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展望
2007-03-28曹远征
曹远征
最重要是利率的市场化,提高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定价能力,此外混业经营可能是商业银行下一步改革中最重要的问题
国内银行面临的共同问题
中国的银行业现在面临着什么问题呢?第一,不良贷款较高,这是长期形成的历史性包袱。到去年年底,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达到10%;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低一点,达到4.22%;城市商业银行是7.73%。以国际标准来看,都是比较高的。中国的银行背着一个很大的包袱进行竞争,显然是有点乏力的。
第二,资本金不足。现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除了农行以外,其他三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农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估计只有4%,而其他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都是不够的,都低于8%。资本充足率不足,就意味你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第三,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员工、分支机构的创利能力差。举例来说,中国农业银行有60万人,中国工商银行在改革前有40万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是20万人,人均创利都是比较低的,银行的收入大部分被费用占了,所以成本收入比率就远远高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
第四,与成本居高不下相一致,银行的收入能力也有问题,主要是风险管理监管力度及技术相对落后,制约了银行开拓高回报的业务渠道。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品种单一,大家到银行去无外乎是存款、贷款,而银行最重要的是中间业务服务和中间业务收入,存贷业务要逐渐向中间业务过渡,费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要持续上升。目前在中国的大银行当中,惟有中国银行是不错的,但也只占到19.5%,其他银行都远远低于10%。也就是说,银行主要还是靠存贷的利差来形成收入。存贷利差形成收入和利润有很大的风险性,它高度依赖于利率的变动,高度依赖于人民银行的政策。如果贷款利率提高,而存款利率不提高,这就意味着银行的收入扩大,相应地,如果存款利率提高而贷款利率不上升甚至下降,那么银行就很难赚钱,收入就有问题了。这种依靠利差业务带来的收入,随着市场化的改革,是在收窄的,越来越窄。
第五,数据处理中心互不兼容,不能有效处理及运用信息资源。一方面,银行要开发新的产品,另一方面,数据处理中心要更强大,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都使用这种方式的话,对于计算机的要求是无法想象的,处理能力要非常强大。之所以刷卡的方式不太好用,就是因为它的数据处理能力不行,像我们刚才说的ATM机,你一个人取一次钱,如果刷了三次卡,线路的拥挤程度是可以想象的。这就要求中国银行业的数据处理能力要超强,我们曾经有个考虑,如果这么做的话,中国银行业的后台处理能力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而且这方面也出现了一个竞争优势。
深化改革是银行业根本出路
根据这样一些情况,对中国金融业来说,还是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从197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很多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健全宏观调控监管体系。在宏观调控体系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利率的市场化,中国的银行业风险定价能力不行,宏观调控部门把利率固定了,银行怎么能够定价呢?一开始我们谈到,市场经济是自由的企业制度,它是通过竞争性市场形成一个价格信号,来进行资源配置。在银行业中,利率应该是变动的,银行要有自己定价的权利,国家利率一定是市场化的,它才有可能定价。
另一方面,必须加快银行业重组改制的步伐,扩充资本金,提高盈利能力,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应对对外开放带来的一个挑战,并形成于一套与国际操作惯例相接轨的新的微观经济的制度。
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市场结构问题,要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比如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我们算了一下,去年中国资本市场获得的融资额仅是整个融资额的4%-5%,换言之,至少90%以上的资金是由银行提供的。有人说,这样有什么不好呢?当然,从企业获得资金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这在金融上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举动,把所有的风险集中于银行,一有风吹草动,宏观经济出现波动,银行首先就受不了了,坏账增加。大家知道,处置风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商业银行的方式,通过积累良好的流动性资产,比如存款,以此来化解风险,或者把风险推向未来,我们叫“跨时配置”。为什么过去尽管中国的银行在技术上应该破产,而实际上没有倒闭呢?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存款,你要提款我可以用别人的存款还你,只要这个过程持续下去,资金链条不断,就可以经营下去,盈利与否问题不大,它反映了这样一个风险配置的过程。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资本市场,要同时对冲,发明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同时把它卖掉,市场上的每个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然后通过买卖来对冲风险。
现在中国的融资结构基本上偏于间接融资,银行占90%以上,而资本市场占的比例非常小,风险基本集中在银行,也就是过去的那种状况,随着经济的大发展,银行增加贷款,随着贷款的增加,不良资产大量上升,最后是大剥离,这种循环要永远持续下去。要避免银行出现这种风险,最重要的是发展资本市场,使它和银行做一个匹配,然后才能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在这方面,中国和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差距还很大。下面这个图,这是“中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重”,有三个方面,一个是银行贷款,一个是股票融资,一个是企业债券。到目前为止,我们有80%以上的资金来自银行,这几年中国的债券市场发展比较快,但是股票融资的比重依然是非常小的。
我们再来看西方国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重。德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它的银行贷款是60%多,美国也不到60%,像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市场比较发达,所以它的银行融资贷款不到30%,它们的其他金融资产相对比较多,而中国的金融资产过分单一了。
形成这样一种结构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人均收入比较低,资本短缺,企业自有资本不足,主要靠借入资本经营。而借入资本经营对于银行来说,技术门槛比较低,间接融资成本又比较低,风险成本控制相对于比较简单。但这只是初期阶段,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行为转为消费加投资者,直接融资就会发展。中国现在正处在这么一个关键时期,我们认为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人们现在经常讨论的是分业还是混业的问题。报纸上也有一些报道,比如提到有可能出现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把三家金融监管机构协调起来;《商业银行法》也有些松动,修改的《商业银行法》,实际上也是调整这样一个结构,提供多种金融产品的服务,这个时候金融机构才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现代意义上的银行是什么银行呢?就是体现多种经营产品的一家金融机构,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提供存贷业务的商业银行。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可能是中国下一步改革中最重要的问题,需要加以关注。至于分业还是混业的问题,为什么值得关注?因为它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它最终取决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这个监管能力不是一个行政权力,而是一个专业水平。因此,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对于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在微观层面,要改进银行的定价能力,从宏观层次上,它能改善中国的监管能力,从而使中国的金融能有更好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体系
我个人认为,未来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政府,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它的目标就是保卫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并在此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这句话是《中国人民银行法》里写的。中国人民银行使用的工具是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在内的货币政策工具。完成一个宏观经济的调控,这是政府要做的事。
第二,专业监管,也就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未来的协调机构。它们的目标是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型进行功能监管,主要任务是防范出现系统性风险。它们的监管措施很多,就行政措施而言,有金融许可证、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以及警示、提醒、劝解和各种监管措施。
第三,商业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未来,很可能出现金融机构混业的趋势,但不管怎样,作为一种商业机构,它应该是公司,它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盈利机构,而不是从属于政府,或者从属于某种其他目标的机构。怎样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呢?就是建立以风险控制为中心的商业化运营体系。
如果实现了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我们认为,中国金融体系就会进入国际轨道,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