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饭的功效

2007-05-14

杂文选刊 2007年8期
关键词:琐事知府功效

汪 朗

人们活着需要吃饭,然而吃饭却不仅仅是让人活着。中国古人已然认识到吃饭具有广泛的功能。祭祖礼神,访友会亲,报上励下乃至安邦睦邻,往往都要好酒好肉地来上一顿,似乎只有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死死活活各色人等腹中胀饱嘴上流油,社会方可安定,天下才能太平。因此,中国改朝换代之事虽不少,但承办官饭的光禄寺之类的机构却要始终留存,碍难裁撤。

既然吃饭并非仅仅为了活着,自然需要建章立制,以更好地发挥其功效。其中有些属红头文件,载于各朝典章,更多的则是民间习俗,需要细细体察。弄不清其中名堂者,请人吃饭,往往砸锅。

据《清代野记》记载,道光年间,扬州某知府(从四品)的夫人(汉人)想宴请两淮盐运使(从三品)的老婆(旗人),帮丈夫在官场上出把力,因知道旗人规矩多,特意请了一个满官守备(正五品)的老婆当陪客。

没曾想,这顿饭吃了个颠倒。主宾一见陪客,立即双膝跪安,得其允准后方敢坐下。待到吃饭时,本该入上座的运使妻又忙着为守备妻送箸斟酒,当起了碎催。守备妻则据案大啖,毫不客气。“席散客去,守备妻欣欣然,运使妻悻悻然,知府妻则惶惶然。”原来,守备妻为旗主,运使妻是旗奴,虽然发达了,也不敢和主子分庭抗礼。此乃旗人之规矩。知府闻听此事,连忙前去谢罪,“而运使终以此存芥蒂焉。”这顿饭,纯粹是瞎吃。

饭桌既然连着官场,席面之上便难免遇到各种尴尬事,这倒为某些人施展才艺提供了舞台。

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湖北巡抚谭继询不对付,一次两人在黄鹤楼上吃公款时,又借着酒劲儿戗戗起来。谭说武汉江面宽五里三分,张非说是七里三分,督抚二人相持不下,在场僚属难置一辞。

此时,坐在末座的江夏县知县陈树屏举手发言说:“江面水涨,时广为七里三分;水落,即狭至五里三分。制军就水涨言之,中丞就水落言之,两贤皆无讹。”张、谭闻之,抚掌大笑,一场僵局就此化解。似这等善解人意者,何愁进步?

吃饭,还是考察干部的绝佳机会。

据《新世说》记载,曾国藩驻军安庆时,有一乡下亲戚前来求职。曾大人见他老实本分,十分喜爱,将以任事。没想到,一顿饭过后,老曾便要打发此人回老家。该人连忙询问原因,答案竟然是他将饭碗中的一粒稗子挑出来没吃。

老曾说,你小子是农民出身,非富非贵,可刚刚不干农活儿个把月,就讲究起来,不适合当官,“吾恐子之见异思迁,而反以自累也。”该人悔声连连,曾国藩这才给了他一个差事——管理自家的菜园子,以后见他和下人一道把菜种得有模有样,确有改过行动,方以他事畀之。

此人接受吃饭教训,做事处处小心,最后竟然当上了布政使即主管经济的副省长。

吃饭,还有协助官员断案之功效。

清代诗人张问陶任莱州知府时,一次奉命审讯一名屡屡翻供的巨盗,限期三天结案。张诗人于是索要佳酿一瓮,肉干一盘,坐炕上自斟自饮,一边和案犯扯闲天儿。连续三日,日日如此。

到第三天太阳快下山时,张问陶态度突变,下令撤去酒肉,招呼刑具,疾言厉色地对案犯说,三日之中,我问你的只是年龄居址及父母兄弟家中琐事,而你的回答却是前后矛盾,迥不相符,“琐事如此反覆,况正案耶?如再敢饰言强辩,我即将三日所答琐事,以证汝之反覆,虽严刑处死,亦不为过!”

该盗遭此突袭,难于招架,只得招供画押。案遂结。

[原载2007年第3期《青年博览》]

福建省厦门吕丽妮荐

插图/佚名

猜你喜欢

琐事知府功效
琐事
琐事
琐事
墨镜的功效
济公传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远处识人
远处识人
美国琐事二三 美乐成
远处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