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视“学校精神”

2007-04-23林高明

人民教育 2007年17期
关键词:师生校园精神

林高明

由一堂作文课引出的联想

日前在一所学校听作文课,老师出了一个半命题作文《××的老师》,一位学生决定写《幽默的数学老师》。老师问:“你想写数学老师哪些幽默表现呢?”学生挠挠头说:“数学老师上课时,经常打喷嚏。”此语一出,全班哄堂大笑。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老师的喷嚏打得又长又响,老师打喷嚏时唾沫飞溅,老师的喷嚏气势不凡……

老师的一个喷嚏被学生如此津津乐道,大有刻骨铭心之势。课后,一起听课的教师们感慨不已,我们的课堂生活竟然贫乏到这种程度,教师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竟呆板到这种地步!

记得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振有说过:“教师有没有文化主要不在于教师的职称、职位,而在于教师有没有高尚的师德、丰富的学识、生动的个性、感人的故事在学校里流传。有些学校没有文化气息,问学生老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学生讲不出,或只能讲一些课堂笑话。”

学校里生动、感人、鲜活的故事,源于自由生命之花的灿烂绽放,是人格魅力自然散发的芬芳。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标识着师生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与生命的价值向度。

教师的精神生活决定了课堂生活的质量,教师的文化素养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师的心灵力量预示着学生的生命强度。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声称,教师是古今高尚的圣哲与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教育的文化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能自立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学校是文化创生之地,是精神传承之所,是生命滋荣之根。学校的文化、学校的精神不是写在墙上、印在纸上,更多是流荡于校园的空气之中,在师生口耳相传中。在校园生活的“故事”与“人物”的精神浇灌与浸润中,师生们的生命不断被鼓励、被唤醒、被丰富、被提升……

没有文化积淀的学校,就像沙上建塔,全没有根基,成了一座建筑的空壳。一位教育专家曾痛心疾首地说:“现在有些学校很漂亮,有花园式的,有宫殿式的,有宾馆式的,但总觉得缺少什么东西。”缺少什么呢?学校文化。

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它不是生产螺丝钉,不是生产半导体晶片,学校是和人打交道的,是思想和思想的交流,是情感和情感的沟通,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

帕夫雷什中学的启示

学校历史中不管是名人轶事,还是凡人趣事,只要用心积累,便如同一种精神的谱系和成长的根系,成为一颗颗种植在学生心田的真善美的种子。这种熏陶之功,感染之力,正如古代的墨子所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些故事及其情韵,使生活在校园里的师生们如浴冬阳、如沐春风。这些有意义的、值得回味的人或事,为一代代人的成长汇集了必不可少的生命元气,供应了绵绵不绝的生命能量!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中,他充满感情地记述了许多教师的轶事。这些教师个个身怀绝技,各有特色,比如:

———维多里亚·特罗菲莫夫娜老师善于培育读书爱好者,课堂上她从不捧着书朗读,一些重要内容她全都能背诵。当她在朗诵诗歌或短篇小说时,不论学生、教师还是家长都会屏住气息,沉浸在她那清晰而又动情的朗诵中。

———物理教师亚历山大罗维奇同时又是出色的钳工和车工。一个孩子只要经他指导两三年,就会毕生“迷上”技术。他在学校任教19年,学生中已有85人当了工程师。

———还有一位叫法尔图什尼亚克的农村教师。他在一所十年制学校里教历史,却研究过有关本国和外国历史的数千种文献资料,通过自学掌握了9种外语,能阅读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的原文著作。对学生来说,听他的历史课就像过节一样……

正是通过这些让人终身难忘的教师轶事,苏霍姆林斯基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们,当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就是在这样富有“故事与人气”的学校中成长,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这样的学校里,有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生命形态。美好的、独特的人性不仅过去存在,而且永存于这些“故事”与人物中,学生们能够亲手触摸得到,在不知不觉中分享到前人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

