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出人性丑态,证出社会恶俗

2007-05-14

杂文选刊 2007年24期
关键词:双亲可读性故事情节

以 之

·点 评·

揭露丑态,讽刺恶俗一直是杂文的使命所在,也是杂文能在今天仍具有如此生命力的内在动因之一。揭露丑态是为了还原真相,讽刺恶俗的目的在于引起警醒。赵连国的《对证》正是运用了这样的手法达到了如此的效果。

本文开头简洁而有力,以一个镜头投出一个画面,一下就把读者吸引到了故事情节之中,可读性强;文中的细节描写很传神:黄校长“无毛的额头”、吴书记的“红脸”、双亲的“抱头痛苦”、我的不小心的“秃噜”……正是这样的细节描写把一个个丑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很有讽刺性;本文情节设置巧妙,情感一波三折,起伏跌宕,从黄校长吴书记听到噩耗的“急”,到他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后的“喜”,再到双亲到场后的“痛”,避免了平铺直叙,入木三分,使得人性的丑态和社会的恶俗暴露无遗。

文章的整体结构合理,故事情节生动,杂文味浓,讽刺性强。但文章中间部分黄校长和吴书记的“换一种思维方式”的“直截了当”稍显冗余,让人一看就知道了后面的故事情节,减少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跌宕感,如能恰当地隐去则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猜你喜欢

双亲可读性故事情节
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通俗易懂”吗?
可读性
蝶恋花·秋日忆双亲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公益广告招贴的可读性设计分析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举世无双
让老人重新动起来
我国电子档案长期可读性的障碍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