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决议,伊朗做出强烈反应
2007-01-30
200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以一致赞成的方式通过第1737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一系列与其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有关的制裁措施。这份长达8页的决议主要内容包括:
——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实施制裁,并将成立一个制裁委员会监督制裁措施执行情况;
——要求伊朗立即停止所有与铀浓缩、重水反应堆有关的活动,且须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实;
——要求世界各国对进出伊朗的与铀浓缩、重水反应堆和弹道导弹相关的物资、技术和设备实行禁运;
——要求各国冻结与伊朗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有关的人员和公司的资产,防止向伊朗提供相关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在有关人员出入境时进行严密监督并向制裁委员会报告(决议罗列了相关的机构、公司和个人);
——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在60天内就伊朗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安理会提交一份报告;
——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伊朗已暂停铀浓缩、重水反应堆相关活动,并且重新回到谈判桌前,安理会将中止制裁措施;
——如果伊朗完全遵守安理会相关决议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要求,安理会将取消制裁措施;
——如果伊朗仍拒绝停止其核计划,安理会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进一步采取除武力以外的制裁措施。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表决后发言表示,安理会通过决议的目的在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权威和作用,推动和平解决伊核问题的外交努力。他强调,制裁不是目的,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话和谈判始终是唯一和根本出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方一贯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反对核武器扩散,不希望中东地区出现新的动荡,并坚持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维塔利·丘尔金说,俄罗斯之所以支持这份决议,是希望给伊朗发出一个“严肃信号”,必须采取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打消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存在的一些疑虑。
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亚历杭德罗·沃尔夫说,伊朗必须全面、立即和无条件地执行决议,否则美国将会毫不犹豫地要求安理会采取进一步行动。
美国副国务卿尼古拉斯·伯恩斯则表示,美国政府认为这份决议“还不够”,美国希望看见国际社会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例如中止和伊朗的贸易往来,向德黑兰施加更大的压力。
英国外交大臣玛格丽特·贝克特说,英国仍然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
当天,伊朗外交部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表示,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制裁伊朗的决议是“非法行为”,伊朗将继续从事和平利用核能的活动。声明指出,伊朗认为联合国安理会的这项举动超出了其职责范围,并且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相关规定,因此伊朗不会执行安理会的“无效决议”。
声明同时表示,安理会的这一决议不会阻止伊朗进一步发展核技术,伊朗将依靠自己的力量,按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相关规定继续从事和平利用核能的活动,其中包括按既定计划在纳坦兹铀浓缩基地安装并启动3000台离心机。
在2006年早些时候,伊朗高级官员曾表示,伊朗将在当地历法的2006年年底(即2007年3月20日)前,将用于制造浓缩铀的离心机数量增至3000台,并将为自己的核计划最终安装6万台离心机。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4日说,伊朗人民不会畏惧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制裁伊朗的决议,伊朗将继续推进核计划。内贾德还称安理会制裁决议是“一张破纸”。伊朗半官方的法尔斯通讯社援引他的话说:“他们拿这个来吓唬伊朗……与核伊朗共存符合西方的利益。”内贾德当天在向参加过两伊战争的伊朗老兵发表讲话时说,伊朗已经是一个掌握核技术的国家,西方国家最好能够与伊朗和平相处。
12月24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侯赛尼说,由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制裁伊朗的决议,伊朗将调整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关系。
侯赛尼当天在每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说,联合国安理会的这项决议是有违相关法理原则的,因此有关国家不应该指望伊朗会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与以往同样水平的合作关系。但他没有具体说明伊朗将如何调整合作关系。
安理会7月31日通过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否则就有可能面临制裁。
伊朗拒绝接受这一决议后,英法德三国草拟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新决议草案。围绕这份决议草案,安理会五个常任联合国和德国展开一系列磋商。美国希望强化制裁措施,但是俄罗斯表示坚决反对,欧盟国家则从中斡旋,协调各方立场。
为争取俄罗斯支持,决议草案不仅删除一些严厉措施,而且把俄罗斯援建伊朗的布什尔核电站计划排除在决议之外。
此外,应俄罗斯要求,英法德三国23日最后提交的决议草案把伊朗航空工业组织排除在制裁名单之外,但是该公司下属一些机构仍然榜上有名。
安理会投票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讨论伊朗核问题。普京表示,俄罗斯将支持安理会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决议,投票前景变得逐渐明朗。
(据2006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