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成的奇趣雅宅
2007-03-30徐群
徐 群
他的足迹曾遍及世界——中国、美国、韩国、印度、苏联……他用镜头记录世界的政治风云,社会变迁,纵横捭阖。他是刘香成,他丰富惊人的阅历和不同寻常的经历,让人们对他的审美情趣充满了好奇——在多元文化背景的熏陶之下,他会给自己营造怎样的居住环境?
经历赋予奇趣雅宅
也许是因为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作为媒体人,刘香成比常人更敏锐,这种敏锐源自于多年的文化积淀。刘香成说,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他最注重的是欣赏当地的文化。因为不断地看、不断地思索、不断地积累,令他比常人具有更独特、更敏锐、更前沿的审美素质和欣赏能力。而这个四合院就可以说是文化和知识的积累赋予他的一个特别的礼物。
1978年,他被派到中国。“那是我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开始,也是我个人事业的开始。我记得70年代的北京,城市由一条又一条的老胡同组成的,胡同里每家每户门口都堆着大白菜,傍晚还可以看到骆驼进城。我当时就对胡同和四合院非常有兴趣。”
然而,因为工作繁忙,他根本没有心思和精力考虑给自己一个院子,去投入、搞装修,但老北京胡同和老北京生活一直留在他脑海中,以致后来又被派到其他国家工作时,心里仍旧惦念着北京。
1994年,刘香成辗转到香港,常有机会往来北京。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介绍下,得知在北海公园和景山的交界处有那么一个四合院。“因为它位置很独特,最难得的是这个四合院的地是四四方方的,如果地不方正是很难盖四合院子的,北京传统的四合院是一定要讲究对称的。”于是刘香成毫不犹豫买了下来。
外中内洋大气精致
刘香成的四合院中规中矩,有影壁,有头道门和二道门(垂花门),两道门之间是佣人居住的倒座房。进垂花门,是粗磨花岗岩铺就的院子,正对面是北房,左右是东、西厢房。
其实,眼前所见的这个古香古色的四合院是刘香成专门请北京的古建队花了2年时间,按照最传统的四合院样式重新建造的。因为当初买下它的时候,四合院里原本的房屋年久失修,已经不适合生活,所以,全部推倒重建。
因为在重建之前看过很多改建得不太成功的四合院,它们外观是古典样式,房间里面却比较粗糙,所以刘香成认为,在四合院改造方面应该考虑得更多一点,以适合现代人生活的需求。这个四合院应该说是东、西文化结合的作品,因为建筑的外观虽然是“传统的中国”,而内部格局却是非常西式的。它不像传统四合院有那么多小房间,每个房间都很宽敞、通透;北房是由客厅、卧室和卫生间组成的,卧室的右侧还有一个全木的桑拿浴房;西厢房是刘香成的书房和一间小的客卧室;东厢房是连通为一体的厨房和餐厅,厨房屋顶被改造成美国加州的透明式顶棚,东厢房地下还有一个家庭室;无论客厅、餐厅、卫生间、客房, 都是三层窗子,既隔尘又保暖……
在四合院的装饰上,因为刘香成喜欢素,所以没有让工人雕梁画栋,只是大面积单一红漆上色,局部地方有彩画,整个院落看起来大气而精致。
入乡求品“品”在细节
在朋友眼中,刘香成可以说是一个很“麻烦”的人,比如他吃饭很挑剔,西餐应该是怎样的,中餐应该是怎样的,他心中有很多的准则。“因为我去过的地方太多,所以我什么菜都喜欢吃,意大利菜、法国菜、泰国菜、越南菜、中国菜都可以,我不能说我只喜欢哪个地方的口味,但是我要求味道纯粹。”
对这样一个国际人,不能要求他“入乡随俗”,因为他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品位,所以他的生活更应该用“入乡求品”来概括。“品”在细节中,刘香成要求每件事情达到这个境界。
比如,在刘香成家里,你看不到富丽堂皇的装饰,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客厅里包沙发的面料都是泰国天然植物颜色的丝制品,不是染色的织物。
而你无论什么时候到刘香成家里,都可以光着脚在干净地院子里走来走去,地面没有落叶、纸屑,一尘不染。很在意保护的刘香成要求家里的阿姨每天要把清洁做到位,每到下午,阿姨要把100多平米的院子的地面犄角旮旯仔细擦一遍, 4、5月北京的风沙季节,甚至一天要擦两次。因为在刘香成看来,保养很重要,他说:“四合院如果不注重保养,它很快就会成为老院子。”
在刘香成眼里,这个四合院是非常珍贵的。“只有你亲临其中,真正生活在这里,才能体会到四合院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