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员为何没有书卷气

2007-05-14五岳散人

杂文选刊 2007年23期
关键词:书卷气敲门砖平均水平

五岳散人

读书这件事自从隋朝开创科举考试以来,一直是进入官场的敲门砖。如不信请仔细思量,虽然八股文章与现代公务员考试在题材上有别,但其精神内涵倒未必有差别。

古今读书还有个相似的地方。一旦敲开了仕途的大门,就很少有人的学问能够精进了。这个倒也正常。盖因学问固然是敲门砖、大学文凭是入场券,以后如何修行就在个人了。这个修行其实跟正经学问没什么关系,官场登龙术一般不会写成书传世,全凭自己揣摩加上口传心授。所以,官员们俗气、霸气、匪气一般不会太缺乏,缺乏的往往是书卷气。

可能是有鉴于此,上海近日有个规定:市级机关将为公务员提供一批学习“菜单”,要求机关公务员每年完成六到十二本书的阅读。同时还规定公务员每人每年用于学习性的支出不少于三百元,而且要求公务员每周要抽出七到十个半小时读书。

每个公务员每天读书一个小时,大概一个月就可以读完半本到一本书不等。由于不知道具体的书目,这个要求是艰巨还是轻松不好评论。琼瑶阿姨的书可能不会读得这么艰难,霍金先生的《时间简史》未必能读得明白。

重要的倒不是读什么书,而是读书竟是如此费劲的一件事。如果大学本科毕业的公务员竟然连这种阅读与自我学习的习惯都要领导操心,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对我们的教育制度的一种嘲讽。

如果这个规定只是对于教育制度的一种幽默倒还好,可这么郑重其事地规定出来,而且论据是“这个读书指标基本接近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水平”就让人感觉不太靠谱。就我所知,这个水平确实是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平均水平,但人家那不是公务员的平均水平,而是普通市民的平均水平。我们的公务员只向别人的这个水平看齐总是不那么光彩吧?

如果业绩考核、升官降职与读书没什么关系,我个人真的不太相信会有人去读那些书的。奉旨读书毕竟与当年大词人柳永奉旨填词不一样,人家那是一种兴趣爱好,奉旨云云就是个广告噱头。要是没有这个兴趣爱好,加上没有考核的机制,读书确实不如打麻将和去KTV。

当然,作为旁观者可能是苛责了一些,说不定人家真的就有方法令得公务员们都起了热爱学习之心也是可能的。读书就比不读好,即使是奉旨读书,哪怕有那么一点点助于公务员素质的提高,都是应该支持的,也好让公务员们增加一些书卷气。

可这个新闻还有一点没有交代清楚。那个每人每年学习支出不得少于三百元的条款中,这三百元到底是谁掏腰包。如果是公务员自己掏的话我倒没意见,但如果是国家财政拨款,未免就有些过分了。公务员的预算中本身就有培训的费用,再用这种方式来增加其报销的项目,不免就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要知道,找张书籍的发票可真不是什么难事,说不定他们孩子的连环画都会从此由纳税人买单了。

【原载2007年10月9日《南方都市报》】

猜你喜欢

书卷气敲门砖平均水平
随机变量的期望及其应用
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
涵养书卷气
新语
读书人为何丢了书卷气
“敲门砖”原来是八股文
书卷气
涵养书卷气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