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代的新起点
2006-12-29傅庚辰
人民音乐 2006年12期

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闭幕了,会议开得很隆重。十一月十号在两个会议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会讲话,当他走到讲台,在讲话之前首先向与会代表深鞠一躬,转过身再向主席台深鞠一躬时,一股暖流涌向大家的心头,看!这就是当代中国老百姓的领路人,他是多么平易近人。锦涛同志在讲话中,站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高度,用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目光,审视文艺工作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发,深刻论述了我国文艺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了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纲领性讲话,与会代表深受教育、深受鼓舞,深表拥护并认真学习贯彻。十月十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作了国家经济形势的报告,他的报告别开生面,首先回顾了一段和文艺家的交往和友情,以及经常萦绕在他脑海里给他以鼓舞和力量的一些文艺作品。这使文艺工作者听来十分亲切,更加意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神圣意义。之后,他全面深刻精辟地论述了我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经济形势,给代表们以巨大的鼓舞,对祖国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国务委员唐家璇作了外交形势报告,使与会代表对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充满自豪。总之,这次大会开得很成功。
光阴似箭,由此及彼,回想起我第一次参加文代会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那是1979年10月下旬召开的全国第四次文代会,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共中央致开幕词,他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这发人深省的名言,已成为广大文艺家的座右铭。在那次文代会上还发生了两件事情,使我记忆深刻:一为“不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此言一出,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同志拥护,一些同志强烈反对,争论得很激烈。为此,我和唐欣还专门拜访了胡乔木同志,据乔木同志说,这个观点是他在起草文代会报告时提出来并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后请夏衍同志讲出去的。他给我们讲述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前所出现的一些好作品,他说:那时还没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不也产生了一些好作品吗,所以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改提“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更好一些,更确切。这次谈话给我许多启示。另一件事就是中国歌剧舞剧院为四次文代会演出两场我和沪邑同志作曲的歌剧《星光啊,星光》,该剧内容涉及否定文化大革命,中国文联主席周扬在大会报告中说:粉碎“四人帮”后歌剧也有好作品嘛,比如歌剧《星光啊,星光》。他的话一出也遭到批评,理由是: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能否定吗?周扬看了简报后,当晚观看了此剧的演出并在各代表团团长会议上说:这个报告不是我一个人写的,以前我并没有看过这个歌剧,今天看到了简报上的不同意见我才特意看了这部歌剧,我认为我不但没说错,而且说得还不够。他的话传达之后的第二天,有一位以前我曾请他看他没去看的领导同志给我打电话,提出要看《星光啊,星光》,我告诉他大会只安排演两场,已经演完了,只有以后再请他看了。其实,在当时有不同意见和有顾虑不好表态,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时中央对文化大革命还没作结论。在电影界的大会上,周扬同志在讲到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各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绩和产生的好作品时,他还说到:就是在“四人帮”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的十年间,也有好作品嘛,比如说电影《闪闪的红星》我没看过,但它的音乐我听过,那就是好作品嘛。作为文艺界前辈的周扬同志,在四次文代会上两次称赞我的作品,这无疑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我和他却始终不曾谋面。
人民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同志说过: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说: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些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当然不能脱离这个宗旨,一旦脱离,便将走错方向。古今中外那些精品巨作,有哪一部是与人民背道而驰的呢?没有。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宣布:取消在我国实行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在农村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全社会最低保障金额。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这都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际体现。文艺工作当然应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反映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反映人民的心声,为人民发出呼唤,给人民以鼓舞、给人民以力量、给人民以美的享受。我们音乐工作,要与人民共命运。
时代
时代与作品密切相关,与其说作品反映了时代,不如说时代选择了作品。时代从浩如烟海的作品当中,选择了那些最能反映时代潮流、时代精神、时代脉搏、时代方向的作品。于是,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便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里程碑的性质,成为影响深广的传世之作。建国之初的《歌唱祖国》,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粉碎“四人帮”后的《祝酒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中国》《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常回家看看》《我和我的祖国》《爱我中华》……。和时代共鸣最强烈,反映最鲜明,作品最有力量,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莫过于聂耳、冼星海。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经过历史的筛选,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聂耳、冼星海已经成为人民音乐的开拓者,革命音乐的奠基人,成为一代宗师。就世界范围来说,在欧洲的经典器乐作品当中也不乏范例。