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公权对滥用财政已失去羞耻感

2007-05-14

杂文选刊 2007年17期
关键词:违规者羞耻感审计报告

曹 林

发展改革委员会、文化部等二十五个部门挪用财政和其他专项资金二十七亿五千四百万元,环保总局、民航总局等三部门多报多领财政资金八千四百八十九万两千元,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等四部门违规建办公楼涉及金额十七亿三千九百万元,烟草局、教育部等十九个部门存在预算不细化、不完整等问题涉及金额一百九十亿零三百万元——每年6月底的审计报告如期而至,公共财政忠诚的“看门狗”忠诚地向人民汇报着他们的审计结果,铁面李金华的点名依然保持着咄咄逼人的严厉姿态。

盘点一下审计清单,既有屡审屡犯的老问题老面孔,也有不少新面孔,很少有部委没上审计报告了——说实话,往年看到审计报告对违规部门的曝光时,即使对依法问责和处理预期很悲观,但起码知道了基本的财政使用情况,这“起码的知情”就让公众有了一种权利满足感。但今年的审计报告让我产生一种担忧:也许这种审计点名开始时对违规者还有道德和舆论压力,随着越来越多部门被曝光点名,越来越多单位上黑名单,旧有的问题屡审屡犯,违规者又得不到严厉的处理,曝光的边际压力会越来越小以致产生“审丑疲劳”和“曝光抗体”。一方面会产生“谁也不比谁高尚”的违规自慰,一方面会有“不贪不拿多花点钱没什么”的逆向暗示,这么多中央部委滥用财政,还会给地方政府和下级的财政违规提供道德借口。

我最大的担忧在于:这种高举低打、有曝光无问责、屡审屡犯的疲软生态,会使公共部门和公权力失去对滥用公共财政的羞耻感,认为这很正当。

几年前李金华刚开始公开审计报告时,点名和批评对违规部门产生的冲击力是很大的,虽然公共财政的使用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但毕竟是违规的,被点名者对此有着较强的羞耻感和不道德感,所以对被点名很介意。但随着曝光越来越频繁而问责的持续缺失,这种羞耻感就在不断递减了,部委越来越不介意被审计署点名了,可谓集体迎审而犯、以违规抗审,今年这张审计清单就是证明。从新闻报道对财政混乱的曝光可以感觉到,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不准建豪华办公楼,实际上近段时间各地豪华办公楼和公款吃喝是迎禁令而上的,上行下效少有人以此为耻;原来媒体这方面的报道还会引起被曝光地方政府的紧张,如今豪华办公楼的被曝光者似乎很不在乎了。

与基层官员聊天,你会听到这些话从他们口中毫不掩饰地说出来:我一不贪污,二不受贿,吃点喝点算得了什么;办公楼再怎么豪华,我没有把钱放到私人腰包,改善一下办公和居住条件怎么错了。这就是公权力对滥用公共财政羞耻感的丧失,毫不以此为耻,反以为非常正当,而且似乎是一种集体意识。

政府和官员对滥用公共财政失去羞耻感是非常可怕的,没有起码的羞耻感,公共财政的滥用、挪用、占用、变相私用就会泛滥。该到了强化其羞耻感的时候了,一方面要加大审计曝光后对违规者的问责和查处,也就是舆论常说的“期待审计风暴后的问责风暴”,无人追责就不觉羞耻,只有严厉的问责才能积淀起部门对滥用财政的羞耻感;然后,要将滥用公共财政的行为“归罪化”,当下部门和官员所以对财政违规很不在乎,根本在于法律对这种行为的界定非常轻微,常轻飘飘地定位为“不正之风”之类,处理至多仅停留于内部通报、行政处分之类,而且不问责个人只批评单位,这自然使官员对滥用财政缺乏痛感。我认为,对这种滥用纳税人钱的行为应该入罪,应该定位为一种腐败。当然了,最根本的还在于公共财政纳税人监督的归位,让那些对自己纳的每一分税都有切身利益感觉的纳税人盯着政府和官员并有权问责,看你有没有羞耻感。

[原载2007年6月28日《中国经济时报》]

猜你喜欢

违规者羞耻感审计报告
人的羞耻感从哪儿来
“暴怒”的背后,原来是“羞耻”
印尼叫停“躺棺反思”
保持距离(大家拍世界)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现状研究
财政部发布12项新审计报告准则
你永远不可能通过羞耻去真正改变一个人
我国拟推行新的审计报告模式
陷入羞耻感泥潭的高二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