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光伏五虎”谁主竞合?
2007-02-28姚峰
姚 峰
2006年岁末,两家光伏企业——常州天合光能、江苏林洋新能源在19日、20日相继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至此,继无锡尚德、苏州CSI阿特斯之后,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已经达到4家,且全部来自江苏省。第五家来自江苏的南京中电光伏等待2007年海外IPO。
从股价涨跌来看,光伏企业已经很难再享受到华尔街当年对无锡尚德的大力热捧,一些光伏行业的投资者已经逐渐开始调整了进入策略。
12月21日,就是在南通林洋登陆纳市的第二天,无锡源畅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美国CMI公司、华基光电能源有限公司(香港)签订了合作协议,一个投资总额达5亿美元、年产100兆瓦的非晶硅光电项目将落户无锡。
同为光伏,但却不同于之前的光伏。之前尚德在内的多数企业采取的单晶硅、多晶硅光电技术,原料是高纯度的晶硅,而非晶硅光电技术的主要原料却是玻璃。
尽管存在转换率不高的问题,非晶硅光伏的前景难料,但在原料瓶颈短期难以克服的情况下,新的进入者另辟蹊径却预示着竞争日趋激烈的光伏产业开始了新的变化。
而更大的悬念也许是,谁来导演“江苏光伏五虎”的竞合大戏?所有这些上市或正酝酿上市的光伏企业背后,都有不可小视的VC(风险投资)或PE(私募股权投资)力量,在资本意志的推动下,在对赌压力的逼迫下,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光伏行业将引来类似分众合并聚众、国美并购永乐般的大手笔整合。
光伏企业上市潮
2006年12月20日,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简称“常州天合”)董事长高纪凡在纽交所敲响开市钟,常州天合的主承销商是美林、COWEN&CO以及CLSA GLOBAL EMG MKTS,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收购原材料、完成工厂建设和一般管理用途。
第二天,光伏设备制造商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林洋”)也在纳斯达克正式发行120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S),每股售价12.5美元,将融资1.5亿美元,高盛亚洲和CIBC WORLD MARKETS担任此次IPO的承销商。
在尚德神话的刺激下,光伏产业受到了风险投资商和私募股权基金的青睐。在此之前,天合光能曾私募40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麦顿、美林证券以及GOOD ENERGIES INVEST-MENTS。
而在2006年6月和8月,林洋新能源先后两次私募共获得来自花旗银行、联想弘毅、联想投资等机构的5300万美元投资。而这也是联想控股旗下两家投资公司———弘毅投资和联想投资首例推向纳斯达克的上市项目。
在尚德之后,在海外进行融资的中国光伏企业已达5家,此前,浙江昱辉阳光能源公司、江苏苏州CSI阿特斯太阳能,分别在伦敦证券交易所AIM市场融资5000万美元和纳斯达克交易所IPO融资1.15亿美元。
而这个数字的取得,还是在中国提高海外挂牌审核门槛的情况下出现的。2006年8月8日,由商务部主导,六部委共同签发及公布了《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新规定将令中国企业以红筹形式赴海外的审批程序更为繁复、时间更长。“如果不是这样,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将会更多”。银河证券研究中心的一位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目前正在筹备海外上市的企业还有多家。同在江苏的南京中电光伏已经完成了多轮私募,目前已经确定雷曼兄弟为上市保荐人,顺利的话将在2007年完成海外上市。此外,而地处河北的天威英利此前已经完成了工商变更,海外上市箭在弦上。而江西赛维LDK也已经完成了两轮私募,海外上市计划同样也在实施中。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海外上市的光伏概念企业将接近10家,中国的光伏军团已然形成。
光伏潮背后:快鱼吃慢鱼
无锡尚德巨大财富效应成为所有光伏企业前进的原动力,每一个光伏企业都想复制尚德的财富神话,但他们能否成功?
