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吹大的气球就怕针

2007-05-14叶延滨

杂文选刊 2007年23期
关键词:官场气球百姓

叶延滨

前些天,电视台做一个诗人访谈的节目。主持人突然问我:“听一些文学界的朋友说,网络上也有骂你的帖子,你从不生气,从不计较,你怎么想的?”我笑了。我回答他:“可能有误。我曾讲过,在网络上被人骂,是正常的事情。网络是绝对自由的空间,挨了骂,别耿耿于怀;说实话,有人骂你,说明你还有点分量。”

我接着向主持人讲了我的想法:我作为一个诗人,写了诗歌,有人喜欢,也会有人不喜欢。不喜欢的人有权利说不喜欢,这是其一,这不算骂我。我常提醒自己,别以为开会时主持人一介绍要加上“著名诗人”,就以为你真的了不起了。有人说不喜欢是太正常的事情了。其实,普天下的诗人如果哪个说他写的诗,人人都喜欢,那倒有问题了。除了诗人这个身份之外,我还爱写文章,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不喜欢还想说几句,这也说明文章有反响嘛。我曾说过:掌声不全是真心的,而批评甚至咒骂一般都发自内心。其三,我还有些社会角色,比方说主办一家杂志,而且是有影响的诗歌杂志。全中国的杂志中,诗歌杂志不算读者最多的杂志,却是投稿者最多的杂志。一般来说,百里挑一就算用稿率高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来稿不能采用。不能说没采用的稿子都不行,有人不服气,有人抱怨,有人骂娘,都正常。

我至今记得最早教我“为官之道”的农村老队长说的九个字。我这一辈子,当的第一个“官”,就是在农村插队被选为生产队副队长。这是个不拿工资出苦力的“官”,不过对于一个城里下放的知识青年,这无疑是一次“被承认”的光荣。老队长姓郭,对我说:“当村干部难,也不难,只要能做到:吃得亏,流得汗,挨得骂。”多年过去,我觉得这三条九个字,好记,实在,而且绝对讲到了做事的穴道上。

现在许多事情弄得玄乎,无论做人还是作文,都盛行吹捧之气。文学批评家一词,在许多时候,变成了文学表扬家和捧场家。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大多是同一模式的表扬推广会。至于官场和各种职场,更是“表扬与自我表扬”大行其道。有位伟人说过:好话坏话都要听。其实,“听好话”不用教,更不用当成职场和官场的“规矩”。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见这是幼儿园的管理规则。现在有的人,混了一官半职,甚至就是个芝麻大的负责人,一听见批评意见就跳起来,这种人真可怜。可怜已是一大把年纪的老头,做人的水平连幼儿园都没有毕业。

其实,我自己也知道,我也不是刀枪不入,听到尖锐的批评也会坐不住。但反过来想,确实只有幼儿园的孩子和殡仪馆里的死人,有权利要求只听好话!因此,我总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怕人家骂,不要怕人批评,怕只怕做了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事,自己都骂自己!要做事,就别怕有人骂!除非你真的只是想借做事换一点装点门面的掌声和夸奖!

世界上有两种人,绝对有人骂,一是公众人物,二是官场人物。为什么?因为这两类人面对的是大众,也是靠大众捧场挣饭吃。吃百姓饭,穿百姓衣,就得会听百姓的话,尤其是不好听的话,这是基本功。

吹捧之风的恶果就像吹气球,吹吧,吹得越大的气球,越怕小小的一根针!

【选自2007年10月19日《天讯在线》】

猜你喜欢

官场气球百姓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百姓看家“风”
找气球
百姓腰包更鼓了
气球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官场动态
一样多的气球
有趣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