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女导游的专业魅力
2006-12-29肖石
中国经济周刊 2006年41期
国庆前,在德国7天,以汉堡为中心共走了北方的5个城市。没有比“走马观花”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次匆忙的旅行了。
除了在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火车站多次帮同行女士倒腾行李、漫长的用餐、睡觉、听歌剧之外,似乎其他所有的时间都在耐心地倾听自豪的德国人介绍他们的城市。
从刚下榻的汉堡的亚特兰大凯宾斯基酒店开始,我们一行在颠簸了近20个小时后,仅仅用了1小时在房间休整,然后就开始跟着热情的酒店讲解员,重温了1906年开始的酒店历史,体验007在这里拍摄电影的房间,参观美丽的酒店露天花园和中餐厅,在私人电影院中体会音响效果……讲解员是位热情的、胖胖的姑娘,制服笔挺,礼貌地微笑着,为了让我们听懂,她将不纯熟的英语说得很慢,她的耐心和热情让我有些不好意思露出疲倦。
第二天,陪同我们并充当讲解员的是汉堡本地人,芭芭拉女士。她可真是以汉堡为骄傲,介绍时深怕遗漏了一处绝妙之处。从鱼市到老仓储城、圣米歇埃利斯教堂,又到市政厅,然后沿易北河大街到富人居住的白沙堤。下午5点左右我们到达汉堡港,因为我们的摄影师在路上耽误了时间,所以都担心赶不上安排的游轮,她却箭步如飞赶到检票口,把我们一群人甩在了后边。晚上,她还陪我们登上圣米歇埃利斯教堂塔楼,一揽汉堡夜色。
芭芭拉身材娇小,体力并不算好,但她的精力却让人叹服,除了在景点给我们讲解外,在汽车上也一直手握话筒给我们介绍着。她很为汉堡而自豪,以至于当她的同事向我们提到了另一处景点时,她会着急地打断他:“这个,我等会再介绍,你先不要说。”
次日,当我们抵达吕贝克时,芭芭拉依然随行,当地有一位华裔翻译戚小姐作陪,芭芭拉便一言不发,和我们一起倾听戚小姐的讲解。戚小姐穿着职业套装,高跟鞋在石板路面上拓拓地响,但也经常将我们甩在身后,要跑几步才能听得到她的解说。尽管只有几个小时,因为我们午后要前往什未林,但也被她逮住灌输了一脑袋吕贝克的历史传说和典故。
从悠扬的湖面前往什未林皇宫,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夕阳下的皇宫金碧辉煌。一路脱离队伍的摄影师终于归队,原因是皇宫内不让拍照,更重要的原因是讲解员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德国姑娘——特里萨。特里萨从容不迫,从每个房间的楼梯开始讲到椅子,又从椅子讲到油画,然后从油画讲到地板和天花板……反正是讲了很多很多,因为出来皇宫的时候,老城的街道已经发黑了。
漂亮的特里萨又带领我们穿过三条街道,边走边讲解。湖边的老邮局、本地的教堂、市政厅前面的纪念碑……
终于,开始吃饭了,在本地一家很有历史的酒店,以储存红葡萄酒而享有盛名。落座时,我们发现桌上的菜单是特意为我们的到来而印制的。开胃酒后,讲解员特里萨算是下班了。于是她拿出自己的相机,对着我们的摄影师一阵猛拍,说:“谁叫你偷拍我啊,当我没有看见啊,我也得拍你了,轮也该轮着我了吧。”
特里萨的名片是玫瑰红,上边有句我认识的英文:LIFE IS BEAUTIFUL。
策勒的讲解员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在当地市政府接见了我们后,那位讲解员便开始带领我们穿越大街小巷,指点策勒每一处令她骄傲的地方。她看上去有40多岁了,穿着宝蓝色的外套,始终笔直地站着,和蔼地微笑着,像一位小学老师。
而在吕内堡,一下火车,就看见迎接我们的老奶奶,穿着两百年前盛装,带着鲜艳的帽子,插着更鲜艳的一根羽毛,像极了童话中的外婆。
“外婆”腰上挂着钥匙和木勺,这是当年大富人家管家的形象。除了带我们走街穿巷外,还带着我们钻入教堂地下,去看据说是德国唯一的一座地下礼拜堂……
回来一段时间了,尽管那些讲解内容不能全部记住,但德国北部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中,除了干净、安静之外,就是这些讲解员们。她们因为自己的专业工作而骄傲,因为骄傲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