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价医院调查

2006-12-29黄乐桢等

中国经济周刊 2006年4期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乐桢 张俊才 张伟 ★特约记者 阮加文 
  ★实习记者 谈佳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报道
  
  不经意间,卫生部成了2006新年伊始的“春风”使者,“平价医院”如一阵温暖的小旋风,几乎瞬间便刮过大江南北。
  饱尝医疗难、医疗贵的普通百姓,在2006年春天到来之际,开始步入平价医院大门。
  这股平价旋风起源于1月7日,当天举行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语出惊人”:“各地市都应选择部分公立综合医院,作为转换运行机制的试点,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
  时隔3天,1月10日,在卫生部首次“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毛群安再次阐述,平价病房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重要作用,并称,公立医院就应该是平价医院,而当前的平价医院才是真正的公立医院。
  一时间,卫生部的平价医院号召之声,迎来如潮好评,并旋即在全国上下得到响应,平价医院成了医疗改革的最新热门话题。
  此时,医疗领域表现出了别样的景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