而反观我们一些学校的校史记载,总是热衷于记录那些“出人头地”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或不凡成就,或学界名人,或商场赢家,或艺术明星,或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然而,这些冠冕堂皇的记载缺少了富有生命力的情节与细节,读起来味同嚼蜡。真实的历史是活在人们的心中的,真正深入人心的是那些口耳相传、喜闻乐见的人物轶事:那些独树一帜的思想、与众不同的学养、超凡脱俗的追求……正是在对这样的“笑谈”与“神游”中,校园精神的因子开始苏醒、复活,并向每一个敞开的心灵中移植、投映。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积累属于学校自己的“故事会”,就是为师生奠定下充盈而丰实的心灵基座,立下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标杆。

给我理想启蒙的小学校

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不是知识在教育人,而是传授知识的人在教育。在学校里,更重要的是生命与生命的对流,灵魂对灵魂的呼唤。人生中蓬勃腾跃的内在的火焰,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得以薪火相传、不绝如缕。

同窗好友许元坤的一篇回忆文章,使我更加执著地相信:学校的精神决定着一代代师生们的生命走向。他在文章中写道:

之所以成为一名教师,是因为有那么一尊影像深刻地烙在脑海中———他左手倒插腰际,右手中、食指并拢,遥指远方。他红光满面,目光中充满睿智,向我们激动地描述着学校的未来:“到时候,我们将有自己的大操场,还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我们学校在农村、在全县都将是数一数二的……”随着他手指的挥动,父老乡亲们无怨无悔地投入到校园建设的义务劳动中。

文中写到的是我们的小学校长朱长美。如今,每当已近不惑之年的小学同学们聚在一起,聊起往事,都会不约而同地谈到这位尊敬的老校长。要知道,在我们那样的一个村庄里,一所只有26个小学毕业生的学校,居然走出了12位大中专毕业生。这在当时可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而这无疑要归功于朱校长,归功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原先是在村庙里上课,用锅底灰和着石灰刷出黑板,预制的土墩块左右各三块垒在一起,中间搁着一块长木板,就是课桌。再从家中自带来板凳。在朱校长的呼吁下,全村人办学热情高涨,经过一番努力,一排十二间的两层教学楼,屹立在村西南的山坡上:整齐的方柱、宽敞的窗户、漆得闪亮的门……

村里老一辈的人在茶余饭后总是念叨,我们这样偏僻的村庄能遇上如此的好校长,这真是子孙的福分。退休以后,年愈古稀的朱校长还多次来到我们村庄,热心地规划学校建设,大到旗坛、旗杆位置的选定,小到校园植被的布局修整……每一次他离开学校,总会有许多人簇拥着送他到村口,一声声的“珍重”含满了留恋与祝福。

1999年10月,全县办学经验交流会在我们这所农村完小举行。在朱长美校长以后,一任又一任的校长立下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以校为家,励精图治,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如今,一幢更为崭新、雄偉的教学楼已经落成。站在教学楼顶上,可以鸟瞰全村景色。在宽阔的操场上,一棵棵遮天蔽日的大榕树呵护着孩子们的梦想。

梦想是对未来的追求,只有孜孜不倦地进行精神的接力,人们才能走向理想的殿堂。下一代人的梦想,该由谁来托起?显然是由许多上一代人以及我们这一代人来构筑的。在一些活生生的人和事的感召下,我们自觉地朝着太阳的方向前进,沿着他们的足迹前进……

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是如此的触手可及。在我看来,所谓的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真、善、美的气韵相互濡染,相互传递,使之在生命内核中显影,并化为人生的热情与执著。正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所描述的一样,“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毋庸讳言,我们有些学校不但没有流光溢彩的故事,而且校园内外交相传播的是闲言碎语、道听途说、耳食之谈……长此以往,学校也将斯文坠地。身为教育者,应该好好检视我们的学校精神,让一些震撼人心、鼓舞人心、启发人心的校园故事、校园人物,如一溪活水一样流动于校园之间,流动于师生的心间,流动于社会世人之间。

猜你喜欢

师生校园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拿出精神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