从股价涨幅来看,答案也许现在看并不乐观,上市至今,除在首日有一定涨幅之后,常州天合的股价一直在发行价左右徘徊,而江苏林洋的股价甚至一度跌破发行价。
股价的短时间的涨跌也许并不能说明世道的变迁,但困扰光伏企业的“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问题却一直存在着,甚至由于未来竞争的加剧,对原料和市场的争夺将使得这些问题反而会进一步激化。
一家注资光伏企业的VC人士表示,光伏企业的“扎推”上市也许很好理解,因为只有“快”,才是目前光伏企业生存的唯一选择。
“对光伏企业来说,尽多、尽快融资是第一步,紧接着的是扩大产能、购买硅原料。”一位光伏企业负责人表示,“比如无锡尚德,在上市之后,就进行对日本MSK的收购以及签订了与MEMC多晶硅的供应合同,从而开辟了日本市场和稳住了原材料供应。”
此次上市的两家光伏企业的募集资金用途如出一辙,这也证明了上述判断的准确性。
据悉,天合光能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原材料、完成工厂建设和一般管理用途,而林洋新能源此次IPO共将筹得1.5亿美元,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购买和预付原材料,提高产能、研发投入及战略收购。
显而易见,购买原材料与扩大产能成为光伏企业最迫切的需求。
在目前光伏产业的成本构成上而言,70%的成本是硅料,而在技术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哪一家企业能否得到更多、更便宜、更稳定的硅料,就成为未来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然而当这些企业完成IPO,将募集到资金投入到产能扩张和原料采购中后,只会导致上游硅原料的进一步紧张。数据可以简单说明硅原料到底有多么紧张:2002年,1公斤多晶硅的价格是23美元左右,2005年的这一价格是66美元,而到现在,多晶硅的价格超过了200美元,而且常常还是有价无市。
新进入者的战略
目前来看,硅料的上涨也许严重,但并非难以承受,毕竟光伏行业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不菲的利润空间来吸收原料上涨的冲击。
然而对于光伏产业的新进入者而言,好时代已经过去。在没有充足的资金和稳定的供应渠道的前提下,光伏行业的生存是艰难的。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新进入者只能另辟蹊径,无锡源畅的非晶硅光伏项目就是其中一例。
无锡源畅的技术提供方是香港上市企业华基光电能源。华基光电能源原称御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06年1月, 完成收购美国光电能源公司TERRA SOLAR 51%权益,并于4月完成改名“华基光电”。
TERRA SOLAR团队是全球光电薄膜产业的先驱,擅长于将光电薄膜技术量产化及商业化,其创办人早在1982年承建全球第一间量产化之光电薄膜厂。
目前华基光电已经制造出新一代非晶硅薄膜“华基玻璃电砖”生产设备。此次,无锡源畅和美国CMI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各持有股份65%和35%,共同从华基光电手中购买一条全自动化的非晶硅生产线,这也是国内第一条非晶硅生产线。
项目将计划安装31条生产线,可生产光电155兆瓦,投资总额达5亿美元,据了解,华基光电的第一条生产线将于2007年2月份交付使用,3月份全面投产,其他的将在一年内陆续完成建设。其产品全部外销,订单全部由华基光电消化,年产值可达4.5亿美元。
华基光电的人士介绍,非晶硅对光的吸收性,比晶硅强约500倍,只要在玻璃等基板上形成厚度约1微米左右的非晶硅薄膜,就可以把光的能量有效吸收。单以建材功能而言,不仅可节省大量材料成本,也可制作大面积、专供建筑使用的透明玻璃光电砖。
最重要的是,“非晶硅的原料不是硅,而是玻璃,这将有效避免光伏行业原料价格高涨的困扰。” 无锡源畅的董事长仰翱说。
然而,一些光伏行业的人士对非晶硅的前景也持有谨慎态度。
一位光伏企业的负责技术的副总裁对记者表示:“非晶硅的问题主要是转换率,它的转换率要比多晶硅低很多,批量生产的转换率一般在5%左右,而成熟的多晶硅生产一般可以保持在15%之上的转换率。”
