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过渡期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
2007-04-28贺力平
贺力平
现在外资银行的持股是有限的,银监会最近正在考虑提高外资股东在中资银行中的持股比例,我是赞同这种做法的
在华的外资银行,现在是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2001年底,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银行业的开放过渡期为五年,从2001年底到2006年底,在过渡期内,中国要在一系列领域内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其中银行业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外资银行进入的原因
从国内因素来看,外资银行进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市场规模大”可以从与其他国家的对比来看,比如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这几个发展中经济体,从银行业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中国在这五个国家当中是最高的。关于增长速度,在最近五年中,我国银行业的总资产规模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在这五个国家当中也是最高的,而且这个速度并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速度,而是在银行业处于整顿和调整时期所达到一个高速度。这就意味着,国内市场从总量上看有很多发展机会,这不仅吸引国际银行机构到中国来,也吸引国内的很多社会力量想要进入这个市场。
国内银行业在最近这些年来经营业绩欠佳,有很多坏账,为什么还能够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呢?
首先,坏账并不意味着这个市场缺乏经营和盈利的机会,坏账只是说明银行的经营管理有问题,这是两个概念。当然也有经营环境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最近一年来经常讨论一个概念,叫做“中国的金融生态环境”,认为这个环境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但是,中国的国内银行市场上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机会,而且可以为各方面的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发展的机会。
第二,从国内因素来看,多年来中国一直实行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吸引外资银行进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外资银行实际上早就在中国开展业务了,它们要跟随本国的企业一起进入中国。
第三,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国内企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多样化,这种多样化趋势不仅表现在产权结构上,也表现在经营效率上,不同行业和地区也存在经济发展上的多样性。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外资银行可能会认为,它们可以在中国经济的某些局部领域发现有利于它们自身发展的市场条件,这是一个细化。由于国内银行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大量的金融活动依附于政府,主要为国有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相对地忽略了为普通企业和居民提供必要的、有效的银行服务,这就表明,国内存在很多有待于开发的新的经营领域,这些机会没有被国有银行很好地利用.比如在消费者银行服务方面,银行卡市场在国内的发展还是比较欠缺的,信用卡的发展比较薄弱。很多外资银行业看中了这一领域,希望能够进入这一具体的、新兴的领域,所谓“新兴”,是因为这在国外已经不是新兴的领域,但在国内是一个新兴领域,这也是吸引外资银行进入的因素。
从国际因素上来看,为什么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表现出巨大的兴趣呢?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在许多发达经济体,其银行业已经高度发达,其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的发展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尤其在欧洲。因此,它们在本国的经营利润率相对比较低,跟其他行业没有太大的区别,没有所谓的“垄断利润”。
第二,相对于发展中经济体的同类银行而言,来自欧美国家的大型外资银行不但拥有明显的管理和经营优势,而且还具有国际市场网络和资金规模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促使它们通过走向海外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哪里增长得快,哪里有亮点,这些金融结构就会到哪里去,就有可能形成“蜂拥”般地进入。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东南亚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欧洲和北美的银行曾经一度涌向东南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跟风的趋势。
第三,从国际因素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银行业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国际舞台成为各国大银行相互竞争的场所。对于那些大型银行来讲,尤其是对于那些把服务对象定位于一些大型企业的银行机构而言,它的市场和客户对象是国际化的,再加上银行结构要管理流动性,要管理风险,这种风险有可能来自国际市场,来自不同的货币的兑换,也就是汇率风险,那么这些大型银行就要通过国际金融市场来进行避险等活动,所以现在中国的外资银行非常活跃。
外资银行进入的方式
从理论上说,一国银行进入到海外市场可以有多种方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方式在最近两三年主要是入股,包括参加国内大型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以及入股一些中小银行。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入股既不是控制股,也不是微不足道的股份,是介于这两者之间,我们给它定义一个名称,叫做“这个股份足以使它派出董事,但不足以使它委任董事长”,是这么一个概念。对于战略投资者而言,他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是这个地位在整个董事结构中处于少数方,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少数方。为什么外资银行拥有开办分行的自由,但它们没有采取大规模建设分行,而是采取入股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呢?我觉得这和中外银行市场上的一些差别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在后过渡时期,外资银行可以进入国内市场,不分地方,不分币种,不分客户对象,但是实际上开设分行的经营成本和风险是相当高的。它们认为中国国内市场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它们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独立的经营,把这种潜力转变为经营利润。
