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在终点的第一名

2007-04-28

董事会 2007年4期
关键词:锦江经济型楼宇

陈 茜

2006年10月26日,中国如家快捷酒店管理公司(Home Inns & Hotels Management)(以下简称“如家”)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当国内对如家上市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之时,国内快捷酒店的先驱——锦江之星只能在一旁唏嘘。

按照中国一贯的传统思维,先发才能制人,后发受制于人。不过这个定律在中国的企业界似乎并不始终成立,在各类新兴行业中,“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或者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层出不穷。目前,在中国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型酒店、商务服务、汽车后市场(包括维修装配和汽车美容等)、生活服务以及教育培训等,后起者正在焕发着勃勃生机,大有成长冠军之相,其势力直逼行业内的先进入者,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过先进入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新新势力如此锐不可当?行业内的先驱者为什么输在了终点?

如家之青VS锦江之蓝

如家的奇迹源于网上的一个帖子。2001年的某一天,携程网的创始人季琦在浏览携程网时看到一条网友的留言,内容是抱怨在携程网上预订宾馆价格偏贵。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发现这位网友一语命中了中国酒店业的命门——豪华的不够经济,便宜的不卫生且不实用。于是,从这一个帖子获得了灵感之后,季琦开始了开拓经济型酒店之旅。他先与首都旅游集团合作,后者投入4家建国客栈作为经济型酒店的样板,对酒店的每个细节都做出详细的规定,从此开始了特许经营和连锁经营。此后,如家进入扩张阶段,连锁之路已经渐入佳境,4年多的时间走过了其他酒店近10年的历程,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经济型连锁酒店之一,成功接替了锦江之星在经济型酒店业内的“老大”地位。2002年,如家从4家连锁店开始,2003年发展到13家,2004年35家,2005年70家,目前已经突破了130家,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经营约10年的锦江之星。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举办的“2005~2006年度中国特许奖”的评选中,如家荣获“最具成长力奖”,并入选《中国商业评论》的“最佳商业模式”,从风头上大大超越了曾经的第一品牌锦江之星,成为众多中国商旅的住店首选。

自2003年以来,如家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成功引入了包括IDG、美国梧桐创投等境外战略投资者,成为国内第一家引入风险投资的经济型酒店。2005年后,如家更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扩张,分布城市也从10多个扩展到40多个,实现了重要城市的布点,实现全国性的战略布局。2006年第3季度,如家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6%,利润增长近3倍,入住率高达94%。无疑,如家的发展势头越发不可收拾。

与如家的一路辉煌相对应的却是另一个先进入者的落寞。事实上,国内最先进入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却是锦江之星。1996年5月,锦江国际集团旗下的锦江之星旅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选址上海梅陇,建成了中国的第一家经济型酒店。次年,锦江之星梅陇店正式对外营业,仅仅3个月,入住率就达到了90%。锦江之星由此一举成名,成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鼻祖,开始了中国经济型酒店的领跑之路。

与如家的快速飞奔相比,锦江之星的步伐一度显得稳妥有余而进取精神不足。作为锦江之星的投资者,锦江国际集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锦江酒店、锦江投资、锦江旅游三家上市公司,资本实力不可谓不雄厚。然而,从开业到2004年这7年中,“锦江之星”才发展了不到20家酒店,而且大部分落户于城郊结合部位,也没有完成全国的布点。到最近的几年,在如家、莫泰168、速8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凶悍进逼下,锦江之星大有猛醒之势,开始加快了扩张的节奏,目前在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有80多家连锁店,但在势头上已经落后于后进入者如家。

如家之所以能加速度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的帮助,而在风险资本塑造“快公司”的时代,如家的发展战略似乎更获风险投资者的青睐。2006年10月26日,如家快捷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开始交易。其开盘价为22美元,高出发行价59.4%,成功融资1.09亿美元。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给如家带来了充分的运作资金,使如家的快速发展之路得以顺利延续。而锦江之星的上市道路还似乎很不平坦,据相关报道,锦江之星将作为锦江酒店板块的组成部分,一起打包赴港上市。2006年11月底,锦江从香港发行股票募集了23亿港元,用途就是发展“锦江之星”。

分聚的对立

无独有偶,在楼宇视频市场,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例子,这就是聚众和分众之间的恩恩怨怨。聚众是国内较早进入楼宇液晶屏广告的传媒企业,然而,2003年5月,江南春注册成立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进军传媒广告行业,开始推广他所包装的“户外生活圈媒体群”的概念,从而揭开了聚众与分众之间针锋相对竞争的序幕,在名称、圈楼、融资、上市、人事震荡、行业标准、市场份额、收购兼并等八个领域开始了血腥的厮杀。

然而,在这场大对决中,由虞锋率领的聚众明显处于下风。2005年初,根据CTR发布的报告,在全国13个城市覆盖楼宇数量上,分众传媒以70%的份额稳居第一,聚众传媒为28%,打着“分众传媒”字样的液晶广告屏,现已经覆盖全国40多个城市近2万栋商业楼宇。

在占领各大城市高端楼宇的同时,分众向纳斯达克进军的步伐一刻都没有停止过,而登陆这一刻在2005年7月13日来临,是日,分众传媒成为纳斯达克的一员,发行价高达17美元,募集资金1.72亿美元,总裁江南春也身价暴涨至2.72亿美元,远超搜狐CEO张朝阳。然而,聚众登陆纳斯达克的路途并不顺畅。聚众经过凯雷的第二轮注资,在主承销商摩根士丹利的帮助下,也已经走完了上市前的几乎所有步骤,然而,还是没有能够打开纳斯达克的大门。

在众人感慨“既生瑜何生亮”之际,江南春和虞锋用公司合并的方式摆脱了瑜亮的宿命。2006年1月9日,分众宣布全面收购聚众。分众以3.25亿美元获得聚众100%的股权,其中现金9400万美元,股票2.31亿美元,聚众掌门人虞锋也同时彻底丧失了到纳斯达克敲钟的机会。分众传媒的股票在消息发布当天由双方谈判时的30美元一路飙升至42美元,市值近15亿美元,一跃成为继网易、百度之后市值最高的中国概念股。在近三年的厮杀中,后进入者分众也最终胜出,笑到了最后。新的分众公司控制了楼宇广告市场98%的份额。

孤独的探路者与幸运的追随者

在中国经济型酒店如火如荼的发展高潮中,为什么锦江之星没有保持住自己的先发优势,而 将自己第一品牌的位置拱手让人?同样,聚众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竞争对手无情地吞并?

最先的市场进入虽然能最先抢占市场,但却使开创者不可避免地经历一段孤独前行的历程。

锦江之星是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先驱。在1996年成立之初,由于整体市场不成熟,所以在开始的时间内只能局限于长三角地区发展。同时,这也是锦江集团初次试探经济型酒店,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国外的情况又和国内大相径庭。锦江之星的一切尝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也大大降低了其发展和扩张的速度。在发展的初期没有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布局,成为锦江之星的一个硬伤。

经济型酒店的杀手锏是:让客人花最少的钱满足最核心的需要——住宿和早餐。这样,客人自然接踵而至,经济型酒店市场开始迅速扩张。如家恰好赶上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成熟时间,从一开始就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这是如家与锦江之星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如家来说,与其说是企业家的远见,倒不如是一种机遇的巧合。

猜你喜欢

锦江经济型楼宇
优化楼宇产业生态探索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凝聚年轻活力,助推“两新”起飞
楼宇党建亮实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研究
上海锦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船期表
上海锦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船期表
上海锦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船期表
经济型酒店关店潮 加盟商惨烈厮杀
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以及发展策略
上海锦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