上游突破
对于光伏行业,尽管非晶硅技术能够规避硅料上涨的成本困扰,但是同已发展数十年多晶硅、单晶硅光伏技术相比,无论产业成熟度或人才储备,都存在着短期内难以弥补的瓶颈。
更多的光伏产业的新进入者开始选择在光伏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突破。
2006年9月底,大全集团(原江苏长江电气集团)酝酿一年多的多晶硅项目正式召开开工会。据了解,大全集团的这一项目,投产地在重庆万州工业园,预计总投资5亿美元、年产多晶硅6000吨。
“我们这一项目是目前国内开工建设的最大多晶硅项目”,大全集团多晶硅项目部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国内确实有很多号称千吨级的多晶硅项目,但有的只是有初步意向。”
事实上,大全集团并非第一家与万州接触的企业。最早来到的是江苏无锡尚德集团。这个位于四川万州的项目缘何吸引了这么多人的注意?原因就在于万州项目建成以后将缓解国内光伏企业对硅原料的饥渴。
连新进入者大全集团都选择了从上游突破,那些已经上市或初具规模的光伏电池制造企业更是如困兽般努力突破上下游产业链的困扰。光伏行业的“两头在外”(原料和市场)已经是老调重弹,但却并不是一个过时的问题,而是所有光伏企业的现实威胁。这也就是万州项目引来光伏行业十余家企业关注的原因所在。
万州目前已经拥有成规模的氯碱化工基地,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以及邻县云阳埋藏着高质量的硅矿,这些都是生产光伏原料晶硅的不可缺少的条件。硅矿自不必说,而氯碱提纯是从硅矿到高精度硅的不可缺少的流程,这一过程中也会使用大量的水。也正由于此,万州项目引得了十余家企业青睐。
“在技术方面,我们有相当的优势,”大全集团董事长徐广福说,“集团在与德国西门子、瑞士ABB等知名公司的合作中,已赢得了良好口碑与人脉。”据介绍,大全集团不惜斥亿重金,从世界知名厂商欧洲多晶硅工程有限公司引进国际一流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可同时生产太阳能级和电子级多晶硅,能耗和成本都较低。
“大全集团将光伏产业视为公司未来的支柱和主营业务,”大全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在多晶硅项目达产后,集团还将进一步延伸多晶硅产业链。
据介绍,根据太阳能产业链的延展性,每1000吨多晶硅可以支撑1.68亿美元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组件的销售。该项目达产后,大全集团将投资2500万美元生产下游产品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组件,预计2010年整个产业链的销售达8.7亿美元,整个项目6000吨建成后将形成17亿-18亿美元的销售额。
收购潮渐起
在打通上游的同时,横向的并购也已拉开。
2006年8月,无锡尚德与全球最大的太阳能模组厂日本MSK签订两阶段的购并合约,企图以MSK的品牌扩大模组市场版图, 第一步预计将在第三季度完成,以1.07亿美元现金收购三分之二股份,交易剩余部分将根据MSK的收入在第二步支付,预计第二步将在2007年底以前完成。
MSK是日本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一,在建立与建筑一体的太阳能设施方面名列前茅,其服务包括建立系统前的研究到建立系统后的维护。该公司目前大约有260名员工,长野工厂的生产能力在一亿瓦左右。
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表示:“日本不仅是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单一市场,也是外国企业最难进入的市场之一。我们预计这一收购将使尚德能利用MSK覆盖日本的销售和营销平台,提高我们在这一重要市场的份额。”日本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太阳能电池和模块产量2005年增长了48%。
尚德在第二步将根据MSK完成收入目标的能力决定是收购全部剩余股份还是收购大部分剩余股份。如果收购全部剩余股份,第二步预计将采用5300万美元到1.93亿美元的尚德股票进行收购,第一步收购将采用一年期贷款提供资金。
