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创新教学杂谈

2006-12-30李昭常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9期
关键词:惠子朱自清孔乙己

一、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读出创造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而我这里讲的“创造”,仅仅指的是作者在文中有意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而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对这些“空间”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让学生对作品“空间”进行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创新,促进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如教《七根火柴》和学生探讨补写“昨夜”的暴雨描写时,我这样引导:在暴雨中,无名战士是怎样度过漫漫长夜的?立即激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随后,我及时布置作文《暴雨中的一夜》,要求学生对暴雨和无名战士的心理进行描绘。许多学生当堂就完成了颇足一观的文章,从文章里,我看到了他们迸射而出的思维火花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又如教《孔乙己》,在结尾时我让学生讨论: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学生们在讨论中联系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进行想象,从而加深了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培养了创新思维,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写作欲望。我及时布置了作文《孔乙己的临终独白》。这样,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二、利用现代信息,让学生体验情境

新课标倡导在“情境”中体验、回味、感受,设身处地地实践,以获得真实的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语文教师应利用现代信息,创设适合学生理解的情境,把学生从无我之境带入到有我之境,变课文的“彼情彼语”为“我情我语”。如教朱自清的《春》时,我先让学生吟咏春天的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春色满园关不住”、“万紫千红总是春”,眼前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为学生创设了特定的审美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爱春之情。我播放了《春》的音像,并诱导说:“对文章中的这些景物,你是怎么观察的?”学生的审美心扉洞然开启,他们带着对春的美好回忆,渴求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进而把“彼情彼景”转化为“我情我景”,真实地领悟了文章的艺术真谛。

三、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整体感知

古人云:“倾城宜通体,何来独赏眉。”一篇课文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呈现的是一种整体美。教师应充分领略这种整体美,然后引导学生来感受,让学生喜爱并主动要求学习它。

还要让学生养成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习惯,对揭示作者写作动机和艺术匠心的关键性语言,要联系上下文反复咀嚼和体味。阅读的重点不能局限在写什么,而应从语境的体味中真正认识到“为什么这样写”。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在学生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研读精彩段落。如《在烈日和暴雨下》对夏日暴雨的描写段极为精彩,我就播放了夏日暴雨的声音,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中“风过去了……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一段,然后问:“作者为什么能把暴雨写得如此逼真动人?”学生答:“是因为抓住了暴雨的特征。”我再问:“哪些特征?”学生从文中把夏日暴雨的特征一一找了出来。

我又要求学生找出描写春雨的课文。学生马上想到朱自清的《春》。于是我播放《春》的录音。之后,我让学生说出春雨的特征,对夏雨和春雨的描写进行比较。我问:“朱自清笔下的春雨为什么写得那么美妙动人,而老舍笔下的夏雨为什么写得如此凶猛可怕?”学生联系课文,明确地回答:“朱自清在《春》中写春雨,是为了表达他对春天的无限赞美之情;老舍先生写夏雨是为了渲染骆驼祥子生活环境的恶劣,表现祥子生活之艰难痛苦。”这一过程,使我感到无比欣慰,因为我感觉到了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四、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读出自我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苏轼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阅读是读者把看到的外部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把作者的思想变成自己的观点的过程。正如朱熹所讲的“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所以阅读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只有让学生自主阅读,才能读出个性,得出独特见解,读出自我。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敢于直面学生的个体差异,呵护学生富有创新意识的思维火花。如教《惠子相梁》时,有学生提出,课本把“惠子相梁”译为“惠子在梁国当宰相”,而后面又说惠子是“战国时宋国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当时我并没有阐明自己的意见,只对学生说:“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课后你和同学们查查资料,研究一下,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答案。”第二天刚上课,就有几个发表意见:书上的解释没有错。“梁”是宋的国都,课本上的说法是将国都代指国家。我随即对学生深入研究的做法和不迷信权威的勇敢表示了肯定。提出问题和发表见解的学生都非常满意。又如教高尔基的《海燕》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道拓展题:假如要给文中的海燕塑一尊铜像,这基座上的题词该如何写才精彩?学生的发言可谓五花八门,精彩纷呈,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海燕,胜利的预言家”等等。真是堪称经典,无不闪耀着学生智慧的火花。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而“阅读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追求读书的从容与自在,从而读出感觉来,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把一颗稚气、水晶般的心灵放飞在语言的天空,自然地产生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构筑起一座精神的桥梁。

(李昭常 贵州省遵义市中桥学校)

猜你喜欢

惠子朱自清孔乙己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可乐
孔乙己(下)
Pour une puissance culturelle chinoise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