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资本债解困银行资本金饥渴

2007-03-26张江湖

中国科技财富 2007年3期
关键词:资本金充足率混合

张江湖

混合资本债是国际市场上很普通、很流行的一种长期债券。发行者把它作为资本使用,对于持有者则是一种债券工具。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中国的商业银行推出混合资本债非常必要,也很急迫。

2007年1月8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发行混合资本债券的议案。华夏银行表示,拟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不超过45亿元混合资本债,发行品种为1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按年付息。华夏银行或将成为继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之后发行混合资本债券的第三家银行。

此前,兴业银行成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商业银行,于06年9月27日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规模为40亿元,期限为15年的混合资本债券。接着民生银行于12月26日在银行间市场上成功发行了43亿混合资本债。民生银行原计划年内通过定向增发35亿股股份,来将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到11%以上。不过,由于程序问题暂时未能如愿。转向成本较高的混合资本债券遂成为替代选择。

至此,一种新的补充银行资本金的金融工具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亮相。其实早在06年9月6日,人民银行网站就挂出了规范混合资本债券发行的〔2006〕第11号文件,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的这道新窗口正式开启了。

急迫的市场需求

"混合资本债是国际市场上很普通、很流行的一种长期债券。发行者把它作为资本使用,对于持有者则是一种债券工具。"一位商业银行的研究人员说。"中国开始执行资本金充足率规定时就开始关注混合资本债,在推出顺序上,银行监管部门考虑先推出次级债,再推出混合资本债。相关事项去年真正开始启动。"

"作为一项制度安排,推出混合资本债非常必要,也很急迫。"中国社科院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说,"从时间上看,国内银行业开始全面对外开放,国内银行业急需找到新资本工具来补充资本,不仅要推出混合资本债,还要推出其他一系列资本性工具。"银监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他们正在考虑推出更多的资本工具,如一级混合资本,以满足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需求。

根据中国入世承诺,国内银行业在五年过渡期结束后,将全面执行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将银行资本分成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主要是银行的实收股本与公开储备,附属资本则包括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储备金、次级债务以及混合资本工具。从国际性银行的实践来看,每一级资本都有其对应的资本工具。根据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王国刚指出,"资本监管的国际化需要资本工具的创新与之相衔接。但是,2003年之前,受制于附属资本工具的不足,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远低于8%,情况好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可达到5%~6%,差的只有3%。而这里的资本充足率几乎等同于核心资本充足率。"

2003年以来,随着一些商业银行开始上市或者发行次级债,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得以提高,但从长期看,仍然存在三大问题。第一,中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能够发行股票的银行数量少,国家会优先安排国有大银行上市,至于未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IPO融资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大;第二,由于制度设计问题,本来可以补充资本金的诸多工具不能被国内银行使用,比如优先股;第三,即便是已经上市的银行,也很难根据贷款的增长及时补充资本金,境内A股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手续也很繁杂。

而另一方面,中国近几年经济增速都在8%以上,这要求货币信贷也要达到与此相适应的扩张速度,也意味着银行业对资本的需求非常旺盛。

一边是快速增加的贷款规模,一边是银行资本金的制约。推出新的资本性工具已经迫在眉睫。如果不能补偿银行资本金,在国际通行的规则下,国内银行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贷款市场也将受到制约,对实体经济会造成很大制约。

一位商业银行的分析人士指出,按照巴塞尔协议,长期次级债不高于核心资本的50%。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把可以利用的长期次级债券发行额度用完,商业银行即便多发行长期次级债,超过核心资本的50%的部分便不能计入附属资本。

截至2005年6月,我国共有12家商业银行累计发行次级债1521亿元,计入资本的次级债约占发债银行全部资本的五分之一。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共发行次级债1000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发行次级债491亿元;城市商业银行共发行次级债30亿元。

对于具体银行而言,王国刚认为如果一家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4%,已经发行过次级债,但仍然不能满足未来贷款增长的需要,这类银行发行混合本债的愿望就很强烈。前几年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处于这种状态。2006年中报显示,招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8.33%,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则刚好"踩线",为8.01%。而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跌至8%以下,为7.46%,不过核心充足率还维持在4%以上。上市银行中最低的是深发展,资本充足率仅有3.67%。"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动混合资本债券的积极性确实很高。"银监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证实了王国刚的观点。

"值得欣慰的是,早在2004年,中国全面实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时起,央行和银监会就开始密切关注金融工具创新和资本补充问题,"一位商业银行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其中,有关混合资本债券的相关研究和准备工作去年开始启动。"2004年,长期次级债券作为第一种附属资本推出。2005年12月,中国银监会出台了混合资本债可以作为附属资本的规定。这一次,人民银行第11号文件正式为混合资本债券放行。

银监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继长期次级债之后推出混合资本债券,是我国逐步熟悉巴塞尔协议的渐进过程。在推出混合资本债券时,除了审慎地执行巴塞尔有关高二级资本工具的规定,还参考了国内的法律环境。此前,在为混合资本债券举行研讨会上,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专门阐述了此类债券在特定条件下,延期支付利息和暂停索偿权与民法并不违背。