尚德的这笔跨国大收购是典型的横向整合,而对尚德最为迫切的也许还是行业上下游间的垂直整合。在国外的发威,并不能掩饰尚德在国内并购的无奈。
在上市之后,尚德试图左右突围,从河南到四川,施正荣都在试图为规模越来越大的生产线寻找到一条长期、稳定、经济的原料供应通道。
但尚德这一路走来,至少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并没有产生可以让压力舒缓的斩获。先是在洛阳的多晶硅项目上败于神秘的一家香港企业,接着在四川新光硅业项目上,被河北天威横刀夺爱,甚至在万州项目上也不敌光伏新兵大全集团。
也许是无奈,也许是尚德“老大”的身份,让施正荣有了规范光伏行业发展的冲动。在2006年中,尚德牵头给无锡市政府、江苏省政府和行业协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主旨就是呼吁政府机关和行业主管部门能够规范光伏行业的发展,避免行业内的恶性竞争。
尚德此言并非完全一己私利。的确,即使那些已经在目前看来“暴利”般的光伏上游原料产业也酝酿着极大的风险。
“10年以后,生产晶体硅原料企业的毛利率将会恢复到2003年以前。”招商证券汪刘胜说,“由于整个投产需两年,完全达产需要5年,当目前计划进入该环节的公司投产时,国际大厂家的产能已经开始或完全释放,太阳能级晶体硅产品的毛利率会自然下降。”
即使已经进入上游的企业也表明了自己的担心。新光硅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陈绍章说,多晶硅项目前景很好,但同时也是技术与资金密集的高危行业。中国多晶硅产业基础差,底子薄,如果出现遍地开花、重复建设的局面,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将极为不利。
资本意志
产能过剩,或者恶性竞争对于所有行业来说,都是一件让人困扰的事情,但是对于光伏行业而言,这些问题存在,但却似乎不足为虑。原因就在于光伏行业背后是一个由资本和市场意志推动的市场,它的过剩和竞争,和所有由政府撮合而造成的过剩和竞争的行业都有所不同。
曾经为多家光伏企业担任保荐人的雷曼兄弟的一位人士一语道破:“市场和产业本身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如果实在不行,还有资本意志进行调节和整合。”
在所有的这些光伏企业中,特别是已经上市的企业中,比创业者更能引起人们思考的是背后曾经而且仍然产生强大推动力量的投行力量,他们是VC和PE,他们在光伏行业尚未产生魔力之前,在所有银行谨慎惜贷的情况下,敢于拿出真金白银给曾经一穷二白的光伏创业者。
当然,投行的付出获得了回报,甚至可以说暴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创业团队要求苛刻,而且大多数都签订了对赌协议,这些对赌协议对于创业者来说,不亚于奔马背后的皮鞭。
光伏产业背后巨大资本力量会让光伏行业长期陷于恶性竞争吗?也许创业者对于产业的主导权有饥渴的欲望,但是资本却是现实的,他们在情况成熟时,必然会推动产业的整合。
2006年的两起并购让人们意识到投行这种力量的强大。
2006年7月25日,中国家电连锁业的龙头国美电器(0493.HK)收购排名第三的永乐电器(0503.HK)一案尘埃落定,最终国美以52.68亿港元的代价吞并永乐,成为中国家电连锁业最大的收购案。
陈晓为何选择了退出?真正困顿他的是永乐和摩根的对赌协议,这份外资股东与永乐管理层签订的所谓“对赌协议”,对永乐可谓脖子上的镣铐:永乐要想获得股权奖励,3年内其净利润必须达到7.5亿元——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在过去的4年中永乐的利润总和仅6.77亿元。即使是行业老大的国美,2005年上半年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后的净利润只微幅增加4.5%。
无论如何,永乐把自己拽上了这趟不得不和资本搏击的战车,其结局要么是借力登上中国家电渠道的霸主地位,要么是被资本所抛弃进而退出主渠道。
关键时刻,投资永乐的摩根持续发出看空永乐的信号,以促成永乐与国美的合并。在此之前,陈晓试图“围魏救赵”并购大中来提升自身的业绩,但老到的摩根却以抛售股票打压股价的方式影响着二者的合作。
