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教育科学良性发展
2007-04-24宋吕银
宋吕银
2007年10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党的十七大江苏代表团参加讨论。在讨论结束后,胡锦涛总书记紧紧地握住泰州市委书记朱龙生的手,深情地说:“省泰中师生们的画册和信件已经收到了,请你转达我对省泰中师生们的问候,对泰州人民的问候。”联系泰州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我们泰州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决心以总书记对家乡师生们的问候为强大动力,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泰州教育科学发展。
一、以教育现代化为龙头,实现泰州教育的率先发展。
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标志,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要求;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全局部署中,教育是唯一提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领域;泰州市第三次党代会在提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泰州”的“十一五”奋斗目标时,也明确教育必须率先于其他领域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的《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省教育厅制定的《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工作程序》,迅速启动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创建迎评工作。总体考虑是:姜堰市、海陵区在2008年建成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靖江市、泰兴市、高港区在2009年建成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兴化市在2010年建成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到2010年,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再经过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全市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初水平。
二、以继续加大投入为保障,实现泰州教育的优先发展。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8月31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三优先”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当前,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泰州市人民政府刚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意见》为契机,将全市城乡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推动泰州教育优先发展: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从体制上与乡镇脱钩,全额纳入市(区)本级财政预算;确保免收学杂费的政策落实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并进一步扩大“一免一补”的范围,进一步提高资助比例;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确保明年达到小学生每生每年27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425元的标准,并做到以后逐年增长;建立義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改善办学条件专项经费,市(区)年度财政预算超收部分,优先用于校舍维修改造和设备购置;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津贴和地方补贴全额纳入市(区)本级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等等。
三、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实现泰州教育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当前,我们将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切实将幼儿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理顺幼儿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园长和教师管理、统一经费管理和教师工资发放”;二是积极实施“特殊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年底完成基础设施达标和通用教学设备配置工作;三是认真贯彻落实《泰州市政府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实施《全市普通高中新一轮布局调整规划》,加大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和三星级普通高中创建力度,引导全市普通高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四是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在“扩大规模、整合资源、提升内涵和落实政策”四个方面求突破,同时还要按照“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要求,切实加大医药、船舶、机械、化工等泰州四大支柱产业人才的培训力度;五是继续坚持量、质并举的方针,按照“扩大规模、形成特色、提升水平”的思路,把高等教育作为泰州教育的“增长点”,加快泰州高教园区建设步伐,积极积聚条件,及早建成泰州大学。
四、以实施“教育关注民生”工程为载体,实现泰州教育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只有推进教育公平,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今后,我们将在不断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比重、开展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扶贫助学力度,构建起全覆盖的教育资助体系。一是认真落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做好普通高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管理、发放工作,认真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二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制度,积极实施资助贫困生“百千万工程”,确保全市600名残疾学生和3000名孤儿免费接受中小学教育,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三是积极实施“蓝天计划”和“关爱行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收费一视同仁,保证留守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另外,继续开展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城区优秀骨干教师分期分批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定期组织城区名教师、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安排优秀校级干部到相对薄弱的学校轮岗,同时选送薄弱学校的干部到对口支援学校挂职,等等。
五、以素质教育和强化队伍为重点,实现泰州教育的内涵发展。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素质为要、师资为本。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实施“333工程”,突出“三育(德育、体育、美育)”,抓好“三会(会学习、会劳动、会创造)”,落实“三定(课程计划的规定、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的规定、考试评价的规定)”;深入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推进规范管理、人本管理、精致管理、特色管理;深化“学洋思活动”,放大洋思效应,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向课堂要效益,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将深入实施“师德工程”,以陶研会为载体,大力开展“学陶师陶活动”,大力宣传师德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的事迹,树典型、扬正气、刹邪气,禁止在职教师从事任何形式的有偿家教;大力实施“师能工程”,通过出国培训、省市级培训、校本培训、教师大学堂,提升教师理念,通过函授、远程教育、自学考试途径提升教师学历;大力实施“龙头工程”,通过师资梯队行动计划的实施,培养一大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名校长、特级教师,树立一批业务典型,提升教师发展动力。
六、以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为动力,实现泰州教育的创新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当前,我们必须大力实施教育创新,坚定地走教育创新之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实现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招生考试制度的创新;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目标,实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创新。总之,要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现代化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