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专版编辑手记 编余拾片
2007-05-14朱大路
朱大路
一
有时候,真正好看的杂文,是那些具有百分之八十真理的杂文。留下百分之二十的“摇摆空间”,以激活读者的脑神经,让他们思索,回味,或击节叫好,或摇头叹息。这叫做:让读者参与。或曰:尊重读者。
前些日子,吴非发来杂文《师生之间不存在什么“恩”》。吴先生做了多年教师,累了,对学生们感谢“师恩”的繁文缛节,不胜其烦,并看出了其中的某些世俗和虚伪。他写道:“我们得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其实,教师学生之间不存在什么‘恩。……教师受雇于国家,服务社会,用当今通俗之说,得由纳税人供养,按劳取酬,理顺了这层关系,就可以不去谈什么‘恩。”
文章只具百分之八十的真理,其余是牢骚,还有片面之处,但“笔会”仍然刊登了。我甚至以为,这是今年“笔会”难得的好文章。
我们不少作者,常常追求道理的圆满,这当然是对的,但有时何妨预留一点空间,或者说,让道理表达得更率真一些,率真难免片面,片面往往深刻,深刻就会好看,好看才能抓人。
我总是感叹,报纸上的杂文不及杂志上的杂文好看,杂志上的杂文不及书上的杂文好看,书上的杂文不及网上的杂文好看,原因就在于报纸上的杂文“摇摆空间”最小,而网络留给人们的思考余地最大;就在于办报人认为,报纸是起教化作用的,必须面面俱到才行,而网络更给人一种平等探讨的氛围。
听说,有人读了吴非此文,要写文章商榷。我想,商榷什么呢?总不外是:做教师毕竟是辛苦的,学生要尊敬师长,知恩感恩。
倘是这样,文章就没看头了!
二
2006年,“笔会”把杂文的概念拓得很宽:只要是一个新鲜的想法,一个独特的角度,一个巧妙的构思,都可以写成杂文。
这一年,杂文来稿多了,题材广了,作者写作状态轻松了,容易发表了,均与这个拓宽的概念有关。也可以说,概念解放了创作力。
年初,就冒出了盛大林的《“突破”之疑》。有人说:“张海当选中国书协主席,实现了三大突破。”其中一个突破,是指他的书法水平、艺术修养的重大突破。盛兄不以为然,认为艺术水平的提高是漫长的过程,不可能职务一提高就出现突破,正如几年之后张海将从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时,不能说他的艺术水平“跌落尘埃”一样。接着,又以当年刚被选为党中央主席的胡耀邦为例,胡耀邦说:“我个人职务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能力水平就一下子提高多少,我自己知道,今天的胡耀邦还是昨天的胡耀邦。”
四百字的短文,一个新鲜想法,活泼,灵动,像湖面上蹦起的小银鱼。说实话,比起盛大林其他怒目金刚式的杂文,我更喜欢这条小银鱼。
2007年的“笔会”版,一定要让小银鱼们更加活蹦乱跳。
三
各行各业,都在推戴本行业的大师。当编辑的,在寻觅好杂文的同时,也在寻觅杂文大师。
什么是杂文大师?标准见仁见智。依我看,至少,他必须同时具备报人的新闻敏感,学者的深厚学养,作家的生花妙笔。三者缺一不可。
“笔会”每年发表一百多篇杂文,这些文章,有的具备敏感和学养,缺少妙笔;有的具备学养和妙笔,缺少敏感;有的具备敏感和妙笔,却又少了学养。有的三项皆有,却只能偶尔冒出这一篇,难乎为继。杂文大师岂是只写一两篇佳作的?
如此看来,培育杂文大师的理想途径,似乎是:记者编辑到大学去埋头做学问,业余时间喜欢搞文学创作;抑或是:大学教授到报社跑新闻,业余时间喜欢搞文学创作;抑或是:专业作家到大学做学问,再到新闻单位去干几年;抑或是……
然而,有几个人具备这种职业条件?就是具备了。果真能出杂文大师?
难哪!难哪!
我对自己说:放弃寻觅杂文大师的打算,埋头把杂文编好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