紧接着,摩根和花旗银行发表研究报告调低对永乐的市场预期。报告称,中国永乐收购大中电器,“永乐的成本增加,调低今明两年盈利预测25%-27%。”
在外有业绩压力,内有资方压制的情况下,陈晓不得不面对着被国美吞并的结局。
更早一些时候,中国最大的两家户外视频广告运营商——分众传媒与聚众传媒,2006年1月9日签订合并协议。
而这起合并案的第三个主角是著名的美国投行凯雷。事实上,正是在凯雷董事总经理祖文萃的牵头下,江南春和虞锋在凯雷香港办事处碰面。“这是我们的首次见面。”江南春表示,沟通后发觉两人对市场的看法很一致,于是就顺利走向了合并。
对于以上两起收购所引起的关于“谁并购谁”的争论,易凯资本的王冉说,任何一个并购交易中都有收购方和被收购方,任何一个并购交易中也都可能有赢家和输家。但是正如收购方不一定就是赢家,被收购方也不一定就是输家。“老公娶了老婆,麻烦您告诉我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并购潮猜想
细心观察光伏企业背后的投行,甚至会发现同一家投行投资了多家光伏企业。比如投资无锡尚德的普凯基金投资还投资了南京中电光伏,投资苏州CSI阿特斯的集富亚洲基金还投资了位于江西新余的赛维LDK光伏。而高盛不仅投资了尚德,也担任了江苏林洋的承销商。
同一家投行的力量位于背后,加大了这些光伏企业合并的可能性。
抛却投行的力量,这些光伏企业还有着极强的互补性。比如南京中电的光伏转换效率以及生产线水平都可以与尚德形成互补,以弥补尚德大量订单所造成的产能不足。此外,如赛维LDK是一家光伏切片企业,可以为光伏电池制造企业提供稳定的晶硅切片。而已经拿下万州项目的大全集团,对于众多光伏电池制造企业的互补性更是不言而喻。
在资本和产业之外,这些光伏企业都有相似的背景,特别表现在地缘和人缘上面。
江苏扬中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光伏产业而言,无论是新首富施正荣还是南京中电、大全集团,都与这个地方有莫大的渊源,施正荣是扬中人,而南京中电的投资者中电集团也起家于这里,它和大全集团一样,目前在扬中也有规模甚大的生产基地。
而且,目前在光伏行业中,企业核心领导层来自扬中的更是不胜枚举。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在距离尚德几百公里之外的江西赛维LDK,它的董事副总裁朱良保也是扬中人。在人缘上,一个同样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南京中电的技术领袖赵建华是施正荣的同门师兄弟,赵建华曾经担任过新南威尔士大学硅太阳电池及硅发光实验室副主任,而施正荣则曾在该实验室工作。
从创业经历来看,这些光伏企业都具有相类似的文化,比如主要的创业团队成员都拥有多年的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这些光伏企业都历史不长,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对比较单纯或清晰。这些光伏企业在创业初期都有投行力量的参与,投行在其中具有很强的话语权,光伏企业也对投行的意志和操作逻辑有充分的理解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并购最大的困难不是并购本身,而是随后的整合,最为棘手的就是企业文化的整合。这个问题对这些文化相似,地缘、人缘互通的光伏企业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也许从一诞生开始,这些光伏企业就为可能的企业文化摩擦孕育了润滑剂。
从大的趋势而言,光伏行业的周期轮回,严重影响到未上市光伏企业的IPO效果,与其在上市路上苦苦挣扎跋涉,不如大家一起合并,在保证彼此利益的前提下,共同做强做大,宛如聚众在纳斯达克上市无果之后,与分众合并一样。
对于光伏企业来说,聚众传媒的创始人虞峰的一句话也许将很快在企业并购的谈判桌上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斗争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干脆不如大家一起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