
关键词:福娃车夫市民

韩秋月

日前,某奥运协办城市的电视台做了这么一档节目:为迎接奥运,“测试”一下市民的素质,以便有的放矢地提高、培养。具体方法是,记者化装成报贩,在闹市街口卖报,凡来买报者都多找他五角钱。隐藏在暗处的摄像机则秘密拍摄。

“测试”结果分三类:第一类,接过钱看也不看,放进口袋就走;第二类,发现多找钱了,眼神慌乱、表情紧张,或迟疑或匆忙地走掉了;第三类,把多找的钱退了回来,凡是退钱的,记者便告知其原委,并且送一个福娃表示奖励。一个小时之内,只有三个人退钱,记者对市民的素质“深表忧虑”。

这是一则把人气乐了的节目。

先说为什么可乐。

天津相声名家马志明说过一个小段,叫《三轮车》。说,主雇交易之前,先得讨价还价,车夫恨不得多要钱,雇主恨不得少给钱,这才合情合理。如果反过来,就不合情理,还可乐。车夫说“您给三块钱吧”,雇主说“三块哪够给五块”;车夫说“别客气给一块吧”,雇主说“大热天的一块还叫钱哪给八块”;车夫说“干脆您白坐我不要钱”,雇主说“得嘞,给您十块我自己跑着去”。

显然这是夸张,生活中没这么干的。但是它说明一个道理: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欲望,在没有坑害他人、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都有将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本能。

违背这种本能反而可笑,这不是见钱眼开,也与素质无涉。在国外也有过这类“测试”,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将九百六十部手机,放置在三十二座城市的繁华街口,结果68%的手机有去无回。捡到手机也好,被多找钱了也好,并不是我的主动和故意,我可以选择退还,也可以选择据为己有。这充其量是道德觉悟的高低,与素质关系不大。

再说为什么可气。

退一步说,如果非得以“多找钱”的方式来测试素质的话,得出“素质不高”的结论也不能算错!但是这个“素质不高”不在于多找了钱不还回来,而在于另外两个方面:其一,作为记者,你有什么权利用这种方式“考验”市民?美国《读者文摘》的测试是将手机“遗忘”在闹市街口,没有将手机偷偷塞进市民的口袋里。我们倒好,愣往人家手里塞钱,看你退不退,不退就是“素质不高”,这不是害人吗?!

而且还在电视台播放,把多拿钱的市民慌乱的眼神、紧张的表情展示给观众,分明是对别人的不尊重。由此看来,记者的素质真让人“深表忧虑”。

其二,凡是退回钱的人,在被告知真相后,只是笑笑,接受了奖品福娃,离去了。没有一个人反过来质问记者,你有什么权利、有什么资格这样“考验”我?

你这不是拿我找乐儿吗?——这才是一种素质,一种维护自己权益和尊严的素质,可惜,我们没有看到这种素质。

看来,对我们的素质“深表忧虑”不是妄言啊。

【“杂文专版撷英”栏目作品选自2007年9月27日、10月11日、8月30日《都市文化报》】

猜你喜欢

福娃车夫市民
晏子的车夫
送清凉
汉服少女秒变拜年福娃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人力车夫
福娃迎春
“意义”的问题所在
藏在心里的三匹马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
点评《我与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