肖邦的《革命练习曲》、柴科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乐》《节日序曲》、西贝柳斯的《芬兰颂》,尤其是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背景下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乐》等交响乐作品,都反映了作曲家对国家,民族,时代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说:一切有成就的文艺家,都注重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吸取创作灵感,都注重反映和引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壮阔活动,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文艺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所以,文艺是不能脱离时代的,我们的音乐工作,要与时代同呼吸。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薄一波同志说:“如果把人生比之为杠杆,信念刚好像是它的‘支点’,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丁玲同志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可以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李大钊同志说:“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壮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壮丽的人生,则在为理想而奋斗的牺牲之中”。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长征,是因为遭受重大失败而不得不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其时间之长,跨度之大,环境之艰险,可以说是举世无双,所以才震惊了世界,产生了这样深远的历史影响。但是长征毕竟是胜利了,为什么呢?因何而取得胜利呢?原因有三:一是在军事上采用了实事求是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实行了正确的军事路线;二是改变了中央的领导,实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三是红军指战员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他们知道为什么作战,为谁而战,所以,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啃树皮,与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拚死搏斗,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流血牺牲而在所不惜。红军长征时,陈毅同志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天当被,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队伍减员,有人动摇,有人逃跑,有人叛变,他身负重伤,又被敌人重重围困,环境异常艰险,他作了牺牲的准备,写下了绝命诗《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召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整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这是何等赤诚的信念,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这是何等坚贞的气节和情操,这样的共产党人,这样的中国工农红军,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呢。胡锦涛同志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只有既具有高尚精神追求又具有高超艺术才华的文艺家,才能成为人民群众推崇的文艺大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积累丰富知识,提高精神境界,培养高尚人格,始终牢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责任
五年来,中国音协牢记自己的责任,贯彻音协工作的指导思想:当好桥梁,搞好服务,团结和谐,开拓前进。抓创作、抓建设、抓组织、抓活动、抓教育、抓联络。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2002年,在纪念聂耳诞辰90周年之际发表了《时代的号角,人民的知音》,提出了“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命题,这篇文章被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所转载。在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之际发表了《星海的路》,从“充满艰辛的路”、“奋斗不息的路”、“人民音乐的路”三个方面论述了冼星海所走过的道路,取得的成就。通过对聂耳、星海的评论,继承革命音乐的光荣传统,坚持音乐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
五年来,中国音协联合中央、地方、企事业单位等各个方面策划主办了几十项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其中,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民族之声》交响音乐会,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的座谈会和音乐会,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以老一辈革命家诗词歌曲为主的《创业者的歌》音乐会,少儿歌曲征集和电视大赛厦门国际合唱节,闽南语歌曲征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了纪念冼星海的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宣部文艺局为《民族之声》交响音乐会专门召开座谈会给予鼓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政治局委员刘云山,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出席《创业者的歌》音乐会并给与好评。
五年来,中国音乐“金钟奖”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中国音协各项活动的龙头,成为中国音乐界的一个知名品牌,其影响日渐扩大。从交响乐到群众歌曲,从青年歌手到耄耋老人,从词曲作家到地方协会的组织工作者,数百位成就卓著的音乐家获此殊荣。今后,不管岁月把他们带向何方,当他们已经蜚声中国乐坛甚至世界乐坛的时候,当他们已经功成名就的时候,当他们回首人生往事的时候,他们将不会忘记“金钟奖”那深情的歌声:“金钟响,金钟响,金钟声声传四方,那是生命的光芒,那是心灵在歌唱,难忘这金钟响。”
五年来,中国音协的组织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已经拥有了一万二千八百多名会员,九个专门委员会,国际交往日益扩大。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波兰音乐周,波兰中国音乐周,世界青年音乐家联盟年会,指挥、歌唱、器乐等多项国际比赛和大师班等音乐交流与讲座,推动了中国音协和世界的交往,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明年还将在中国北京召开世界音乐大会。中国音协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多进展,事业开创了新局面,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抓创作的力度还不够大,各专门委员会的活动还比较少,发展会员的工作还跟不上群众的要求,音乐期刊、音乐理论的工作还需要加强。
五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社会音乐生活出现了空前繁荣,出现了空前的“音乐热”:海外学子纷纷回归,国际比赛频频夺冠,音乐培训遍地开花,演出市场空前活跃,国际交流高潮迭起,从城市到农村,在公园,在广场,在社区,在学校,在军营,在企业,到处充满了歌声,到处响彻着音乐。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进入到充满了歌声,激扬着音乐的伟大时代!我们的音乐工作,要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
在新世纪、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进程中,我们的音乐工作大有可为。让我们用给人鼓舞、给人力量的美好音乐伴随着祖国和人民胜利前进!
是的,我们已经站在了时代的新起点。
2006年11月27日