丰富长债品种

"混合资本工具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是一种很流行的长期债券。虽然由于具有期限长、利息递延及暂停索偿权等特殊条款使其可以计入银行的附属资本,但就该工具的本质而言,它仍是一种债券,具有固定收益证券必备的所有特征:有约定期限、约定利率及定期给付的条款安排等。"来自一家国际投行的驻华专家告诉记者。

据了解,混合资本债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挂牌、发行,购买对象即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成员单位,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分析人士指出,在发行次级债时,银行相互持有次级债,且持有比率接近监管部门设定的上限,所以在目前条件下,商业银行购买混合资本债的空间有限。由于混合资本债存续期比较长,多为十年以上,而次级债多为五年,所以前者更适合长期投资者,如寿险公司、养老基金、社保基金。

混合资本债的推出,无疑成为债券市场极具潜力的新品种。中国债券市场缺乏长期投资品种,到2005年底,10年期以上的债券占全部待偿余额的13%,而许多寿险公司的长期资金来源缺乏充足的长期投资品种来投资,只能长钱短投。即将发行的混合资本债将大大丰富市场的投资种类,满足长期品种的投资需求。

至于发债利率,分析人士指出,与次级债相比,混合资本债券期限长、偿还次序在后等特点,使其风险与利率较次级债高。该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如此,混合资本债券的实际投资风险是可以预期和控制的,主要理由是:首先,监管部门对混合资本债券的发行主体设有严格的"准入门槛",即要求发行银行须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同时,监管部门还将根据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对资本不足的银行采取包括限制业务、限制增设机构、限期补充资本、行政接管直至提请宣告破产等事前干预手段,从而使发债的银行风险较低且可控。因此,混合资本债券的某些条款触发条件的设计更多地只是理论上的安排。

由于混合资本债比次级债风险高,根据风险定价原则,利率也要比次级债高。不过,由于混合资本债存续期长,未来十年中国的利率水平必然波动,因此债券市场互换工具的推出将有助于化解利率波动给混合资本债价格带来的风险。

"不容忽视的是,混合资本债券作为新的资本工具,应当避免长期次级债券曾出现的问题。"一位银行分析人士指出。他认为,任何一种新的金融工具,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才能彻底摸清它的特性。长期次级债券在推出两年后,已经有部分问题显现,需要总结经验和防范风险。目前长期次级债券最大的问题是银行间过度相互持有,只是使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形式上的要求,存在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混合资本债券如何避免银行间过度互持的问题?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曾规定,商业银行持有其他银行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券,不能超过自身核心资本的20%;此次,银监会再次规定,商业银行持有其他银行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券和混合资本债券,不能超过自身核心资本的20%,大大限定了银行间互持混合资本债的空间。此举意在引导非银行机构投资和持有混合资本债券。

主动调整银行资本结构

如果国内银行业按照规定发行混合资本债,其发行规模将有多大?一方面很多商业银行在谋求上市,资本金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银行利润也可能留下来作资本。根据巴塞尔协议,在银行资本构成中,附属资本不得高于核心资本的100%;在附属资本中,次级债不高于核心资本的50%,附属资本还有50%的空间,混合资本债券可以作为新的资本性工具来补充附属资本。可见混合资本债的发行空间还很大。

"以往,人们把银行发行次级债、混合资本债券,作为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应急行为。但实际上,不完全是这样。"一位积极推进混合资本债发行的商业银行人士表示。"其实,商业银行主动考虑通过发行次级债券或混合资本债,这不是为补充资本的应急措施,而是从筹资成本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融资结构、降低银行融资成本。"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银行作为公众企业,股本的扩张最终要走公募的道路。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服务面向普通大众,公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但是,通过公募增加银行核心资本成本比较高,手续繁杂。因此,银行应该综合考察了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成本,以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

国内普遍有种误解,即认为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成本低,因为很多上市公司把上市当作圈钱手段,没有考虑回报股东利益。而在国外成熟市场恰恰相反,公司支付给股东的股息率要高于银行贷款利率,而支付的长期债券的利息率低于银行贷款利率,所以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要高于债权融资成本。目前,长期次级债券的利率水平保持在相对低位,和金融券的利率水平相当,而混合资本债券的利率水平比长期次级债券高,但也不会高出太多,因而是一种合适的融资途径。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这种不正常的局面正在改变,国内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按照国际惯例来回馈股权投资者。最近几年,几家上市的商业银行每年的股息率已经高达2%,远高于债券利息率,这也预示着混合资本债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膨胀很快,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处在资本金制约之中,而只有国有四大银行才能享有国家注资、坏账剥离和在资本市场上市优先权,这迫使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有靠自己的努力,积极利用新的金融工具来增加资本金。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从补充资本金的应急措施的出发,转变为合理地筹划财务结构,安排自己的融资计划。混合资本债的适时推出恰好给处在资本金饥渴中的中国银行业送来甘霖。

猜你喜欢

资本金充足率混合
混合运算大篷车
刍议我国PPP项目资本金制度的完善
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饥饿”蔓延
PPP项目融资方式探析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混合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