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年献词

2007-04-23

人民教育 2007年1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办学新课程

2006,满载着我们的追忆和怀想,渐渐远去。

2007,肩负着新的希冀和期望,向我们阔步走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七大和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教育事业又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过去的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扎实起步,惠及4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5000多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继续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5%,高中毛入学率超过50%;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取得显著成果,410个西部攻坚县中,已有247个实现“两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

《决定》也提出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展望2007,任重而道远。

要加大新课程推进力度,支持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按照素质教育要求,整体设计课程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及其他相关改革,加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制度和机制建设;抓住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实施這个重点,推动农村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整体规划普通高中新课程,用三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2007年以中部为主体、在11个省(市)实施高中新课程;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做好2007年进行高中课程改革的省份教育行政、教研、校长和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增强组织实施新课程实验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高中教育质量评价、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注重实效,促进学生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体系。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综合评价体系的探索;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将“知荣明耻”变成日常的自觉行为,全面推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做好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研究制定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衔接的机制,为青少年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要认真实施《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普及和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依据《义务教育法》要求,依法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继续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着重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依法实施城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的工作;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继续推进免费教科书工作,进行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探索;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确保2007年底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实现工程覆盖所有农村中小学的目标。

要以规范办学行为为重点,切实加强中小学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依法规范办学体制改革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办学行为,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工作健康、规范、有序进行;切实抓好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安全工作。

2007年,还要不断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中西部实现“两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础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继续研究高中教育的办学体制、招生制度改革,规范普通高中建设,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幼教、特教事业发展……

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开创基础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办学新课程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普通高中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