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办网十年不成
2006-12-29项立刚
中国经济周刊 2006年24期
这篇文章是写给自己,也是写给这个圈子里的许多朋友们的。
什么是文人?不是读了点书就是文人,文人是那种骨子里远离实在的商业精神的人。
中学毕业二十多年了,同学聚会时会看谁混得好。同学中混得最好的,是当年并没有太多的才气,做的也不是什么大事的一位。他的名言是:“我就知道5毛钱进货,6毛钱卖出去,其他什么都不会。”他知道的是最基本的商业规则,也一直很好地实践着,所以许多年过去,就有所得。
互联网的价值在于提供方便的服务,而不是聚集人气。
互联网走进中国,需要许多启蒙者,也需要不同的人进行传播,现在看看,最早的一拨人,所谓文化人很多,他们对于互联网的推进起了巨大作用,功不可没。然而,要依靠互联网进行创业,开展经营活动,可能却是另一回事,需要理解、领会互联网这个工具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将其优势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利用其优势地位创造经济收入,而不是一味地吸引眼球,打注意力的牌。
在商业精神上,互联网没有什么革命,它的赢利模式还是基于传统的实在的东西。这样一个信息平台,最大的价值是提供服务。利用这个服务平台,做好服务,就会有收入,就会有客户,而且会稳定;脱离了这种基本的感觉,即使一时聚集了人气,也难以产生较高的商业价值。
一段时间以来,炒得很热的web2.0,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它远没有超过几年前注意力经济的概念。而且越来越多的web2.0公司正在分崩离析。但是,同时我们却看到互联网的另一面,那就是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开展服务的网络公司,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日子越来越好。阿里巴巴,有十万稳定用户,客户流失量很小,原因是它提供了有价值的服务。携程旅行、易龙也都活得很不错,因为对它们而言,互联网不过是一个更方便、有用的平台,它们依靠这个平台做着代理的生意,每一个客户带来的收入是实实在在的。招聘类的网站可以举例的更是不止一家,它们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简化了手续、提高了效率。我们也看到坚持下来的电子商务网站在一点一点地发展起来。
做互联网决不是指点江山。时尚的概念,大部分都是美丽的光环,会消失在过眼烟云之中,剩下的那些道理还是极为简单的。
做互联网,当我们激动之时,觉得可以创造一个时代了,其实我们应该想一想,告诉自己,这是出问题的开始。如果我们在按照一个陈旧没有多少新意的商业模式,做着一点一点的积累工作,我们觉得这事非常无聊,没有太多激情时,其实,我们就离成功不远了。
(作者为《通信世界》杂志社社长兼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