第二,国内银行业的政策有重大的转变,这是最近两三年出现的,最重要的就是加速国有银行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构的调整。对很多外资银行来讲,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抓住机会进入中国市场,因为这有可能为外资银行未来在中国更大的发展提供一个起点,并不是说以后只能以这种方式进入。未来在更加掌握中国国内市场的情况的基础上,或者认为应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它们还可能会采取设立分行的形式,这个未来是多久呢?可能是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到那个时候它们可能还会采取别的方式。
第三,中资银行机构对这种方式是欢迎的。从中资银行自身的角度来看,一是,它面临着资本金不足的问题,需要一个有效的筹资手段;二是,对于中资银行的管理者来讲,他们希望增加自己的经营独立性。尽管国内的《商业银行法》已经赋予他们独立性,但是在实际的经营环境中,他们的独立性往往受到影响,如果有外资入股者的参与,他们会利用这种新的因素来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减少一些行政干预。更重要的是,现行的政策可以外资银行的持股水平达到足以派出一名董事,但是不能委任董事长,换句话说,中资银行可以接受一位董事成员,但是仍旧保持对董事会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银行机构的负责人认为,入股的方式一方面吸引了资金,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自己的经营独立性,同时也不丧失对本机构的控制,所以这对他们来讲是一件好事情。因此,政府、外资方和国内银行机构这三方都对此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这自然就促成了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外资银行主要以入股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今后可能还会继续出现。
外资银行进入的作用和影响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尽管外资银行已经进入中国,但是它们对中国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大的,对中国的外资部门和对外贸易有很大影响。现在这些限制逐步取消,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可以预料,外资银行进入的规模还会继续增大,它们对国内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也会随之增大。外资银行在未来的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特别提到两个方面:
第一,增加国内银行市场的竞争性。当然,也应该冷静地看到,这种压力是否会同等地表现在每一个国内银行机构上是很难断定的,今后国内银行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分化。
第二,改变国有银行的股权结构,提升国内银行的独立性。国内银行经营独立性的上升,会引起很多相应的转变,在监管制度的安排上会有一些转变,金融市场、货币市场的实施方式也会有转变。比如利率,我们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规定利率,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不一样,美联储不会提高或降低存、贷款利率,它是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至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自己决定,这两者之间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这些银行机构是否具有经营的自主性。
我们也不能过高地估计外资银行进入的作用,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大的国有银行不管是引进战略者,还是进行海外上市,主要的股东还是中央政府,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因而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的问题还会存在。怎样概括我们国内银行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是政治家任命银行家,这个模式在中国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尤其在大型国有银行,这并不会受到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国内的开放是国内的事情,引进多少外资可能对此都没有影响,国内怎么做完全是取决于我们自己。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外资银行的进入是不是会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甚至经济安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心平和气地、理性地进行讨论。
首先,什么是经济安全或者金融安全?如果我们认为,凡是外来事务都会影响我们自身系统的不稳定性,那么这种观点有一个前提,即这个系统是与世隔绝的、不开放的,就像自然界中的“温室”。如果我们的国有银行是温室里的植物,你要开一个天窗,这会改变它的生长环境,显然不利于它的生长。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永远不应该开放,中国经济不能搞外贸出口,不能引进外资。因此,我们要引进外资银行,逐步开放市场,这有助于提高国内银行机构的持久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如果继续把它当成温室里的植物,它是没有持久生命力的。
第二,我们是不是要把外资金融机构看成是一个投机者,看成是一个短线投机者,一有风吹草动他就撤资,人民币一升值他就来,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国际上有一个很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经济不仅在过去十年中快速增长,而且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会快速地增长,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在未来三十年内,保守一点,在未来的五十年内,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美国经济的规模。当然,不排除有投机性的行为存在,但投机性行为不是主流。
对于外资银行,有一种观点是控制。现在外资银行的持股是有限的,银监会最近正在考虑提高外资股东在中资银行中的持股比例,我是赞同这种做法的。从理论上来看,如果把持股份额提高到50%,这就意味着对方控制。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两个人结婚,你说是男方控制女方,还是女方控制男方,我觉得这是平等的,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是结合成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而不是一方要控制另外一方,如果出现一方控制另外一方的情况,那必然有一方存在结构缺陷,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利益,不能捍卫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